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哲,倪少杰,牟衛(wèi)華,唐小妹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衛(wèi)星導航定位研發(fā)中心,湖南 長沙410073)
MBOC(multiplexed binary offset carrier)是GPS現(xiàn)代化計劃中L1C信號和Galileo系統(tǒng)E1開放式服務信號采用的一種新的調制方式。MBOC以BOC(1,1)信號為基線,從頻譜上避開了業(yè)已存在的BPSK信號,提高了頻譜復用率,使抗干擾能力大大增強,同時高頻分量BOC(6,1)的存在使信號的跟蹤性能有所改善。隨著GPS現(xiàn)代化計劃的推進和Galileo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成熟,MBOC信號的性能受到廣泛關注。
在GNSS系統(tǒng)中,多徑是由于衛(wèi)星信號經(jīng)物體反射或散射后進入接收機引起的,由于很難通過建模、差分等方法消除,因此多徑一直是GNSS系統(tǒng)中主要誤差源之一。CCRW技術是一種廣泛應用于BPSK信號體制下商用接收機上的多徑抑制算法。通過改變本地復現(xiàn)碼的波形以期獲得更理想的鑒相函數(shù),從而更好地抑制多徑,CCRW技術在應用于BPSK接收機時取得了很大成功。目前典型的CCRW算法包括窄相關、W1(四相關)、W2、W3、W4CCRW[4]。目前關于 CCRW 技術在BPSK調 制 信 號 下 性 能 的 研 究 比 較 充 分[4,8],對BOC下的性能研究也較為成熟[7-9],文獻[2]通過將BPSK調制下的CCRW閘波信號直接應用到BOC(1,1),研究了 W2在 BOC(1,1)中的性能。文獻[6]研究了窄相關及 W1CCRW 在TMBOC下的性能,文獻[3]詳細分析了 W2CCRW 在MBOC下的性能,本文則以 W1、W2、W3、W4 CCRW技術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研究了其直接移植到MBOC信號時的多徑抑制性能,并與其在BPSK和BOC(1,1)調制下性能進行了比較。
MBOC是GPS現(xiàn)代化計劃和Galileo系統(tǒng)中采用的一種新的信號調制方式。為提高頻譜復用率,在L1頻點,GPS和Galileo決定采用 MBOC(6,1,1/11)的調制方法,以BOC(1,1)作為基線,并增加高頻分量來提高信號的跟蹤性能。MBOC(6,1,1/11)表示該信號的頻譜由1/11的BOC(6,1)和10/11的BOC(1,1)構成?,F(xiàn)有信號體制下有TMBOC和CBOC兩種實現(xiàn)方法,二者功率譜密度相同,均為式(1)所示。
TMBOC是一種類似時分復用的方式,為GPS L1C信號所采用。L1C包括數(shù)據(jù)通道和導頻通道,其能量比為1:3。數(shù)據(jù)通道采用BOC(1,1)調制,導頻信號采用TMBOC(6,1,4/33),在每33個方波中,第1、5、7、30個為BOC(6,1),其余為BOC(1,1)。
CBOC(composite BOC)是根據(jù)BOC(1,1)和BOC(6,1)不同的幅值權重構成的4電平符號來實現(xiàn)的調制,是幅值的復合式實現(xiàn),為Galileo系統(tǒng)E1OS信號所采用。E1OS同時播發(fā)調制有導航電文的信號和無導航電文的導頻信號,二者能量比為1:1,表達式分別為
由于CBOC中用于跟蹤的主要是導頻通道,因此,主要研究CCRW技術在CBOC導頻通道和TMBOC中的多徑抑制性能。
CCRW技術是廣泛應用于二相相移鍵控(BPSK)信號接收機上的一種多徑抑制技術,世界上許多知名的接收機生產(chǎn)商都采用該技術或發(fā)明過相關專利。該技術中本地參考波形是一系列的閘波信號,閘波信號由一定數(shù)目的基本波形組成,不同閘波波形如圖1所示。基本波形的寬度定義為閘波寬度GW.同BPSK接收機相似,本文研究的MBOC接收機中,閘波信號也是根據(jù)調制副載波之前的偽碼序列產(chǎn)生的。
在接收機基帶數(shù)字信號處理模塊中,來自射頻前端的數(shù)字中頻信號與本地載波相乘后,分別與本地即時碼和本地閘波信號進行相關運算,得到IX、QX、IW、QW,四路信號輸入到鑒別器中,求得載波相位和碼相位跟蹤誤差,從而完成對載波和偽碼的跟蹤。四路信號表達式如式(4)至(7)所示。其中A為信號幅度;D為導航電文;fe為載波頻率跟蹤誤差;T為積分時間;θe為初始載波相位誤差;Ni,X、Nq,X、Ni,W、Nq,W是高斯白噪聲,R(ε)和R(ε)分別表示接收到的衛(wèi)星信號與本地即時碼和本地閘波信號的互相關函數(shù)。
鑒別器分為相干和非相干兩種,實際中應用較多的是非相干鑒別器,其鑒相函數(shù)如式(8)所示。
圖1 不同閘波信號波形
主要采用基于多徑誤差包絡的多徑抑制性能分析方法[5],分析比較不同閘波信號的多徑抑制性能。
理想無限帶寬情況下不同閘波波形在閘寬為1/12(單位:碼片,下同)的鑒相函數(shù)如圖2所示??梢钥闯觯琈BOC調制下鑒相函數(shù)有以下特點:
1)鑒相函數(shù)在延遲為零附近并不是線性的,這是由MBOC中存在的BOC(6,1)分量造成的;
2)各鑒相函數(shù)均有多個過零點,因此使用類似Bump-jumping的輔助校驗技術來保證碼跟蹤環(huán)路的正確鎖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3)CBOC調制中四種技術的牽引范圍相同,都是[-0.08 0.08]。TMBOC中 W1、W2、W3的牽引范圍為[-0.08 0.08],W4的牽引范圍較大,為[-0.08 0.17]。
不同調制方式下各閘波信號多徑誤差包絡如圖3和圖4所示。為了分析方便,仿真所用多徑為單路鏡面反射模型,多徑信號幅度為直達信號的0.5倍,射頻前端簡化為-3dB帶寬為20M、阻帶為30M的帶通濾波器,圖3中閘寬為1/12,圖4中閘寬為1/16。
由誤差包絡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 MBOC調制下,W2、W3、W4CCRW技術能較好地抑制延遲較大的多徑,而對短延遲多徑不能完全抑制,這與BPSK和BOC(1,1)下結論類似。同時TMBOC調制下,延遲大于0.5碼片的多徑信號仍有一定影響,這是因為鑒相函數(shù)在延遲小于-0.4碼片時仍有一定起伏。W1CCRW性能較BPSK調制變差,雖然在延遲為一個碼片附近的多徑抑制能力優(yōu)于BPSK,但對0.5碼片之內的多徑抑制作用有限,而在實際中,由于較大延遲的多徑在傳播過程中能量損耗較大,我們更關心的是延遲小于0.5碼片的多徑;
2)類似于BPSK和BOC(1,1),MBOC調制下,閘寬越小,多徑誤差包絡越理想,其包絡面積、包絡極值、有效包絡區(qū)間長度等都隨閘寬的降低而減??;
3)MBOC調制下 W2、W3、W4CCRW 誤差包絡形狀并不規(guī)則,載波延遲為0和π時誤差包絡并不對稱,這與鑒相函數(shù)線性程度和對稱性較低有關。W2與W4多徑誤差包絡較為相似,W3則有較大不同,有效包絡區(qū)間長度較大,包絡面積也大于W2和W4CCRW,但三者的性能均優(yōu)于W1。
圖4 不同調制方式中各閘波信號在閘寬為1/16碼片時多徑誤差包絡
以BPSK調制下 W2CCRW在閘寬為1/12時的包絡面積為準,測得不同條件下各多徑誤差包絡面積如表1。通過表1可知:
1)W2、W3、W4在閘寬為1/12條件下,在TMBOC下面積與在BPSK和BOC(1,1)下基本相等,在CBOC下則小得多,W2和W4在CBOC下面積約為在BPSK下的58%,W3約為85%;
2)W2、W3、W4在閘寬為1/16條件下,多徑誤差的包絡面積大小關系為:TMBOC>BPSK≈BOC(1,1)>CBOC。這是由于在TMBOC信號下應用CCRW技術時沒有考慮BOC(6,1)分量,對BOC(6,1)采用了和 BOC(1,1)相同的處理方式,因此沒有發(fā)揮出高頻分量的跟蹤優(yōu)勢,造成在TMBOC信號下性能有所下降;
3)W1在閘寬為1/12時,面積大小關系為CBOC>BOC(1,1)>TMBOC>BPSK,在閘寬為1/16時,面積大小關系為BOC(1,1)>BPSK>TMBOC>CBOC.
表1 不同條件下不同閘寬歸一化誤差包絡面積統(tǒng)計
介紹了 W1、W2、W3、W4CCRW四種技術的基本原理,并從誤差包絡面積、包絡極值、有效包絡區(qū)間長度等幾個方面比較了這幾種技術在MBOC調制信號下的性能。雖然以上幾種閘波信號都是針對BPSK信號設計的,但其在CBOC調制下的性能優(yōu)于BPSK調制。由于MBOC信號特性與BPSK并不相同,因此針對MBOC信號的特點來設計閘波波形是提高MBOC信號接收機多徑抑制性能的一種可行思路,這部分工作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1]Kaplan E D,Hegarty C J.Understanding GPS: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2nd ed.Boston:Artech House,2006:243-300.
[2]Nunes F,Sousa F,Leitao J.Gating functions for multipath mitigation in GNSS BOC signals [J].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2007,43(3):951-964.
[3]Nunes F,Sousa F,Leitao J.Code correlation reference waveforms for multipath mitigation in MBOC GNSS receivers[C]//Proc ENC-GNSS 2008,2008:1-10.
[4]Lee Y C.Compatibility of the new military GPS signals with non-aviation receivers[C]//Proceedings of the ION 58th Annual Meeting/CIGTF 21st Guidance Test Symposium 2002,2002:581-597.
[5]劉薈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中的多徑誤差分析與抑制技術研究[D].長沙:國防科技大學,2010.
[6]劉志儉,周 甍,楚恒林.GPS L1C信號多徑抑制性能分析[J].全球定位系統(tǒng),2009,34(6):9-12.
[7]Nunes F,Sousa F,Leitao J.Improving multipath mitigation in GPS/Galileo BOC signals with gating functions[C]// Proceedings of ION AM 2005,2005:498-507.
[8]Garin L L ,Rousseau J M.Enhanced strobe correlator multipath rejection for code & carrier [C]//Proceedings of ION GPS 1997,1997:559-568.
[9]Sousa F ,Nunes F ,Leitao J.Strobe Pulse Design for Multipath Mitigation in BOC GNSS Receivers[C]//Proceedings of IEEE/ION Position Location and Navigation Symposium,2006:35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