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江蘇省南京市梅園中學 江蘇南京 210018
銅和濃硫酸反應的用量探究
劉亞男
江蘇省南京市梅園中學 江蘇南京 210018
作為化學教學的基礎——實驗,以其生動的魅力和豐富的內(nèi)涵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zhì)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廣泛應用,最生動、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提高演示實驗教學效率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課題。
新課程《化學(必修1)》演示實驗4-9銅與濃硫酸的反應,按實驗原文進行操作,往往得不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很多實驗的改進都是圍繞裝置的改進,特別是尾氣的處理方面,但是實驗的明顯現(xiàn)象才是更為重要的,因此對反應物的用量筆者做了一些實驗,得到了一些理想的數(shù)據(jù)。
為提高實驗效度和信度,筆者同時做了多組實驗。
1.將大概0.2cm×0.6cm的純銅片剪成細小的銅片如圖1、圖2所示。
圖1
圖2
2.將準備好的銅片裝入小具支試管,加入1.5ml的85%~95%濃硫酸,按實驗裝置連接好。裝有品紅的小試管口塞上涂有濃NaOH溶液的棉花(如圖3所示)。
3.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1.5分鐘,即可觀察到品紅溶液褪色,試管中溶液變藍(如圖4所示)。
圖3
圖4
4.拿走導管后移開酒精燈并熄滅,靜置冷卻,溶液藍色很快褪去,在試管底部可以觀察到大量白色沉淀,即CuSO4晶體生成,非常明顯(如圖5、圖6所示)。冷卻后,用長滴管吸去上層液體,往試管中加入少量水,白色沉淀溶解得到藍色溶液(如圖7所示)效果甚好。
圖5
圖6
圖7
1.該實驗的改進不在于裝置,書本上的實驗裝置是符合學生認知的,因此筆者在用量上做了一些研究,作為課堂的演示實驗,在短時間內(nèi)能成功演示出實驗效果,這是學生最關(guān)心的。
2.反應易于控制,用量少,時間短,產(chǎn)生的SO2污染少。
3.在這樣的用量下,實驗的現(xiàn)象非常清楚,可以非常明確的和學生分析每一步的實驗原理。
[1]熊言林.化學教學論實驗(第一版)[M].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010-09-01
劉亞男,本科,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