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裕新
基礎化工:再演量價齊升神話
■文/周裕新
2010年,有機化工市場上演了量價齊升的神話。在原料成本上漲的推動下,預計2011年產品價格繼續(xù)上漲。
2010年,國內有機化工產品市場相繼遭受房地產調控、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節(jié)能減排及控制物價等一系列不利的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盡管如此,2010年國內基礎有機化工產品市場仍上演了量價齊升的神話:市場消費強勁增長,市場價格大幅上揚。
2011年我國人民幣繼續(xù)升值,出口退稅也將下調或取消,出口環(huán)境可能進一步惡化,但隨著世界經濟的平穩(wěn)復蘇,預計我國出口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的推動和收入倍增計劃的實施,國內消費需求強勁,房地產及汽車兩個行業(yè)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將有力帶動國內基礎有機化工產品需求繼續(xù)高速增長。
2010年基礎有機化工品價格大幅上漲離不開原油價格上漲的支撐。2010原油年均WTI價格為80美元/桶,同比上漲28.2%。2011年原油預計還將上漲,在原料成本上漲的推動下,預計2011年基礎有機化工產品價格將繼續(xù)上漲。
2010年回顧
產能、產量大幅增長。2010年國內新增3套化工輕油為原料的乙烯裝置。新增產能245萬噸/年,分別為天津100萬噸/年、盤錦45萬噸/年、鎮(zhèn)海100萬噸/年。中海殼牌、揚巴裝置擴能新增產能29萬噸/年,神華新增煤制烯烴30萬噸/年。到2010年底,我國乙烯產能突破1500萬噸,同比增長25%。乙烯產量則突破1300萬噸,同比增長27%。
進口反轉為減少。隨著2009年和2010年新增乙烯裝置產能充分釋放,國產乙烯資源量大幅增長,進口資源量結束連續(xù)大幅增長的趨勢。2010年我國乙烯進口量大幅減少,全年累計進口81.5萬噸,同比下降了16.3%。
聚乙烯消費增長仍是主動力。2010年,我國聚乙烯表觀消費量接近1700萬噸,同比增長12%。其中國內聚乙烯產量接近1000萬噸,同比增長30%。聚乙烯消費增長仍是拉動乙烯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乙烯獲利能力增加。2010年乙烯價格大幅上漲, ICIS-CFR東北亞乙烯年均價格為1110美元/噸,同比上漲32%。PLATTS-CFR日本石腦油年均價格874美元/噸,同比上漲30%。乙烯與石腦油差價為386美元/噸,同比2009年擴大95美元/噸,乙烯獲利能力明顯增強。2011年預計
產量繼續(xù)大幅增長。2011年我國新增乙烯裝置僅有撫順石化80萬噸,預計在年底投產,新增乙烯產能增長明顯減少。但隨著2010年新增裝置達產,我國乙烯產量繼續(xù)保持大幅增長。預計全年乙烯產量將突破1500萬噸,裝置開工率預計超過100%。
消費平穩(wěn)增長。2011年我國乙烯當量消費接近3000萬噸,繼續(xù)以5%左右的速度平穩(wěn)增長。國內聚乙烯消費增長仍是拉動乙烯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乙二醇消費仍保持兩位數(shù)的快速增長,是拉動乙烯消費的另一主要動力。其他乙烯衍生產品,如聚氯乙烯、醋酸、醋酸乙烯、乙醛、環(huán)氧乙烷等產品因總量有限,對乙烯消費拉動有限。
進口量進一步萎縮。隨著我國乙烯產能的增加,下游產品生產能力也在同步增長,下游產品競爭加劇。乙烯原料依賴進口的裝置迫于成本壓力,競爭力下降,必然引起開工率的下調。預計2011年我國乙烯進口量同比減少10萬噸。
價格小幅上漲,但獲利空間收窄。2011年原油價格普遍預期在85美元~95美元/桶區(qū)間震蕩,原油價格的上漲將推動乙烯價格的上漲。但下游產品毛利水平下降抑制了乙烯價格上漲的空間,預計2011年乙烯獲利空間收窄。
2010年回顧
煤制丙烯成為熱點。2010年國內丙烯原料進一步多元化,新增煤制丙烯128萬噸。其中神華包頭30萬噸、神華寧煤52萬噸、大唐電力46萬噸,煤化工成為2010年的熱點。另外,乙烯裝置新增及擴能增加丙烯產能150萬噸/年,煉廠丙烯產能增加50萬噸/年。到2010年底我國丙烯產能突破1500萬噸,同比增長27%。丙烯產量達到1220萬噸,同比增長12%。
供應缺口仍然較大。2010年我國丙烯產能產量的爆發(fā)性增長并沒有改變丙烯供應持續(xù)短缺狀況,仍需大量進口來補足。2010年我國丙烯進口高達152萬噸,同比僅下降了1.5個百分點。
聚丙烯消費比例繼續(xù)上升。2010年我國丙烯表觀消費為1370萬噸,同比增長12%。聚丙烯新增產能233萬噸,同比增長25%。聚丙烯產量接近1000萬噸,同比增長18%,聚丙烯消費增長仍是拉動丙烯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2010年丙烯其他下游衍生物消費增長較快。除環(huán)氧丙烯、丙酮、丁辛醇新產能帶來丙烯消費增長外,環(huán)氧氯丙烷、丙烯酸、丙烯腈開工率明顯提升,也刺激了丙烯消費的增長。
價格大幅上揚。2010年丙烯大幅上漲,ICIS-CFR東北亞丙烯年均價格為1326美元/噸,同比上漲30%。國內山東市場丙烯價格為9859元/噸,同比上漲25%。
2011年預計
表觀消費繼續(xù)大幅增長。2011年丙烯及下游新增產能較少,但由于2010年新增裝置產能的達產,丙烯表觀消費繼續(xù)大幅增長。預計2011年丙烯表觀消費突破1500萬噸,同比增長11%。聚丙烯消費仍是拉動丙烯表觀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2011年聚丙烯國內產量將突破1100萬噸。
丙烯供應仍依賴進口。2011年我國丙烯產量預計1400萬噸,同比增長約15%。預計國內丙烯供應仍有120萬噸缺口需進口補足,比2010年減少30萬噸。預計2011年我國聚丙烯產量大幅增長,市場競爭加劇,聚丙烯毛利減少,部分原料丙烯依賴進口的裝置開工率將下降。
丙烯價格仍有上漲空間。2011年原油價格的上漲為丙烯價格上漲提供成本支撐。雖然聚丙烯市場競爭加劇,影響了國內市場對丙烯原料采購的積極性,狹小的毛利空間抑制了丙烯價格的上漲,但丙烯其他衍生物需求也不可忽視。丙烯其他衍生物在丙烯貿易份額的比例高于丙烯的消費份額,其需求的強勁增長將有力地促進丙烯市場交易氣氛活躍,抬高丙烯市場交易價格。
2010年回顧
產量大幅增長。2010年我國新增丁二烯產能36萬噸,其中天津20萬噸、鎮(zhèn)海16萬噸,2010年底總產能達到248萬噸,同比增長17%。同時2009年新增產能在2010年達產,2010年國內丁二烯產量達203萬噸,同比增長44%。
下游需求跟進滯后。2010年丁二烯下游新增需求30萬噸,有天津20萬噸ABS、10萬噸SBR、6萬噸SBS以及浙江淅晨5萬噸SBR、順澤5萬噸NBR等等。但下游新增需求主要集中于2010年下半年開始陸續(xù)投產,嚴重滯后于丁二烯產能的釋放,導致國內二季度丁二烯轉為凈出口。雖然下游新增需求跟進滯后,但國內丁二烯表觀消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2010年表觀消費達215萬噸,同比增長29%。
凈進口大幅減少。2010年我國丁二烯進口量為22萬噸,同比大幅減少28%。同時出口大幅增加到10萬噸,大幅增加150%,凈進口縮小為12萬噸,同比大幅減少54%。
價格穩(wěn)步上揚。在合成橡膠價格暴漲帶動下,2010年丁二烯價格穩(wěn)步上揚。僅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影響下丁二烯價格有一個小幅調整。全年丁二烯ICIS-CFR東北亞年均價格為1912美元/噸,同比上漲85%。2011年預計
供應缺口再次拉大。2011年,只有撫順石化15萬噸新增裝置在年底投產,產量增加主要是新增裝置的達產。預計2011年國內丁二烯產量為214萬噸,同比增長5%。預計供應缺口16萬噸,同比增長60%。丁二烯供應缺口再次被拉大,但仍低于2009年的進口水平。
價格高位堅挺。下游合成橡膠價格底部已被抬高,在天然橡膠價格高位支撐下,預計2011年合成橡膠的高價格是丁二烯高位運行的保證。隨著全球乙烯原料輕質化,全球丁二烯供應短缺不斷加重,也支撐了丁二烯價格的高位運行,或許2011年再現(xiàn)丁二烯與合成橡膠價格倒掛現(xiàn)象。
2010年回顧
產能平穩(wěn)增長。2010年國內新增純苯產能52萬噸,分別有天津20萬噸、鎮(zhèn)海24萬噸、欽州8萬噸。到2010年底達到713萬噸,同比增長7%,產能增速回落。2009年新增的162萬噸產能在2010年達產,導致國內產量繼續(xù)大幅增長,接近600萬噸,同比增長26%。
需求較快增長。純苯下游主要需求來自苯乙烯、苯胺、環(huán)已酮、苯酚,其他還有烷基苯、氯化苯、順酐等。2010年純苯表觀消費超過610萬噸,同比增長19%。苯乙烯仍是純苯消費增長的主動力,新增產能達125萬噸,產量增幅接近30%,苯乙烯的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
階段性供需矛盾突出。2010年純苯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凈進口量約為10萬噸,同比減少60%。由于純苯上下游裝置開工負荷、新增裝置開車時間不配套,導致國內純苯供需的階段性不平衡,進出口角色轉換頻繁。
價格整體上移。受階段性供需矛盾影響,2010年純苯市場價格呈“V”字形走勢,但整體價位仍大幅上移。PLATTSFOB韓國年均價格為914美元/噸,同比上漲32%。國內華東市場年均價格為7048元/噸,同比上漲36%。
2011年預計
需求平穩(wěn)增長。2011年純苯下游苯乙烯新增產能僅有9萬噸,但裝置開工率提升將推動純苯消費繼續(xù)平穩(wěn)增長。苯胺、苯酚、環(huán)已酮在2011年產能增速仍較低,但隨著加工區(qū)間的擴大,裝置開工率較快回升,也較好拉動純苯消費的平穩(wěn)增長。預計2011年純苯表觀消費接近670萬噸,同比增長10%。
供需平衡脆弱。2011年國內純苯新增烏魯木齊36萬噸產能。煉廠為降低汽油中苯含量,增加純苯產量,預計2011年純苯產量達到650萬噸,同比增長9%。預計2011年純苯凈進口量同比略有增加,國內純苯供需基本平衡。隨著國內裝置規(guī)模的大型化,上下游單套裝置開工即可打破國內純苯供需平衡。
1.2.2 試驗類別 試驗分播期、密度的單因素試驗及播期與密度組合的雙因素試驗。播期單因素試驗:當?shù)爻R?guī)種植密度(675萬株/hm2)條件下5個不同播期(P1~P5)處理試驗;密度單因素試驗:當?shù)爻R?guī)播期(9月25日)條件下5個不同密度(D1~D5)處理試驗;分析密度、播期單因素對產量的影響。播期與密度組合的雙因素試驗: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組合試驗(5個播期、5個密度),共25個處理組合,分析密度與播期兩因素組合對產量的影響,篩選最優(yōu)處理組合。試驗隨機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 m2(長3.0 m、寬1.0 m)。
進出口貿易難于活躍。2010年國內純苯進出口總量為31萬噸,而2009年總量高達90萬噸。由于出口沒有退稅,國內純苯難以出口。國內純苯生產廠采取出廠價格低于外盤的價格策略,以抵制純苯進口,來實現(xiàn)控制國內純苯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貿易商難于進入市場,導致純苯進出口貿易萎縮。2011年純苯供需依然脆弱,進出口貿易難以恢復到2009年水平。
價格跟隨苯乙烯走強。2010年純苯價格大幅上移,除原油價格上漲支撐外,苯胺、苯酚、環(huán)已酮行業(yè)利潤擴大也推動了純苯價格上漲。2010年苯乙烯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導致苯乙烯行業(yè)一度虧損運行。2011年預計隨著苯乙烯下游需求的跟進,在原油高價位的支撐下,苯乙烯價格走強將帶動純苯價格繼續(xù)走強。
焦化加氫苯對純苯影響擴大。隨著國內焦化苯加氫裝置產能的急劇擴大,焦化加氫苯質量的提高,焦化加氫苯已侵入到純苯下游的各個行業(yè),對純苯市場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原油價格的提升,焦化加氫苯的獲利能力加強。預計2011年對純苯消費領域的侵蝕也要加大,但焦化加氫苯受粗苯原料難以增長的限制,對純苯的影響力雖加大,但也有限。
2010年回顧
產量較快增長,表觀消費穩(wěn)定增長。2010年國內新增甲苯產能46萬噸,分別為天津25萬噸、鎮(zhèn)海10萬噸、廣西11萬噸。到2010年底,國內甲苯產能達到512萬噸,同比增長9%。國內煉廠甲苯自用調油需求量較大,形成產量較少。2010年甲苯產量突破150萬噸,同比增長26%。甲苯產量增加主要來自新增乙烯裝置甲苯產量增長。2010年甲苯進口量83萬噸,同比增長4%;表觀消費230萬噸,同比增長19%。
下游需求彈性大。甲苯主要用途是調油、甲苯岐化、有機化工合成和溶劑。有機化工合成主要生產硝基甲苯、苯甲酸、甲苯胺、氯化芐、TDI、甲酚等,市場需求剛性較大,對甲苯消費保持穩(wěn)定增長。
2010年甲苯岐化受PX市場行情低迷影響,企業(yè)可外購甲苯岐化操作時段不長,調油仍是甲苯消費的主要領域。調油市場容量大,導致甲苯需求彈性大。
市場價格受成品油影響。2010年PLATTS-FOB韓國年均價格為837美元/噸,同比上漲21%。國內華東市場年均價格為6968元/噸,同比上漲16%,漲幅低于原油。由于供需平衡由調油消費的變化來實現(xiàn),市場價格受成品油的影響較大,甲苯市場價難以走出獨立行情。
2011年預計
表觀消費穩(wěn)定增長。2011年甲苯新增烏魯木齊25萬噸產能,但其他自用甲苯岐化或調油而難以釋放。2011年國內甲苯表觀消費量預計達到250萬噸,同比增長8%,進口量與產量同步增長。
甲苯岐化操作空間加大。2011年甲苯市場格局穩(wěn)定,有機化工合成及溶劑消費仍保持穩(wěn)定增長。受原油價格在90美元/桶附近震蕩影響,成品油價格受政府干預可能性較小,甲苯價格震蕩幅度不會太大。隨著PTA新增產能的投產,2011年PX供應趨于緊張,異構級二甲苯供應短缺,PX與純苯價格的上漲,甲苯岐化的操作空間增大。
2010年回顧
產量快速增長。2010年二甲苯新增產能80萬噸,其中欽州增加51萬噸、天津21萬噸、鎮(zhèn)海8萬噸,國內總產能接近1100萬噸。不含企業(yè)自用,2010年我國二甲苯產量約260萬噸,同比增長23%。
表觀消費平穩(wěn)增長。2010年不含企業(yè)自用,二甲苯表觀消費330萬噸,同比增長16%。2010年二甲苯無新增需求,二甲苯消費增長主要來自下游PX開工率的提升。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及溶劑和社會調油需求平穩(wěn)增長。
異構級二甲苯供應缺口依然較大。從產能及實際產量來分析,我國異構級二甲苯產品產量基本能滿足國內鄰、對、間二甲苯的需求。溶劑級二甲苯的產量能滿足溶劑市場的需求,但受各企業(yè)自用調油及社會調油需求的影響,導致國內二甲苯市場供應不足,需大量進口來補充。隨著欽州二甲苯投放市場,異構級二甲苯供應緊張局面略有緩和。2010年二甲苯進口量70萬噸,同比減少數(shù)12%。
價格漲幅較少。2010年PLATTSFOB韓國溶劑級二甲苯年均價格為836美元/噸,同比上漲18%。國內華東市場年均價格為6985元/噸,同比上漲14%,漲幅相對原油較小。國內目前尚沒有異構級和溶劑二甲苯的質量指標,二者價差小于國內市場的地域差價,導致國內二甲苯市場區(qū)域流通性不強。受溶劑用二甲苯供應過剩影響,二甲苯需通過調油來平衡。受此影響,國內二甲苯市場難以擺脫成品油市場的影響,價格難以上漲。
2011年預計
產量繼續(xù)快速增長。2011年僅有烏魯木齊PX百萬噸裝置投產,其95萬噸二甲苯產能為其配套,預計不影響國內市場。隨著欽州二甲苯投放市場,國內二甲供應短缺繼續(xù)減少。同時,隨著PX價格上漲,PX用二甲苯的供應短缺將促使部分企業(yè)減少自用二甲苯調油量。預計2011年二甲苯產量達到310萬噸,同比增長19%。
表觀消費平穩(wěn)增長。雖然PX用二甲苯消費快速增長,但隨著二甲苯價格上漲,調油和溶劑需求將受甲苯或其他混合芳烴的替代,消費增長減緩。2011年二甲苯表觀消費平穩(wěn)增長,預計為370萬噸,同比增長11%。2011年進口量繼續(xù)減少,預計為60萬噸。
價格上漲,與PX價差擴大。2011年PX供應轉為短缺,PX價格上漲將帶動二甲苯價格上漲。隨著二甲苯分級標準的出臺,國內PX用二甲苯將進一步被拉升。因此,在原油價格高位運行的支撐下,二甲苯價格整體上漲,但與PX的價差將被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