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為藩
為傳統(tǒng)戲劇的現(xiàn)代詮釋喝彩
郭為藩
叱咤影壇半世紀的李行導演,早期出身劇場,舞臺演出原是他的“本行”。1930年生于海上市,本名子達的李行先生,從小受父親影響,在詩書家庭與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中長大,學生時代就對戲劇極為著迷,且加入話劇的演出、導演。1950年代劇運蓬勃發(fā)展的時間,李導演也躬逢其時,導了
不少作品;同時期,李行導演也大量參與電影演出。1949年底,李行導演演出了第一部電影《春滿人間》,成為他踏入電影圈的契機。60年的從影生涯,拍出了52部電影作品,他從事電影一甲子的過程,儼然就是一部臺灣電影史,他的作品在不同年代,都有影響主流電影的經(jīng)典佳作,而連續(xù)獲得1978、1979、1980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是臺灣電影史上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
1986年《唐山過臺灣》之后,李行導演就沒拍新片了,而改扮演臺灣電影的推手,立志要當電影一輩子的志工。雖然不拍電影了,但創(chuàng)造對李行導演來說是一輩子的事。并于1993年導演舞臺劇《雷雨》演出,1996年開始著手《竇娥冤》的舞臺演出。
《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朝關(guān)漢卿的雜居代表作,是中國戲劇的經(jīng)典,很多劇種都演繹過。李行導演創(chuàng)作的原始構(gòu)想即來自當年拍完《原鄉(xiāng)人》,對贊頌婦女堅忍美德的題材大感興趣,但因諸多原因無法于大銀幕上呈現(xiàn),直到四年前才確定做舞臺劇,并邀請資深編劇孫陽動筆改編,擷取民間傳說《鬧鐘馗》片段添入,在竇娥綁赴法場時,鐘馗攔路查明究竟,從中探索人性狡詐與愛情易逝的情節(jié),以全新的視角改編成《夏雪》演出。
李行導演更邀請了臺灣知名作曲家甕清溪作曲,莊奴作詞,創(chuàng)作令人耳目一新的東方戲曲交響詩,王童擔任藝術(shù)指導,資深劇場藝術(shù)家簡立人擔任燈光設計,劉達倫舞臺設計,服裝設計特邀為白先勇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玉簪記》的服裝設計,獲得海峽兩岸稱頌的曾詠霓擔任。國寶級的藝術(shù)家結(jié)合當前劇場新秀的黃金陣容,撞擊創(chuàng)作絢麗火花的制作團隊,顛覆傳統(tǒng)戲曲的成規(guī),帶給觀眾享受一個無與倫比的劇場體驗。
責任編輯:李 雷
郭為藩: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