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湘波
(華中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
從語用角度看廣告中的諧音雙關語
喻湘波
(華中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
本文從語用學的角度分析廣告中的諧音雙關語。采用實例分析法,著重從合作原則探討諧音雙關語在廣告中的作用。
諧音雙關語;合作原則;準則
廣告在當前高度信息傳播的時代,已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光十色千姿百態(tài)的廣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廣告真正吸引人們注意力的除了其色彩、畫面、音樂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廣告語,它是廣告的靈魂所在。作為廣告的重要載體——廣告語,在傳達廣告的內容時,主要通過豐富多彩的修辭來宣傳商品,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激起人們強烈的購買欲望。在現(xiàn)代廣告中,運用雙關修辭對廣告語進行創(chuàng)意,一方面能準確無誤地傳達商品的特點,實現(xiàn)廣告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進而給他們以啟示和聯(lián)想,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縮短商品生產者、銷售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產生預期的廣告效應。
雙關是指利用多義和諧音的條件,有意使詞語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類似我們平時所說的一箭雙雕。“雙關”是依靠詞匯含義來傳遞感情色彩的修辭手段,它能使語言活潑有趣,或借題發(fā)揮,或旁敲側擊,以收到由此及彼的效果。雙關語又能適應某些特殊語境的需要,使表達效果更加簡潔凝練,含蓄委婉,生動活潑,機智巧妙,予人以深刻印象。它所表達的兩層含義,明一層,暗一層,而語意重點往往在后者。雙關包括諧音雙關(Homophone)和語義雙關(Homograph)兩種。諧音雙關是利用詞義根本不同的諧音來構成,它利用音的巧合,進行同音異義的偷換,有意使語句同時兼有雙重含義。(馮艷玲、吳俊,2006:176)廣告是“雙關”大顯身手的地方,廣告主往往有意利用雙關的特點提供給讀者兩種或更多的解釋,而后者則透過表層,領會深層的、廣告主所期望的內容。此類雙關具有風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語言風格,能增強廣告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從而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著重從語用角度探討廣告中的諧音雙關語。
2.1 廣告語所要達到的效果
語言的語用意義是指語言符號與使用者的關系,是語言符號對人產生的影響。根據(jù)Grice的合作原則,會話雙方必須能朝著共同的交際目標或大方向,共同付出努力,才能達成成功的交際,一次成功的交談是雙方或多方努力的結果。(張巖,2006:60)廣告雙關語要達到的效果可以分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層是語境效果,即要達到最佳關聯(lián)。要使廣告信息達到最佳關聯(lián)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廣告的語境效果足以引起公眾的注意;公眾為取得語境效果付出了努力。第二層效果是修辭效果,讓人感到清新幽默,富有情趣,或含蓄委婉,耐人尋味。第三層效果便是誘導刺激消費的促銷效果。廣告必須勸誘受眾相信廣告內容并產生購買欲望。廣告雙關語提供的勸誘信息要試圖確立、增強或改變受眾的態(tài)度,觸動受眾的感情,使受眾產生對該廣告的堅定信念。好的廣告雙關語首先要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其次是運用幽默的技巧提升注意力,并有效促進受眾的“記憶”和“聯(lián)想”,以期讓廣告符合美國E.L.Lewis所提出的5項基本要求,即眾所周知的“AIDMA”原則:“引起注意、發(fā)生興趣、產生欲望、形成記憶、促成行動”(即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nd Action)”,使消費者越過話語的字面意義去推導其會話含義(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從而對廣告及其所宣傳的產品留下更深的印象。(唐本賽,2006:75)
2.2 Grice的會話含義理論
會話含義理論是理解自然語言的一種學說。這個理論提出,言語交際雙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際成功的愿望;為此,人們須要遵守一些諸如真實、充分、關聯(lián)、清楚等原則和準則。這就是所謂 “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何自然,1997:49)合作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以下四條準則(maxim):量的準則、質的準則、關系準則、方式準則。
3.1 量的準則(Maxim of Quantity);
a)所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b)所說的話不應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例1:“小鴨,小鴨,頂呱呱?!保ㄐ▲喯匆聶C)
根據(jù)“量的準則”,廣告語中應按需要提供信息,但這一廣告有意無意地傳遞多余信息,違反量的準則,故意顯得羅嗦,“小鴨”的重復出現(xiàn)所引起的語音效果實則加深觀眾對次此產品的印象。在口語中“呱呱”是指鴨子的叫聲,另一方面“頂呱呱”是極好的意思。這就將洗衣機的品牌生動形象化,另外還說明了質量好。這就是語義相關在廣告語中的運用,讓人通過對產品的聯(lián)想把握詞語的真正意義,讓人覺得新奇之余,加深對廣告商品的印象。
3.2 質的準則(Quality maxim)
a)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
b)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
例2:真“橙”愛你每一天。
這是一則匯源真鮮橙的廣告。該廣告設計者說了自知是虛假的話,橙汁怎么會有情感呢,實際上,它巧妙地運用諧音雙關,強調匯源的產品是原汁原味的“真橙”,給消費者的愛是決不摻假的“真誠”,愛是呵護,愛是關懷,這正是與果汁是健康的守護者相合。這種以情感訴求為基點的雙關廣告語,不僅容易讓消費者從內心接受這一產品,而且可以使消費者在玩味廣告語語言技巧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例3:“胃,你好嗎?斯達舒,關心就在身邊?!?/p>
該廣告設計者說了自知是虛假、毫無證據(jù)的話,胃怎么會回答呢,“喂,你好嗎?”這里利用“胃”和“喂”構成諧音,語音通俗、活潑,起到吸引觀眾的廣告效果。
例4:誰能懲治腐?。浚ê幽闲嘛w電冰箱)
乍一聽到該廣告,人們的注意力都會給吸引住,“難道國家懲治腐敗又出臺新招了嗎?”再一看,原來是說食物的腐敗呢。在反腐倡廉的今天,這樣的幽默廣告誰看了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3.3 關系準則(Relation maxim)
要有關聯(lián)。
例5:不“打”不相識(某打印機廣告)
“打”這個詞有“打字”的含義,而廣告本身正好是關于打印機的,又含有“打交道”的含義,廣告強調了其商品的優(yōu)良性能,值得消費者信賴,又多了一絲溫馨與詼諧,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將所銷售的商品人格化,使消費者對商品產生一種真親切感。
例6:“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保|風汽車廣告)
此廣告選用成語中的“東風”,恰與產品品牌名稱相同,借“東風”喻東風牌汽車,別具創(chuàng)新特色。
例7:Ask for more(美國摩爾香煙公司所做的廣告)
Ask for more也非常成功地使用了諧音雙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More既是副詞,意為“更多、再來一支”,同時也是More牌香煙的商標,于是,Ask for more具有了“再來一支”和“要摩爾牌香煙”的雙重意思。
例8: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譯文:和我們做買賣意味著您做了一筆好買賣。
該廣告的妙處在于很好的利用了句中deal的三種含義:“做買賣”、“一筆好買賣”和“許多”,“a good deal”,構成一個絕妙的雙關。
例9:“美的空調,全球信賴”。(美的空調)
表面上說的是“美好的(de)”的空調,全球信賴,實際上是宣傳“美的(dì)”牌空調是全球信賴的空調。它借助與品牌名稱字形相同、語音相近為條件構成雙關。廣東順德的“美的”家電多以諧音雙關宣傳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其同類廣告還有:“美的生活,美的享受”、“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這一系列諧音雙關廣告能引發(f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在無形之中也增強了該產品的美譽。
根據(jù)“關聯(lián)原則”,所說的話要有關聯(lián)。從關聯(lián)原則看,廣告主有意利用雙關的特點供給讀者兩種或更多的解釋,而后者會排除最表層、最直接的含義,領會深層的、廣告主所企望的內容。
3.4 方式準則(Manner maxim)
a)避免晦澀;
b)避免歧義;
c)簡練;
d)井井有條。(何自然,1997:45-51)
例10:“奧威手表,”一“戴”“添”驕。(奧威手表廣告)
此廣告巧妙地運用“戴”與“代”、“添”與“天”的諧音關系,造成了“一代天驕”的雙關語義,準確地表現(xiàn)了戴奧威手表能增添驕傲自豪的神氣。同時本廣告在語言設計中嚴格遵循“方式準則”中“簡練”這一準則,令讀者印象頗深。
例11:“咳”不容緩,請用桂龍。(桂龍咳喘寧藥商品廣告)
與上則廣告相同,本廣告短小精悍,借用成語 “刻不容緩”,將表達時間概念的“刻”換上表達病癥的“咳”,一字之差,將表達重點轉向生病不容拖延,讓患者認準桂龍牌止喘藥上,言辭委婉,回避人們不愿意受他人支配而購藥的逆反心態(tài),富有言猶在耳的感召力,真正起到了暗示的作用。
Grice在進行會話含義產生的分析是從合作原則入手,具體分析違反合作原則而產生會話含義的情況——說話人通過不遵循關系準則來產生會話含義;同時,不論說話人還是聽話人都知道說話人還是遵循合作原則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說話人違反準則只是一個表面現(xiàn)象,在更深的層次上,他仍然遵守了會話原則,違反原則也是遵守合作原則的一種方式,一種表現(xiàn)。而諧音雙關廣告語正是利用諧音雙關對合作原則中某些準則的遵守而對另一些準則的違背產生出新穎的廣告效果。
英國語言學家Leech在其論著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中闡述的經濟原則,其主要內涵是:當傳達的信息既短小精悍,又意義完整無損時,編碼和解碼過程將既省時又省力。當今社會,人們追求的是高效快捷。用雙關語能使廣告文稿既通俗易懂、新穎獨特,又惜墨如金,言簡意賅。
此外,廣告還有“一字千金”的特點。在廣告創(chuàng)作中有一條KISS原則,即短而美(keep it short and sweet)。這又使諧音雙關語符合Leech的經濟原則,經濟原則的主要內涵是:當傳達的信息既短小精悍,意義又完整無損時,編碼和解碼過程既省時,又省力。這也是諧音雙關語倍受廣告主青睞的另一原因。
廣告大師大衛(wèi)·奧格威曾說過:“上乘廣告的標志是,它不僅能影響群眾爭購它所宣傳的產品,而且它能使群眾和廣告界都把它作為一件可欽可佩的杰作而長記不忘”。由以上對諧音雙關廣告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諧音廣告雙關語要力求達到最佳關聯(lián)才能取得較好的語境效果。最佳關聯(lián)意味著廣告的語境效果要足以引起公眾的注意,公眾要為取得語境效果付出努力,而且付出努力后能相應地增強語境效果。在廣告界,廣告語的制作有“三言”的說法——言辭達意、言簡意賅和言不虛發(fā)。諧音廣告雙關語更是要以此為準則?!把赞o達意”即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不能文不對題;“言簡意賅”是指用詞精練簡潔,不可拖沓冗長;“言不虛發(fā)”則強調廣告雙關語要注意效果,不能說了等于白說,更不可說了還不如不說。同時,廣告主在使用諧音雙關策略時還應充分考慮大眾的認知心理,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在盡力達到雙關語清新幽默、委婉含蓄等修辭效果時,注意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最終達到勸導、刺激消費的商業(yè)目的。
[1]王佐良,丁往道.英語文體學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7.
[2]郭立萍.雙關廣告語類型探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5,(2):86.
[3]黃任.英語修辭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4]孟琳,詹晶輝.英語廣告中雙關語的運用技巧與翻譯[J].中國翻譯, 2001,(5).
[5]曹順發(fā).廣告用語的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2,(1).
[7]張巖.雙關語在廣告中的語用分析[J].山東電大學報,2006,(3).
[8]仲良,馮善萍.實用英文手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
[9]范家材.英語修辭賞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
[10]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11]唐本賽.廣告英語中合作原則的應用[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