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培玲
(大慶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1)
借鑒中醫(yī)理論預防和懲治腐敗
邢培玲
(大慶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1)
用中醫(yī)“治未病”的方法去預防腐敗現(xiàn)象;借鑒中醫(yī)“望、聞、問、切”的方法找準腐敗;利用中醫(yī)“辯證施治”的方法懲治腐敗。針對社會上的腐敗現(xiàn)象,從不同角度,不同階段上,像中醫(yī)診治疾病一樣,為反腐敗斗爭開出的一劑“良方”、“良藥”,清除和根治腐敗這一社會“病痛”。
借鑒;中醫(yī)理論;預防懲治腐敗
中醫(yī)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醫(yī)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越貢獻。筆者認為,反腐敗斗爭也應借鑒中醫(yī)的理論,用中醫(yī)防病治病的方法預防和懲治腐敗。
注重預防,是目前國際上應對腐敗的普遍做法。2007年9月,國家預防腐敗局揭牌成立,這是中國在反腐敗工作上的制度創(chuàng)新,是中國反腐敗格局的一次大調整。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反腐倡廉建設不斷深化,經歷了由治標到治本、側重遏制到標本兼治的重大轉變。以黨的十七大為標志,特別是中共中央頒布并實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guī)劃》,反映了我們黨對反腐倡廉規(guī)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標志著中國的反腐敗斗爭進入了“重在建設”,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體系反腐的新的發(fā)展階段。省紀委提出實施“八大工程”,運用系統(tǒng)論的理論,采取工程式的方法,整體推進抓好反腐倡廉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進一步增強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實效性。
中國古代的醫(yī)學先哲們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論?!傲坚t(y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圣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未病,顧名思義就是未發(fā)之病。治未病就是治未發(fā)之病。從醫(yī)學上講,任何病都有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都要以不同的形式顯現(xiàn)出一定的病癥。良醫(yī)總是在“未病”時或者病初起時,及時察覺,及早診治,“補牢”于“亡羊”之前。黃帝內經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預防和懲治腐敗,也應像中醫(yī)防病治病一樣,從“治未病”入手,實行“三級預防”:一級預防為腐敗病因的預防,其對象是健康人群,尤其是針對腐敗問題易發(fā)、多發(fā)的實權部門、重點人物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二級預防為臨床前預防,針對有腐敗病因前兆的人群,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打預防針;三級預防為臨床期預防,針對患腐敗病人群,對癥下藥,及時治療,防止病情惡化致殘。做到要在“未病”之前,早“號脈”,早“診斷”,定期“體檢”。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傳、病盛防危、新愈防復?!爸尾 庇凇拔床 敝啊?/p>
腐敗沒有國界,是全球的公害。聯(lián)合國于2003年決定將每年12月9日確立為國際反腐敗日,以喚起國際社會對腐敗問題的重視與關注。對于腐敗的危害,我們黨的歷代領導集體都有清醒的認識。毛澤東的“進京趕考”、“決不當李自成”的論斷盡人皆知。鄧小平說:“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高層的腐敗現(xiàn)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苯瓭擅裢菊f:“腐敗會葬送我們的黨,我們的政權,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大業(yè)”。胡錦濤總書記說:“堅決懲治腐敗是我們黨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有效預防腐敗更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標志”等。就連當年的蔣介石對腐敗問題也有切膚之痛,他曾在敗逃臺灣前一年的演講中怒斥國民黨內的腐敗現(xiàn)象:“古今中外任何革命黨都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腐??;也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的沒有精神,沒有紀律,更沒有是非標準。這樣的黨早就應該被消滅被淘汰了?!倍砹_斯總理普京說:“腐敗是蘇聯(lián)亡黨亡國的重要原因。搞垮蘇共的主要力量不是黨內的反對派,而是黨內的腐敗分子?!?/p>
遏制和懲治腐敗應借鑒中醫(yī)“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診病方法。“望、聞、問、切”是中醫(yī)治病過程中搜集臨床資料、以確定診療方案的主要方法?!峨y經》將“四診”概括為:“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中醫(yī)講人體是有機的整體,局部病變可以影響全身,全身的病變也可以反映在局部。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診察疾病反映在人體各方面的客觀癥狀、體征,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做出正確判斷,找準疾病癥候,為辨證論治提供依據(jù),是中醫(yī)防病治病的特點、特長和特色。把此方法引用到防治腐敗上,就是要經常的通過對腐敗現(xiàn)象的產生、存在,表現(xiàn)的形式、領域,腐敗的程度、原因等,進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望”其行、“聞”其聲、“問”其言、“切”其實,綜合分析、科學診斷,找準癥候,進而確定診療方案,對癥下藥。
望——就是看,深入到社會、到基層、到群眾中去,看真實情況,看當?shù)氐慕洕鐣l(fā)展,看群眾是否安居樂業(yè),看黨風、政風、行風是否清正;
聞——即是聽,耐心傾聽社會各界的意見,傾聽廣大群眾的反映,“牢騷話中有實情”;
問——則是詢問了解,召開不同類型的座談會,讓大家開誠布公的講,隨機走訪、個別談話讓群眾暢所欲言的說;
切——切在醫(yī)學上是切脈、切肌膚、切相關局部之意。這里切的含義是要切合實際,對望、聞、問過程中所看到、聽到、問到的情況做進一步的詳實調查,搞清搞準搞實,為“四診合參”、對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一名干部的廉潔從政情況做出正確評價提供準確無誤的依據(jù)。
在反腐敗斗爭中,我們黨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成立巡視組,加強黨內監(jiān)督和對腐敗監(jiān)控,就是成功的創(chuàng)舉。巡視組采取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中醫(yī)“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診治疾病的方法。各級巡視組通過看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查閱會議記錄和有關材料;列席黨委(黨組)的會議及其他有關會議;直接找領導班子成員談話;深入基層、群眾,召開有關人員參加的座談會或找有關人員談話等方式方法;了解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執(zhí)行政治紀律的情況;廉政的情況;并將巡視中所了解掌握的第一手材料進行由表及里、去偽存真的綜合分析,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及原因,依據(jù)事實做出正確的評價。原汁原味的將巡視情況向上級紀委、黨委進行報告。實踐證明,巡視組運用“望、聞、問、切”等巡視工作方法,較好的了解和掌握了被巡視單位、部門以及黨員干部的真實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和病癥找的比較準。近年來,依據(jù)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供的線索,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有力地震懾了腐敗分子。巡視工作在黨風廉政建設和預防和懲治腐敗上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辨癥施治是中醫(y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yī)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也是中醫(yī)的基本特點之一。癥,是機體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關系,反映出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辨癥,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體征,通過分析、綜合,判斷為某種癥。施治,就是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中醫(yī)治病首先著眼于癥,而不是病的異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癥候,治療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癥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療,這就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這種針對疾病發(fā)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的法則,就是辨癥施治的精神實質。預防和懲治腐敗也要辨癥施治,對癥下藥,標本兼治。
要辨癥。從宏觀上,要清醒的認識當前我國反腐敗斗爭的形勢。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始終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但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形勢發(fā)生了新的深刻變化,我國改革發(fā)展處在關鍵時期,黨所處的執(zhí)政環(huán)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反腐敗工作體制、機制和工作方式還存在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問題。腐敗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依然存在,腐敗現(xiàn)象在一些領域易發(fā)多發(fā)。我們既要認識到反腐敗斗爭的形勢還比較嚴峻,增強緊迫感,又要充分認識其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樹立長期作戰(zhàn)思想,并堅信我們黨一定能戰(zhàn)勝腐敗。從微觀上,具體到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乃至一個案件、一個人,要區(qū)分不同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準腐敗問題的癥候。
要對癥。治病只有對癥了并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防治腐敗也需要對癥。近年來,紀檢部門開展的“三必談”(干部任職上任前的廉政談話,群眾對干部有反映時的警示談話,干部有不廉潔行為時的誡勉談話),就是對癥,針對性很強。從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實踐看,教育不扎實,制度不健全,監(jiān)督不得力,仍然是腐敗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針對此,《實施綱要》提出要堅持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和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教育要取得經常性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還要制度監(jiān)督作保障;制度的實施,不僅需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科學性,還需要經常性的監(jiān)督檢查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來推動;監(jiān)督工作要取得實效,不僅取決于監(jiān)督的權威性,還需要加強教育,提高黨員干部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教育、制度、監(jiān)督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只有三者有機統(tǒng)一,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才能形成,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才能有新的提高,腐敗現(xiàn)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要敢于下藥。就是要用鐵的手腕對腐敗問題、腐敗分子嚴查嚴處,決不姑息遷就。懲治和預防是反對和防止腐敗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徑。只有懲處有力,才能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監(jiān)督的震懾力;只有預防有效,才能鞏固治標的成果,逐步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我們怎樣去教育,制定的制度措施如何嚴密,總是有人鋌而走險和以身試法,對這類不聽邪的“癌癥重病號”,必須要發(fā)現(xiàn)一個就“重治”一個,絕不輕易放過;要像扁鵲那樣,動手術,下猛藥,嚴肅查處。不僅使本人飽嘗“病痛”之苦:政治上罷官撤職;經濟上傾家蕩產,人格上名譽掃地;也讓聞者聽之心悸,見者望而卻步,不敢步其后塵。真正發(fā)揮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形成不敢為的廉潔環(huán)境氛圍。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三為一體”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是黨中央在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判斷形勢基礎上,為反腐敗斗爭開出的一劑“良方、良藥”,只要認真貫徹中央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堅持“未病先防、四診合參、辨癥施治”,我們的黨就一定能清除和根治腐敗,保障黨的肌體健康,始終充滿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始終富有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帶領中國實現(xiàn)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王樂群〕
D261.1
A
1002-2341(2011)05-0042-03
2011-07-04
邢培玲(1961-),女,哈爾濱人,科教科科長,高級經濟師,從事黨建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