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市第21 中學 徐春媚
學生犯錯誤,是班主任最頭疼的事,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必要的懲罰在教師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但如何懲罰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卻是一個大問題。是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頓,還是簡單粗暴地體罰?不過這樣做之后,當教師的往往發(fā)現效果并不好,屢犯錯誤的學生對這種慣用的處罰手段也似乎抱定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的態(tài)度,那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既能讓犯錯誤的學生欣然接受,還能達到好的教育效果呢?
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fā)威,行人為了抵御北風侵襲,都緊緊地裹住衣服;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春暖衣厚,則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我們就是要做這股南風,讓犯錯誤的學生卸掉防備,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
有一天,我發(fā)現幾個外班的女孩徘徊在我班門口,我走過去問她們找誰。其中的一個女孩看著我,帶著哭腔對我說:“老師,你們班小麗今天把我僅有的10元錢‘要’去了。那是我中午的飯錢?!蔽乙宦牐瓪鉀_天。一個女孩竟敢劫同學的錢?我剛要沖到教室里拿她興師問罪,可轉念一想,我還沒有了解狀況,這樣做未免太魯莽。于是,我先告訴那個女孩一定給她個說法,緊接著便開始想辦法。
核實完情況后,我本想對小麗進行一番思想教育,可是以往那些犯錯誤的孩子在教師面前言不由衷的“誠懇”的表態(tài)情形便浮現在我眼前。不行,我得讓她口服心也服。對,就讓她寫一篇說明書。這說明書不同于檢討書,檢討書是犯錯誤的學生最忌諱的字眼,而且寫的往往千篇一律,不容易找到糾正錯誤的有效方法。寫說明書則不同,它側重于心理描寫。
于是我把小麗叫到身邊,讓她針對這次事件用文字描繪出心理活動的3張圖景,每幅圖景上都有兩種思想在爭論:第1幅,犯錯誤前兩種思想怎樣爭論:第2幅,犯錯誤時兩種思想怎樣交戰(zhàn);第3幅,如果你認為自己做得有理,完全可以向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辯護律師,說明自己這樣做的根據和對己對人的益處。
小麗聽著這前所未有的懲罰措施,既覺得驚訝,又覺得新鮮。第二天,就交上了這份“說明書”。原來,小麗劫錢是對一些不良傾向沒有足夠的認識,錯誤地認為別人能向她“要”錢,她就可以向別人“要”。而她在寫完這份“說明書”后,也真正地認識了錯誤。
還有一類孩子,他們經常犯錯誤,對于老師的批評習以為常,對于這樣的學生就需采用分析與治療相配合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寫心理病歷。我所說的心理病歷包括5個部分:疾病名稱、發(fā)病時間、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幾個療程。
小迪是我教過的一個學生,他的主要問題就是愛罵人,說臟話已經成為他的口頭語。面對這種情況,我讓他寫了一份《罵人病歷》,根據病歷情況,先讓他試著一天內不罵人,并請全班學生監(jiān)督,這一天的時間看似很短,可對他來說做起來卻不容易,第一天,他沒堅持下去,這時,我就像醫(yī)生對待病人一樣安慰他,給他鼓勁,當他能成功地堅持一天不罵人,就獎勵他一個棒棒糖。接著再鼓勵他堅持兩天、三天。當他堅持一周不罵人時,全班同學每人送上一句加油的話,讓他信心倍增。這樣內外結合的治療,使他能堅持一個月不罵人,以后偶爾出現一次兩次,他也能馬上意識到,慢慢地,他像變了一個人。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羅馬尼亞頂級足球俱樂部之一克拉瓦約大學俱樂部的老板給近來戰(zhàn)績不佳的球員下了一道特殊的“最后通牒”:下一場比賽如果還不能贏球的話,球員們將面臨聽一場古典音樂會的“懲罰”。該隊老板說,盡管不少人把聽古典音樂作為一種享受,但這對于整天在球場上拼殺,好動不好靜的運動員來說,聽古典音樂絕對是一樁苦差事。他說:“如果球員不在球場上表現出應有的活力,那就讓他們在冷靜的音樂中受盡折磨吧?!?/p>
我不敢妄自推測聽音樂的懲罰效果如何,但可以設想這對于球員絕對是個全新的心理感受,球員們會體會到老板良苦用心的背后是對勝利的渴望和對他們的殷切期望,寓懲罰于享受之中,使球員得到了老板對他們的理解與尊重,這次“懲罰”的積極效果不言而喻。作為班主任,何不將這種方法應用到學生身上呢?
學生遲到也是教師經常面對的問題,如果學生遲到了,我就會說:就給大家唱一支歌吧。當然不一定馬上唱,可以讓值日班長記下來,待到中午或是自習課前,需要活躍一下氣氛時,便請遲到的同學到前面給大家演唱。大家也許會想,只是唱歌而沒有受到懲罰,下次會不會再故意遲到呢?不會的,他在前面唱歌,雖然沒有壓力,但另一方面,也不可能產生榮耀感,他不會忘記是因為什么才站在這里唱歌,這種糾正錯誤的方式,密切了師生、同學之間的關系,淡化了學生的逆反心理,而且還能活躍班級氣氛。
另外,犯錯誤了,還可以讓學生以做好事的方式來受過,這就像有些國家和地區(qū),觸犯了法律,以做義工的方式受罰一樣。如,為班級提一桶水,推薦一本好書,辦一期手抄報等。這種方式,受到較多同學的歡迎。人在做好事的時候,一般都是積極、昂揚、真誠、果斷的,這便如同心靈原野上涌出的一股清泉。
治病救人講究的是對癥下藥,當我們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時也不例外。如果你能因人而異,因事制宜,多動腦筋,本著愛護學生的原則去處理教育犯錯誤的學生,我想,讓南風時時蕩漾在學生心中就不會是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