李進卿 何佩佩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這便是中國的脊梁。
——魯迅
人物檔案:韓金曉,男,39歲,本科文化,1991年參加公安工作,二級警司,先后在襄城縣公安局庫莊派出所、茨溝派出所、任戶籍民警、副所長。2001年十月至今一直在范湖鄉(xiāng)派出所工作,因不斷創(chuàng)造出色成績,被破格提為所長。
為什么我常駐范湖這片土地,那是因為我對這里的百姓愛得深沉!說這話時韓金曉的表情是那么自然。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在多次接到范湖鄉(xiāng)群眾對韓金曉的表揚電話后,我們來到襄城縣范湖鄉(xiāng)來追溯他的從警之路,感悟一個基層派出所所長的內心世界。
聽著百姓們激動地講述著韓金曉的故事,點點滴滴,那么真切,像是講述一位英雄一般。從百姓那樸實的話語中,記者真切地感受到“百姓心中有桿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的簡單道理。
坐在襄城縣范湖鄉(xiāng)派出所所長韓金曉的面前,記者的心里悄然生出一種莫名的敬畏,而他無疑是溫和的,甚至是內向的。在這之前就聽說過韓金曉,也看過很多關于他的報道。今天,當記者真正的走近韓金曉,聆聽他那平凡的事跡,卻有不一樣的感動在心中彌漫。
警民魚水情
曾經(jīng)有朋友問韓金曉:“你扎根偏遠的農(nóng)村,奉獻了自己最美好的20年,圖的啥?”他回答說:那是一種信念,一種通過為老百姓辦實事來體現(xiàn)價值的信念。只有這樣才無愧于頭頂上神圣的國徽和身上莊嚴的警服。
2009年7月5日,范湖鄉(xiāng)兩名群眾冒著大雨來到襄城縣公安局局長趙新的辦公室,遞上27名群眾聯(lián)名寫的表揚信,稱贊韓金曉一心為人民、和群眾親如一家。當時趙新局長聽過后非常感動,親自派車把送信人韓清池送回村里,并在韓金曉不知道的情況下多次派人去鄉(xiāng)里走訪、調查、落實?!罢鏇]有想到,韓金曉在范湖鄉(xiāng)的口碑這么好”,前去調查的同志在向趙新局長匯報時說道。韓金曉在范湖鄉(xiāng)工作的10年間,該鄉(xiāng)干部、群眾多次聯(lián)名寫信為韓金曉請功,都被他拒絕。他說“其實我做的只是一個人民警察應盡的職責,而人民群眾卻給了我很高的贊譽。這些感謝和贊譽讓我有一種無法承受的感動。百姓都是很樸實的,無論你在哪里,只要你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事,他們就會擁護你。你敬百姓一尺、百姓就會還你一丈。”
和諧警營一家親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自從2010年襄城縣公安局局黨委提出“和諧警營、快樂工作”的隊伍建設理念后,韓金曉就帶著感情抓隊伍,從工作支持、生活關心、感情體貼等方面為自己的同志們盡心竭力辦實事,堅持不懈做好事,滿腔熱情解難事。
為了從源頭預防和減少盜竊案的發(fā)生,首先,他要求民警發(fā)布預警通知,在案件高發(fā)居民區(qū)內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識。其次,加強重點部位的巡邏力度,采取“三班倒”的巡邏制度,保證了極高的見警率。另外,范湖所在警力少、裝備差的情況下,仍然抽出民警和一輛警車組成治安巡邏隊,實行全天24小時巡邏,根據(jù)案件的特點、規(guī)律制定措施,掌握外來可疑人員的動向,加大對周圍重點人員的監(jiān)督,使盜竊案件明顯下降。
什么是和諧?百姓滿意了就達到了和諧。當記者問及如何建設和諧警民這個問題時,韓金曉說道。為了建立和諧警民關系,切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做群眾貼心人。為了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韓金曉帶領民警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了讓群眾滿意。
他對自己較真
好男如斯,直,則剛強有力,曲,則彰顯韌性,隨意勾畫幾筆,簡約自然,感動人心。
十年了,韓金曉依然記得十年前剛來范湖鄉(xiāng)的情形?!澳鞘?001年,領導找我談話,讓我去范湖任戶籍民警。之前我就了解道范湖鄉(xiāng)是一個人口大鄉(xiāng)、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再加上當時人們法治意識淡薄,治安非常混亂,民警們都不愿意來這里。后來,經(jīng)過再三思量,我覺得干工作到哪里都一樣,百姓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
而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來,為了使范湖鄉(xiāng)有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治安環(huán)境,韓金曉可謂是煞費苦心。走東家,串西戶,群眾有什么困難,及時了解,然后積極地給予幫助和解決。幾年下來,范湖鄉(xiāng)的老百姓都明白,這是一個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所長。
悠悠父女情
時常有這樣一幅感人的場景出現(xiàn)在襄城范湖鄉(xiāng)13歲殘疾女孩新新的家里。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小院里,不時傳出陣陣歡笑。那是新新的“爸爸”又來了。韓所長每次一來,就會給新新帶來格外的驚喜,不是父女倆一起干農(nóng)活,就是幫她輔導功課,其樂融融,父女情深!
新新是個不幸的女孩,因為唇裂生下來便被親生父母拋棄,而后被該鄉(xiāng)一名婦女靳盈收養(yǎng)。可同時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不但碰見了靳盈這樣的好媽媽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更遇見了韓金曉這樣好的“爸爸”讓自己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該村婦女靳盈的丈夫早逝,有4個子女,家境十分貧困,但她還是堅持把新新抱回家里養(yǎng)。轉眼間,到了2004年,6歲的李新新到了入學的年齡,可辦理李新新的戶籍手續(xù)相對復雜。韓金曉思考一下,就對靳盈說:“你放心吧,無論如何我一定把這件事辦好?!苯又?,韓金曉通過走訪調查,掌握了好心人靳盈收養(yǎng)孤殘女小新新的全過程,并找到了《平頂山日報》關于孤殘女小新新被遺棄和收養(yǎng)的報道。看到一個如此平凡的婦女做的這些,韓金曉的心不禁被震撼了,他心想:“我一定得為她做些什么?!?/p>
在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注下,李新新的戶口迅速辦了下來。韓金曉親自把戶口簿送到靳盈手里。雖然戶口解決了,可是學費對于新新也是一個很大的現(xiàn)實困難。既然幫人,就一定要幫到底。韓金曉又找到小學校長,免去了李新新的學費。每年學校開學的時候,韓金曉都會給她送去一些錢和學習用品,并鼓勵她好好學習。他對新新的幫助7年來從未間斷過,被新新親切地稱為“干爸”。韓金曉說:“我早已把新新當成是一家人了,我不求她能給我什么回報。我會像親生女兒一樣愛護她,培養(yǎng)她?!?/p>
每當新新取得好成績時,總是高興地告訴韓爸爸,“干爸,看,我又得了第一名”,手捧著獎狀的新新像一只快樂的小燕子在韓爸爸面前講述著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那情景,仿若一對真正的父女一般,感人至深、令人羨慕。每當此時,韓金曉就會感到格外的欣慰,并對新新許諾,“無論你上到哪里,只要你好好學習,爸爸都愿意供應你,永遠都支持你”。
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隨著小新新一天天的成長,唇上小小的裂痕令她變得敏感而又強烈的自尊,有什么困難總是不愿意告訴任何人。細心的韓金曉在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總是有意識地和新新聊天,盡量開導她,并承諾,等過了這個炎熱的夏季帶新新實施手術。
現(xiàn)在,新新和韓金曉宛如一對親密的父女,韓爸爸經(jīng)常輔導新新做功課,跟他講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原則。其實,在新新心中,韓爸爸就是最好的榜樣。
錚錚男兒情
警為民,民愛警,警民互助親如一家,讓韓金曉在偏遠的農(nóng)村也時時感受著家的溫暖。而在韓金曉的小家,妻子抱怨說家是他的“飯店”、“旅館”,韓金曉無言以辯。去年,女兒參加中招考試,韓金曉也沒能陪她一天。事后,妻子告訴韓金曉,女兒上午考試結束后第一句便問爸爸去哪了。韓金曉聽后,心里一陣愧疚。那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話,像一只無形的手揪著韓金曉的心。是呀,人心都是肉長的,誰沒有父母兒女?誰不渴望溫暖親情?可是在職責面前,韓金曉別無選擇!
這就是韓金曉,用實際行動在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用無私無畏塑造了忠誠衛(wèi)士的光輝形象,用實際行動譜寫了基層所長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莊烈詩篇,用言語詮釋著一個土生土長人民警察的崇高價值,他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頭頂上的警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