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峰,李荃輝,陳達富
(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成都 610059)
科技政策精英壟斷制定模式對科技界公平與效率的影響
楊元峰,李荃輝,陳達富
(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成都 610059)
相對于發(fā)達國家而言,我國的經濟、科技、文化發(fā)展水平還處于相對不發(fā)達階段,社會民主化進程相對滯后,因此我國的科技政策制定模式還處于轉型期,即從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向共同體的博弈制定模式轉變,但仍以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為主。由于公共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利益化,這種科技政策制定模式往往導致科技資源的壟斷與惡性集中,影響科技界的公平與效率,并最終影響甚至阻礙我國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
科技政策;精英壟斷模式;公平;效率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實質是技術創(chuàng)新與科學技術的產業(yè)化。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世界各國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搶占領先的地位,都把科技發(fā)展當成國際競爭力的決定因素。因而加大對科技的投入,研究如何讓科技事業(yè)健康發(fā)展,使有限的科技資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緊迫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運用合理的科技政策制定模式,制定出公平、合理、高效的科技政策就成為關鍵。因為在大科學時代的今天,科技政策是科技發(fā)展最大、最重要的外生變量[1]。
科技政策作為公共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理解為國家為了對科技活動的投入、運作、產出、轉化各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控而建立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知識生產的科技方針和實現科技方針的制度安排[2]?!翱萍颊咧贫J健边@一術語來源于公共政策科學,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模式”是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著做的標準形式。因此“科技政策制定模式”也就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其政策制定主體在科技政策制定過程中慣以使用的某種標準形式和方式。當前對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的闡述有各種分類方法,但大抵相似。其中有一種是根據政策特定的制定主體的差異來分類的。從政策發(fā)展的歷史來看,政策的制定主體的演變經歷了從精英主體到共同體主體,再到公眾主體的過程,相應的政策制定模式也有三種,即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共同體的博弈制定模式和公眾基于公共選擇的一致同意模式[3]??萍颊呤枪舱叩囊粋€分支,因而科技政策制定主體的演變及其相對應的科技政策制定模式與上述公共政策的情況幾乎相似。
從目前發(fā)達國家的情況來看,它們的科技政策制定主體正處于由共同體主體到公眾主體的轉型期,相應的,科技政策制定模式也正從共同體的博弈制定模式向公眾基于公共選擇的一致同意模式轉變。相對而言,由于我國政策科學起步較晚,也由于我國的經濟、科技、文化發(fā)展水平及社會民主化進程等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科技政策的制定主體正由精英主體開始向共同體主體轉變,但還是以精英主體為主,相應的,當前我國的科技政策制定模式也還處于由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向共同體的博弈制定模式轉變的轉型期,還是以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為主[3]。
科技政策的功能大體來說主要體現在:第一、體現國家的意志與戰(zhàn)略目標;第二、規(guī)范與引導科技社會建制的和諧發(fā)展;第三、對國家的科技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并提供激勵機制[4]??萍颊呱鲜龅娜蠊δ苤校萍颊邔铱萍假Y源進行合理分配并提供激勵機制是科技政策最重要的功能,因為任何一項政策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對資源的一種分配,科技政策也是如此。
科技政策的質量,關系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科技發(fā)展水平。科技政策的質量如何,關鍵就在于科技政策的制定過程。而在科技政策制定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又是科技政策制定模式的選擇和運用,因為科技政策制定模式的選擇和運用決定了科技政策的制定主體及由其決定的政策制定精神和理念的選擇。政策制定過程中,人是起關鍵作用的,尤其是參與或能夠影響政策制定的人,他們的價值偏好和利益選擇對于最終制定出的科技政策在很大意義上來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對于民主監(jiān)督不夠完善的國家或地區(qū)來說尤其如此。
政策科學中的精英模式是將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統治地位的精英們的價值和偏好的一種決策理論。這種決策模式的基本特點是人民大眾無法通過一定的程序與行動來決定公共政策,只有占統治地位的精英們才能決定公共政策,然后由政府官員和機構加以實施[5]。上述理念也適用于科技政策制定中的精英模式。在經濟、科技、文化發(fā)展水平及社會民主化進程相對落后及以傳統價值觀為導向的社會,由于當時當地人們的知識水平的影響,不具備理性制定科技政策的能力,這時科技政策的制定主體就由精英群體操縱了??萍颊咧贫ň⒛J街械摹熬ⅰ币环矫嬷刚莆諊医y治權力的少數杰出人物,同時也包括科技領域內的精英人物,這也就是公共權力與學術權力的代表。
不管是掌握國家統治權力的少數杰出人物,還是掌握學術權力的科技領域內的精英人物,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他們同樣充當著“政治人”或“經濟人”的社會角色,因此他們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社會人,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他們?yōu)榱松婧桶l(fā)展追求自身利益這是無可厚非的。可問題是,精英人物作為普通社會人的同時,還是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的主要支配者,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他們有可能充分利用制定政策的機會,上演自己切蛋糕,然后自己優(yōu)先分蛋糕的游戲。在一個社會中,不管是掌握國家統治權力的杰出人物還是科技領域內的精英人物,他們畢竟是社會群體的少數,然而他們卻掌控著社會大部分的科技資源,具有普通公眾所不具有的種種權力。而任何一種政策的實質都是對資源的一種分配,任何一項科技政策也都是對有限的科技資源的一種分配,因此,在科技政策的精英壟斷制定模式背景下,在科技政策的制定過程中,精英或精英集團們就能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權力和資源輕松地上演知識—權力—資源的三角博弈游戲,將科技資源變成精英人物或精英集團的專屬品,導致有限科技資源的壟斷和惡性集中。
如上所述,當前我國科技政策制定模式還處于轉型期,即從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向共同體的博弈制定模式轉變,但還是以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為主。在這一背景下,當前我國科技資源的壟斷和惡性集中現象普遍存在。從當前我國科研基金的申請和科研項目的評審中就可以發(fā)現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當前的許多科研基金和項目的申請、評審往往變成了一些權力精英和科技精英的利益博弈,目前我國很多科研工作者對此深有體會。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二00九年十二月十五日聯合發(fā)布二00八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稱,2008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費總支出為4616億元,比上年增加905.8億元,增長24.4%;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54%,比上年的1.44%有所提高。按研究與試驗發(fā)展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支出為23.5萬元,比上年增加2.1萬元[6]。根據上述數據可以明顯看出近年來我國對于科技的投入是逐年在加大,人均R&D也已達23.5萬元,但實際上目前我國又有多少科技工作者能夠達到這個平均數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支持基礎科學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方網站上,可以查看到該基金歷年資助的科研項目統計,從這些統計數據中可以發(fā)現每年能夠通過評審并獲得資助的項目其負責人大部分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人物,且他們中大部分都或多或少擔任著一定的學術或行政職務,而更多參與項目申請的一般科研工作者最終卻只能“望基金興嘆”。的確,由于科技事業(yè)的特殊性,在資源的分配上一味地搞平均化是不現實的,也不利于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但是科技資源的壟斷和集中也是極大地不利于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的。
一個國家和政府用以分配其科技資源的工具就是科技政策,科技政策是否體現公平、高效的倫理和價值要求,關乎每一名科技工作者及其科研工作能否得到公平的支持,也關乎到科技界能否公平、高效地運轉。當前我國科技政策的精英壟斷制定模式導致嚴重的科技資源的壟斷和惡性集中,導致我國科技界公平與效率維度的缺失,嚴重影響我國科技事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首先,科技資源的壟斷和惡性集中致使我國科技界公平維度的缺失,影響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科技人才的成長。
在大科學時代的今天,科技活動不再是個人的消遣活動,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建制,它像其他部門一樣需要資源的投入,需要龐大的科技資源的支持,這些資源包括科研經費、科研設備、科研環(huán)境等等,這些龐大的科技資源不是任何個人或任何機構可以獨自承擔得起的,只有依靠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和資助,國家科技資源對于現代的科技工作者與其從事的科研工作來說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大科學時代的今天,科技工作者要想得到公平的發(fā)展機會,僅有才能和天賦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公平的機會能夠獲得國家和政府的科技資源支持和資助。因此,只有保證科技資源獲得機會的公平,才能確??萍冀缌夹缘母偁帣C制,維持科技界的公平發(fā)展,盡可能調動科技界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而在當前我國的科技界科技資源壟斷和惡性集中化現象普遍存在的現實情況下,我們很容易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許多科技精英擁有的國家或地方政府經費資助的科研課題多得做不完,有的甚至出現疲于應付的局面;而與此同時又有大量的科技工作者無法得到任何的科研資助,舉步維艱地進行著科研工作。也許有人會說這種差別是與不同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差別相對應的。的確,我們應該承認這種差別,但是在當前我國的科技政策制定模式背景下,所有那些拿不到課題的科技工作者難道真的都是因為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還不夠嗎?事實并非如此??萍冀邕@種資源的壟斷和集中化剝奪了許許多多普通科技工作者獲得科技資源的公平機會,打破了科技界良性競爭機制,造成我國科技界公平維度的嚴重缺失,使得許多普通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受到打擊,也使不少年輕科技人才成長艱難。最終都將不利于我國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
其次,科技資源的壟斷和惡性集中化導致科技資源利用效率的嚴重低下,致使科技事業(yè)整體低效發(fā)展。
借用經濟學上的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可以知道,對于同一主體來說,隨著其擁有的同一種物品或資源數量的逐步增加,該物品或資源對其效用也就逐漸遞減。對于某一個科技工作者來說,隨著其擁有的科技資源的逐步增加,這些資源對于他的激勵作用逐步減小,其對資源浪費使用的可能性也越大。簡單舉個例子來說,一萬元的經費對一個一般的科技工作者來說,不管是對他產生的激勵作用還是對其科研工作的效用來說都是非常大的,他也會在科研活動中精打細算充分利用好這筆經費;而對于一個擁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科技精英來說,這一萬元經費能對他產生多大的激勵作用呢,又談何在科研中充分利用好這筆經費呢?而在當前我國科技政策制定模式背景下,科技資源的壟斷和集中化現象大量存在。在當前我國的科技界,那些能夠影響或直接參與科技政策制定的少數科技界精英擁有多得用不完的科研資源,而大部分一般科技工作者卻還在為獲得一點點杯水車薪的科研資源四處奔波??萍假Y源分配的這種嚴重不公平,一方面嚴重阻礙一般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活動,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減弱那些擁有大量科技資源的科技精英繼續(xù)進步的科研動力,同時也大大降低他們對科技資源的利用效率。這兩方面都將導致我國整個科技界科技工作效率的低下,損害整體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
總之,在當前我國科技政策制定以精英壟斷制定模式為主這樣一種現實背景下,科技資源的壟斷與惡性集中化現象在我國科技界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導致我國科技界公平與效率維度的缺失,并將最終影響甚至阻礙我國科技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要改變這一現狀,關鍵是要加快我國科技政策制定主體的轉型,也即加快我國科技政策制定模式的轉型,即從精英的壟斷制定模式向共同體的博弈制定模式轉變。而研究如何加快完成科技政策制定模式的轉型,用制度建設來打破長期以來科技政策制定過程中有失公平與效率的壟斷,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氛圍的政策制定機制,保證科技界的公平與效率,確保我國科技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
[1]唐云鋒,李俠.我國科技政策評估體系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科技論壇,2004(4).
[2]楊?。覈萍颊咧贫▎栴}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4,1.
[3]李俠.喧囂與凝視:透視轉型期的科技政策與公共生活[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4、251.
[4]李俠,蔣美仕.論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倫理基礎缺失問題[J].中國科技論壇,2006(4).
[5]王卉玨.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5:78.
[6]200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EB/OL].http:// www.stats.gov.cn/tjgb/rdpcgb/qgrdpcgb/t20091215_ 402607528.htm[2009-12-15].
[責任編輯姜仁達]
The Elite Mmonopoly Mod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making to Affect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ty
YANG Yuan-feng LI Quan-h(huán)ui CHEN Da-fu
(Chen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du 610059,China)
Compared to developed countries,as China's economic,technological,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of society,the mode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making is still in transition at present,transform from the elite monopoly model to the community game mode,and still dominated by the elite monopoly model.Because of the interests of public power and academic power,the elite monopoly model often led to the monopoly and malignant focu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it affect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ty,and affect even impeded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ltimatel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the elite monopoly model;equity;efficiency
D63
A
1008-9128(2011)01-0039-04
2010-11-01
楊元峰(1986-),男,碩士。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哲學(科技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