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燦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生活中,人們常有血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腹痛、胸痹、肋痛、跌打損傷、淤腫、風濕痹痛、肢體不遂、瘡瘍腫痛等病癥。中醫(yī)治療這些病癥常用活血祛瘀藥。本文采用回顧性調(diào)查方法,在醫(yī)院醫(yī)師不變的前提下,從藥物經(jīng)濟學角度統(tǒng)計分析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07至2008年活血祛瘀藥飲片銷售及變化情況,為臨床用藥提供一些參考。
1.1 資料來源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已全部實行電腦管理,活血祛瘀藥飲片的銷售情況隨時可以通過電腦統(tǒng)計。本文統(tǒng)計時間為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項目包括:活血祛瘀藥飲片每年的銷售總數(shù)量;年銷售總金額;單一品種的年銷售數(shù)量,金額以及年平均單價。
1.2 方法
①統(tǒng)計活血祛瘀藥飲片年銷售總數(shù)量,年銷售總金額;②對活血祛瘀藥飲片各個品種逐一統(tǒng)計年銷售量,銷售金額及年平均單價。
統(tǒng)計結果見表1~表3。
2008 年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中藥飲片共計銷售量為27935.75kg,比2007年中藥飲片銷售量24584.41kg多3351.34kg,增長13.63%,2008年中藥飲片銷售金額為1071811.32元,比2007年的902737.27多169074.05元,增長9.03%。同樣,2008年的活血祛瘀藥飲片的銷售量和銷售金額同2007年相比較也呈增長的趨勢,而且增長幅度大于整個中藥飲片增長的幅度。
表1 2007至2008年活血化瘀藥飲片總體指標
表2 2007年活血祛瘀藥飲片銷售情況
表3 2008年活血祛瘀藥飲片銷售情況
3.1 從總體指標上看,從表1可看出,2008年與2007年相比較,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活血祛瘀藥飲片的銷售量呈上升趨勢,2008年比2007年多銷售393.7kg,增長17.02%。2008年的銷售金額比2007年多23297.26元,增長28.81%。究其原因,我們分析有三:①2008年來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就診患者人數(shù),不管是門診還是住院部的人數(shù)都大幅增加;②隨著中西醫(yī)結合的深入研究,活血祛瘀藥已廣泛用于中醫(yī)臨床中,已不僅僅局限于跌打損傷等疾病的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梗死、血栓閉塞性腦血管病、慢性肝炎等疾病已廣泛使用活血祛瘀類藥物;③野生藥材大面積減少,人工栽培藥材的藥用成分不及野生藥材,因此,不得不加大用藥量。
3.2 從活血祛瘀藥飲片自身銷售量和藥物固有特性上分析,從表2和表3可看出,除了西紅花2007年和2008年銷售量相等外,其余的活血祛瘀藥飲片銷售量都在增長。當然,各個活血祛瘀藥飲片銷售量增長的幅度是不一樣的。其中,沒藥的增長幅度最大,2008年比2007年多銷售10kg,增長了333.33%,究其原因,是因為沒藥除了能治跌打損傷、經(jīng)閉、痛經(jīng)、消肌、生肌外,近來臨床還把沒藥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病的治療。其次是五靈脂2008年比2007年多銷售68.5kg,增長104.58%,大家知道,五靈脂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淤阻、胸腹疼痛、崩漏、月經(jīng)過多等癥。隨著中西醫(yī)結合的深入研究證明:五靈脂有抗凝血和增加冠狀流量的作用,現(xiàn)在臨床常將五靈脂和蒲黃二藥合用,用于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心絞痛。因此,2008年五靈脂的銷售量大大高于2007年。通過表2和表3我們還可看到,2007年蘇木銷售了2kg,而2008年則沒有出庫量,這除了和蘇木本身就是不常用藥物外,還和醫(yī)師用藥習慣有關??赡芤才c其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可能有胃不適反應,劑量稍大水煎服有惡心反應等不良反應有關。通過表2和表3我們可見2008年銷售了2kg血竭,而2007年則沒有銷售量,這和血竭除了專治血瘀,為傷科、外科之主藥有關外,現(xiàn)代研究證明,血竭研末,還有抗栓增流,擴管止痛作用,加在復方中可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有關。
3.3 從活血祛瘀藥飲片年平均單價而言,從表2和表3可見,2007年和2008年比較,除了紅花的年平均單價略有下降,桃仁、郁金、莪術、姜黃、土鱉蟲、西紅花年銷售價格不變外,其余藥物飲片價格皆上漲,這說明了活血祛瘀藥飲片價格呈上漲的趨勢,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解釋了活血祛瘀藥飲片銷售額2008年大大高于2007年的原因。
活血祛瘀藥飲片價格總體在上漲,銷售數(shù)量也在增長?;钛铕鏊幰巡粌H僅局限于跌打損傷等疾病的治療,已廣泛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慢性肝炎、血栓閉塞性腦血管病的治療。以上統(tǒng)計和分析,有助于醫(yī)院把握此類藥的需求,價格變化趨勢,精打細算,合理進藥,做到既保證藥物供應,又避免造成積壓、變質(zhì)[1-3]。
[1]張小平.我院2005年度中藥飲片使用情況[J].海峽藥學,2006,17(5):168.
[2]閔華琳,吳開瓊.關于醫(yī)院中藥飲片的管理探討[J].中國醫(yī)學衛(wèi)生,2007,8(2):80.
[3]俞明義,趙惠莎.中藥飲片使用情況分析[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