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英國40%的報紙,美國40%的電視臺,澳大利亞三分之一的報紙,這個凈資產(chǎn)460億美元的新聞帝國的未來由誰執(zhí)掌,尚變數(shù)重重……
23年前,當時還是新聞集團的掌門人魯珀特·默多克妻子的安娜出版了她的小說一《家族企業(yè)》:小說的主人公是科羅拉多州55歲的報紙出版人麥克林,為了爭奪控制權(quán),麥克林的4個子女自相殘殺,而他至死也沒有指定繼承人。
無論怎么看,《家族企業(yè)》寫的都像是默多克一家。雖然現(xiàn)實中的默多克家族并沒有安娜小說中描寫的那般慘烈,但是安娜筆端流出的對于權(quán)力和財富爭奪戰(zhàn)的擔憂難以掩飾。
那時,默多克尚未迎娶鄧文迪,子女也只有4個:與第—任妻子生的長女普魯?shù)墙z,與安娜生的女兒伊麗莎白和兩個兒子拉克倫、詹姆斯,家族爭斗尚未到外界形容的“上演肥皂劇”的程度。
不過,如今的局面遠較當年復雜。3月底,38歲的詹姆斯突然被升任為新聞集團副首席運營官、公司國際業(yè)務主席與首席執(zhí)行官。國外媒體紛紛猜測,這次任命給外界傳達的訊息是詹姆斯很可能最終榮膺新聞集團繼承人寶座。
不甘心活在父親陰影下
雖然年少時以叛逆出名,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在幾個孩子中,詹姆斯最像默多克。
他第一次被公眾注意,是作為15歲的被拘留者出現(xiàn)在澳大利亞的《鏡報》上,讓他父親顏面盡失。接下來,年輕的詹姆斯在記者招待會的沙發(fā)上睡覺的照片又不幸地上了悉尼《信使早報》的頭版。他蓄胡子、文身,還把從父親那里繼承來的黑色頭發(fā)染成黃色……
據(jù)說默多克對這個家族的“異類”一度很是擔心。詹姆斯的母親安娜找來了心理分析師,得出的結(jié)論讓默多克哭笑不得:他的種種行為,無非是渴望抹殺父親施加在生活上的濃重陰影。他想做詹姆斯,而不是默多克的兒子。很多人只留意到詹姆斯的叛逆,而忽略了他的勤奮。據(jù)他的朋友透露,他總是不停地工作,非常在乎學業(yè),成績很不錯。1995年,詹姆斯從哈佛輟學,原因至今不明。一段時間后,他與朋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hip—hop唱片公司。也許是為了讓兒子回歸新聞集團,默多克出面說服詹姆斯,以200萬美元收購了這家小公司。
1996年詹姆斯加盟新聞集團,負責一個很小的音樂部門。此后的幾年,他依然不是中規(guī)中矩,但是始終沒有離開新聞集團。詹姆斯次被外界關(guān)注,是在2000年接管衛(wèi)星電視之后。
據(jù)詹姆斯回憶,一天,父親突然讓他“考慮考慮中國問題”,幾天后又問他“是否喜歡吃中餐”。見他并不排斥,默多克直接拍板決定讓他去遙遠陌生的亞洲。
當時,由于遲遲無法取得落地權(quán),默多克斥資從李澤楷手里買下的星空衛(wèi)視4年間共虧損約6.5億美元。市場把詹姆斯的接管看做是“死馬當活馬醫(yī)”,認為如果一兩年內(nèi)沒有好轉(zhuǎn),默多克只能低價賣掉這個“心頭刺”。
詹姆斯的勤奮發(fā)揮了作用,他不斷拜訪亞洲的政要、富商和投資機構(gòu),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他還能夠輕松捕捉到時代潮流。很快,星空衛(wèi)視成魚翻身,變成在印度占優(yōu)勢的收費電視公司,并成為很少幾個在中國取得落地權(quán)的西方媒體公司。3年之后,宣布盈利。
“不是我偏心眼,他確實是我所見過的人當中最棒的?!蹦嗫撕苁切牢俊?/p>
星空衛(wèi)視奠定了詹姆斯在父親心中從叛逆的兒子到出色的管理者的轉(zhuǎn)變。
之后,默多克頂住重重阻力,任命30歲的詹姆斯為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的CEO。他果然沒有讓默多克失望。高盛集團駐倫敦的資深媒體分析師科利特曾回顧說,詹姆斯入主天空廣播公司的時候處境艱難,訂戶增長正在放慢,而他通過大筆投資營銷、廣告和新節(jié)目的戰(zhàn)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扭轉(zhuǎn)了這種局面。
2007年,詹姆斯被委任為新聞集團歐洲和亞洲運營負責人,一步一步接近管理層的核心。
雖然詹姆斯也有很多失策之舉,但在多年歷練之后,至少到現(xiàn)在為止,他仍然獲得了廣泛的認可。眾多媒體一致認為,詹姆斯很可能成為其父親的傳媒帝國的最高統(tǒng)帥。對于最新的任命,幾乎沒有人提出太多質(zhì)疑。
“他已經(jīng)被標注為接班人,他一直在被作為接班人培養(yǎng),包括他在天空以及新聞集團國際業(yè)務的經(jīng)歷。”倫敦潘默爾·戈登公司媒體分析師亞歷克斯·格羅特說。
出走的兒女
詹姆斯并非是默多克唯一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他的哥哥拉克倫、姐姐伊麗莎白都相當出色。據(jù)悉,老默多克曾有意讓其3個子女共同掌門。他還曾提出這樣的可能:次女伊麗莎白負責新聞集團的娛樂資產(chǎn);詹姆斯繼續(xù)負責歐亞資產(chǎn),主要是衛(wèi)視和分銷運作;拉克倫則執(zhí)掌報紙業(yè)務。
但是,不知出于什么考慮,伊麗莎白和拉克倫先后離開了新聞集團。
現(xiàn)年39歲的拉克倫也曾像詹姆斯一樣被看做是繼承人的人選。他1994年進入新聞集團,到2001年就進入管理集團的核心,被任命為新聞集團副首席運營官。也就是他的弟弟詹姆斯剛剛被任命的職位。
幾乎沒有人懷疑,那時的拉克倫正一步步地接近默多克帝國的最高寶座,他距離那個位置最近的時候,僅有兩步之遙。
意外的是,2005年拉克倫突然宣布辭職,舉家遷往澳大利亞老家,并很快自立門戶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只保留了新聞集團董事會成員資洛。而對于離開的原因,拉克倫語焉不詳。
外界對此作出種種猜測:不敵弟弟的能力而退出繼承人之爭?與父親默多克發(fā)生沖突?與父親和鄧文迪的第三段婚姻在家族中引發(fā)激烈財產(chǎn)紛爭有關(guān)?——真正的原因人們不得而知。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拉克倫與新聞集團掌門人寶座擦肩而過。
拉克倫并不是默多克第一個選擇出走的孩子,現(xiàn)年42歲的伊麗莎白,和他的兩個弟弟一樣頗具商業(yè)頭腦,對默多克家族長期研究的觀察家至今仍不愿否認,伊麗莎白也能成為一名接班候選人。
詹姆斯以其沉穩(wěn)的運營技能見長,而伊麗莎自則以擅長規(guī)劃而著稱。她還曾被老默多克認為是幾個孩子當中最像他的一個,但老默多克同時也認為一個有孩子的女人在最高領(lǐng)導崗位上“最多只能集中95%的精力”。也許正是由于父親的這種偏見,2000年,時任天空廣播公司節(jié)目總監(jiān)的伊麗莎白選擇了出走,成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影視制作公司shhe Group Lid。
今年1月,默多克親赴倫敦,商討擁司集團收購伊麗莎白位于倫敦的shie公司的事宜。2月,新聞集團隨即宣布正在以近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這次收購將使伊麗莎白回歸新聞集團旗下,并和她的兩個弟弟一樣,成為新聞集團董事會成員。有分析人士預期她會留守倫敦,繼續(xù)負責她的電視制作公司,但很多人預期她會承擔更多責任。
知情人士稱,“這是默多克讓子女回歸新聞集團的第一步”。盡管部分新聞集團的股東已提起訴訟,認為對于shhe公司的收購案是“裙帶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但有分析人士預測,下一步默多克將說眼拉克倫“回營”。也有內(nèi)幕人士稱,即便哥哥姐姐重返新聞集團,也不會動搖詹姆斯的接班人地位。畢竟,他從未離開過父親,對集團貢獻最大。
鄧文迪攪局?
多年來,伊麗莎白、拉克倫和詹姆斯之間并未因接班人問題傳
出太多爭斗的傳聞。而默多克的長女普魯?shù)墙z極為低調(diào),加之不像那3位同父異母的弟弟和妹妹那樣出色,外界也從未將她作為默多克龐大帝國的接班人的考慮人選。
家族繼承問題,因為1999年,默多克迎娶比自己小38歲的華裔女子鄧文迪而突然變得白熱化。
默多克與其第二任妻子安娜相伴了幾十年,共同積累下巨額財富。離婚時,安娜與默多克達成一份離婚仂議,根據(jù)協(xié)議,家族的利益將由家族基金掌管。默多克身故后,家族基金將由其4個成年子女掌管,每人都有各自任命一名新聞集團董事的權(quán)利。默多克目前任命了4名董事,這4人在他身故后都將離任。
安娜原本有權(quán)要求平分他們在過去31年積累的120億美元的財富,最后只拿走了10億美元,條件是默多克死后,鄧文迪無權(quán)繼承他的倒可遺產(chǎn),除非鄧文迪婚后能生個一男半女。
其時,默多克已被診斷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失去了生育能力。安娜本以為可以將鄧文迪排除在家族財產(chǎn)繼承之外。她沒想到,高科技拯救了鄧文迪,她為老默多克生下兩個試管嬰兒,搶回了在家族財產(chǎn)爭奪戰(zhàn)中的話語權(quán)。
2005年8月4日,默多克宣布重新調(diào)整家族資產(chǎn)的持股安排,鄧文迪所生的兩個女兒將在公司的家族基金中與其4位成年子女一樣均分收益。這天離長子拉克倫宣布決定辭去新聞集團的行政職務不到一周。盡管默多克曾在一份聲明中否認出現(xiàn)任何家庭矛盾,表示“不存在爭端,所有的子女都將得到公平對待”。然而外界普遍猜測,這才是長子拉克倫出走的真正原因。
據(jù)傳,因為調(diào)整家族資產(chǎn)的持股安排,成年子女對默多克極為不滿,十多次家族秘密會議都無果而終。最終這次爭斗以拉克倫的離開而告一段落。但顯然,離開者不是贏家。
根據(jù)老黟克立下的家規(guī),孩子們必須到30歲以后才可以繼承家業(yè),如今鄧文迪的兩個女兒均未成年。這同時意味著,作為兩個女兒的監(jiān)護人,她有可能在默多克死后,成為默多克家族基金中最有權(quán)利的人。除了自己作為配偶獲得的合法股份外,她還將一手掌控兩個小女兒在公司中的全部財產(chǎn)。因為在這兩名幼女年滿30歲之前,她是她們唯一的監(jiān)護人。
人們很容易懷疑,鄧文迪將來會成為另一個潛在的繼承人?不過,這也許要在老默多克最終倒下后才能見分曉。他曾經(jīng)說過,將一直工作下去,直到被人“抬出去”為止。
(據(jù)《國際先驅(qū)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