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書娟
(許昌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英語測試中多項選擇題的利弊探析
盧書娟
(許昌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本文通過詳盡分析英語測試中多項選擇題題型的優(yōu)點和缺點,得出多項選擇題在當今測試中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并對完善試卷、提高其信度和效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多項選擇題;利;弊
多項選擇(multiple-choice)題型,簡稱MC題型。該題型有兩種形式,標準MC題型和集庫(banked)MC題型。標準MC題型由題干和四或五個選擇項構成,選擇項中有唯一一個或多個是正確或合適的答案,其余為干擾項。一般而言,一個MC題有四個選擇項,其中有一個是正確的。不定項的MC題比唯一答案的MC題效度高,但評分較麻煩。另一種形式是集庫(banked)MC題型,即一道大題中有多個小題,答案集中在一起并被打亂順序,其中還可能加幾個額外的干擾項,答題的要求是被試選出每小題的答案。該題型并不經(jīng)常使用,因為集庫中的答案選項必須具有相互干擾的作用,才能達到測試的效果。
在英語測試的各種題型中,MC題型不可或缺,可用于測試學生的聽力、詞匯、語法以及閱讀水平。MC題型被廣泛地用于成績測試(achievement test,如每學期里的期中、期末考試),診斷性測試(diagnostic test,用于檢查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困難,以便針對問題采取相應措施的測試手段),分級測試(placement test,如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以及水平測試(proficiency test,如雅思)。
在結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語言測試階段,測試主要采用離散考點——分散技能的客觀測試 (discrete-point separateskill objective testing),MC題型成為普遍使用的試題題型。在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下,許多語言測試專家認為,語音、詞匯、語法是孤立的,語言教學要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進行,語言測試只能根據(jù)具體的語言能力和語言成分來命題,每次只測試一種語言技能(如聽,說,讀,寫),每題只測試一個語言部分(如語音,語法,詞匯等)的多項選擇題應運而生。60年代,以單一能力假說(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為基礎的綜合(integrative)測試產(chǎn)生,語言能力測試的不可細分性成為關注度焦點,因而完型填空與MC題型的結合成為當時典型的題型。70年代,Halliday語言功能學說(1973),Hymes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1971)等成為理論的熱點,以這些理論為支撐的交際測試興起。測被試的交際能力成為測試的主要內容,即在具體語境中使用語言的能力。MC題型在目前的交際測試考試階段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英語測試中,MC題型被大量并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大型的標準化測試、教學中的診斷性測試(diagnostic test)或成績測試(achievement test)。該題型之所以備受親睞,是因為其本身具有的別的題型難以比擬的優(yōu)點。現(xiàn)將MC題型的優(yōu)勢歸納如下:
(一)評分客觀,易于閱卷
一般來說,每個MC題只有唯一一個正確答案,被試的考試結果不會受到評分人個人因素的影響,評分信度高達100%。評分完全機械化,甚至可由計算機完成,閱卷比其他題型更簡單,迅速。
(二)測試內容覆蓋面廣
回答MC題時,被試只需在答題紙上書寫或涂抹其認為正確的選項的代號,比自行書寫答案耗費時間少,因此在相同的答題時間里,MC試卷較其它題型的試卷包含的試題量更大。因而測試內容范圍更廣,從而提高了考試的信度和效度。
(三)可用于測試多種語言能力
MC題型可測試被試的語音、詞匯、句法、聽力、閱讀等多種能力。以閱讀測試為例,MC題型可以有效測試被試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以及理解過程中的各種閱讀技巧和策略,如跳讀、尋讀,借助相關知識猜測全文大意,運用邏輯推理獲取信息等。
(四)排除寫作能力的影響
以測試被試閱讀和聽力理解能力為目的的開放式問答、補全句子等題型,要求被試寫出答案。該題型就可能導致部分被試雖完全理解材料,卻因表達能力差而寫不出或寫錯答案,從而影響了測試的效度。采取MC題型,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種現(xiàn)象,保證了考試的效度。
(五)提問和回答均明確
在MC題型中,出題人的測試意圖十分明確,避免了開放式問答題為了防止暴漏答案,而措詞含混或內容過于空泛,造成被試人不明了題意的情況。此外,MC試題的答案方式也消除了被試回答開放式問答題時照搬材料中的字眼卻不一定真正理解試題的可能性。
(六)方便實施預測
MC試題易于在考試之前進行預測,即選擇被試群體的可靠樣本,組織他們在模擬實考的條件下進行考試試驗。通過對預測結果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預先估算出每道試題的答對率(或選擇率),難易度,區(qū)分度,每道試題的信度,為發(fā)現(xiàn)、修改、刪除不好的試題提供依據(jù),進而確保試卷質量。
(七)具備統(tǒng)計分析手段
目前針對MC題型進行項目分析(item analysis),分數(shù)等值處理(score equating),考試分析(exam analyzing),試題建庫(item banking)等需要的統(tǒng)計分析軟件都已齊備,可用來檢查考試結果及確保試題的信度和效度。其它題型暫時還不具備這些現(xiàn)成的統(tǒng)計分析手段。
MC題型這種測試手段在結構主義盛行的時代備受推崇,但在交際能力為主要測試目的的時代,其局限性逐漸顯露。隨著英語測試的發(fā)展進步,研究者們開始對MC題型能否真正測試出受試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提出了質疑。因此,MC題型在各種考試的試卷中所占的分值越來越小。比如,過去的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研究生入學考試中MC題型分值高達80%,如今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到了40%~50%。
(一)不真實的語言使用
回答MC題與在現(xiàn)實語境中運用英語大相徑庭。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通過說或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在真實的語境中,人們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語言是微妙的,不同的表達方式可能在情感、態(tài)度上等各有側重。寫題人不可能通過題干完全描述考點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而且出題人所確定的正確答案也并不一定是在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唯一可以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
(二)無法直接測試語言表達能力
MC題型要求被試答題時只能在已列出的選項中選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項,因而其無法直接、有效地測試被試的英語表達能力?,F(xiàn)行的MC題型與短答案問答、補全句子、完型填空、信息轉換、按指令做事、糾正錯誤等題型結合也不能完全反映被試的英語表達能力。
MC題型與完型填空、信息轉換、按指令做事、短答案問答、補全句子等題型結合能夠在閱讀聽力類語言測試中直接、有效地測出被試的英語語言接受能力。然而,接受能力不等同于表達能力,對英語語言接受能力的測試并不能完全反映受試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MC題型與填空、替代、配對、糾正錯誤、補全句子等題型結合能夠有效地測試被試對語音、詞匯、句法的掌握。但是掌握語言知識不代表會恰當運用它們進行交流和寫作,其僅是語言表達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因此,此類題型的結合有效測出受試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三)猜測因素的影響
回答MC題型時,被試完全有可能憑猜測答對試題。單純憑猜測答對一道四個選項的MC題的概率是25%;如果被試能排除一個選項,他答對該題的概率是33.3%;如果能排除兩個選項,答對題的概率就提升為50%;如果能排除三個選項,答對題的概率則為100%。
(四)教學后效差
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大量做MC題極其可能對教學造成不良影響:其一,回答MC題的過程不是真實運用英語語言的過程。熱忠于做MC題,放棄采用各種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活動,將不利于幫助學生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其二,大量操練MC題時,教師和學生必然會將部分注意力轉移到做MC題型的技能和技巧上,而忽視了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是使用英語,本末倒置。
(五)命題難度大
MC試題的制作遠比制作開放式試題費時費力。首先,受過專業(yè)培訓的出題人員確定考點,設計題干,列答案項和干擾項;其次,修整選擇項和題干,排列選擇項;最后,經(jīng)過初審、預測和試題項目分析,從中挑選可用的試題。出題人每次出MC試題,都要精心寫出比實際需要量大得多的試題。
MC題型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存,完全否定MC題型,并將其徹底拋棄也是極不明智的。MC題型在現(xiàn)今的測試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針對MC題型的缺點,出題人可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其一,可在MC試題中增加答案選項,例如可將答案選項由4個增加到8個,盡可能地減少被試因猜測而答對試題的可能性;其二,試題盡量選自英文原版材料,如英文原版小說、英文原版報紙、英文電影對白等,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到地道的英語;其三,在試卷中,增加主客觀相結合的新題型,并合理安排主、客觀試題的比例。若一套只有主觀試題,也必定會因其主觀性太強,不能保證試卷的可行性和信度。相反,只有MC題型的試卷也必定不能測出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只有主、客觀題合理結合,才能保證試卷的信度和效度。
[1]Wood,R.Assessment and Testing:A Survey of Researc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Henning,G.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Development,Evaluation and Resear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張新元.大學英語測試質疑述評[J].外語界,2004,(2):67-69.
[4]李丹.多項選擇題在英語測試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6, (11):136-136.
[5]張爭.中國英語專業(yè)中等水平學習者課堂語法測試的開發(fā)與設計[D].北京: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