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晶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401331)
跨文化交際在職業(y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培養(yǎng)策略
陳 晶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401331)
跨文化交際是基于語言和文化背景差異上的交際,在職業(y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英語教育者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扎根于教材,并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及課外活動中,強化其閱讀能力及交際能力,進而使其拓寬文化視野,建構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能力。
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策略;英語學習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雙方之間具有極大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差異,這樣的場合下雙方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如何得體地去交流。當今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趨于全球化,國家與國家之間在經(jīng)濟貿(mào)易方面的合作更緊密,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對外交流的日漸深入和擴展,人們已經(jīng)深切地感受到在與不同文化群體的人進行接觸和交往過程中正確采用跨文化交際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的人們?nèi)绾伟l(fā)揮跨文化交際策略是當下急需研究的問題。當來自不同文化體系的人們產(chǎn)生交集,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交流障礙,及時有效地克服這些交際障礙是跨文化交際成功進行的關鍵,這對促進國際間的經(jīng)濟、文化、政治交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世界上任何一個種族、民族,無論是來自于發(fā)達地區(qū)還是落后區(qū)域,不管該種族自身的文明進程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他們都擁有自身根深蒂固的文化判定標準,傾向于以本群族的標準去判斷來自其他文化群的人們。因為本族文化使他們形成了對這個世界的善惡標準的基本認知,習慣于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去評判對方。而由于與之相異的人群具有與他們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交際方式,常常會引起互相不理解。同一種行為規(guī)范在不同的文化范圍中會引起截然不同的看法,因此,人們往往認為只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和交際模式才是最好、最優(yōu)化的。這種單方面的對自身文化的優(yōu)先認同及習慣性對其他文化群體的模式化判定,必然會導致與其他文化群人們的交際失敗,所以,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相當必要和重要的。隨著當代新興科學技術,尤其是通訊網(wǎng)絡的大規(guī)模興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傾向于全球性。人們漸漸意識到,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交流方式正改變著大家的生活,這是一種由各種文化相互交融之后的新生活。但是文化上的差異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常常出現(xiàn)交流障礙。比如,一位來自美國的教師到中國學生家里去做客。學生的母親燉好了鮮濃的雞湯招待外賓。飯桌上,學生的母親把雞湯,雞爪盛給美國老師吃。這時,這位美國老師面露難色,面對一碗香噴噴的雞湯和燉得鮮嫩的雞爪無法下口。而學生的媽媽并不知道美國人大都不吃雞爪,一是因為覺得不衛(wèi)生,二是因為他們認為啃雞爪又要將骨頭吐出來,動作非常不雅。這時學生媽媽卻認為自己做的飯菜不合外教胃口,也覺得很難為情。再如,在英語國家的社會交往中,人們打電話形成了一套習慣。當電話響起人們接聽,他們會首先告知對方自己的信息, 如:Hello,2398721,the Holiday Inn等,這時打電話的一方能立刻確認自己是否撥對電話。而中國人打電話時通常先詢問對方是哪里,對方是誰,等等。當電話結(jié)束時,中國人習慣于說:“就這樣吧!”而英美國家人們打電話都是以Good bye,Good night等來結(jié)尾。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強跨文化交際能力非常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在課堂中學生學習的教材內(nèi)容是很多專家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精心挑選出來的。課文的內(nèi)容不僅涉及社會、文化、生活的各方面,而且基本都體現(xiàn)了英語國家的民族文化特點,真真切切反映了其社會現(xiàn)實,并且現(xiàn)在教材也越來越注重所選內(nèi)容的趣味性。這些教材的語言難度一般都是結(jié)合學生的自身特點為其量身打造的,適合學生的水平,即使有一些超綱的詞匯,只要教材本身內(nèi)容具有吸引力、創(chuàng)新性,就能使學習者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F(xiàn)代的高職英語教材中,很多課文都采用了涉及英語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的材料,這不僅讓學生能學習到語言知識,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社會的背景知識。正是因為有了教材,加上老師在課堂上有目的地補充相關背景文化知識,學生才能夠真正學好英語,學會使用英語,了解西方文化社會。
課堂教學是否成功是學生能否學好英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合理與否是其教學成功的保障。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在課程中設置 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role discussion、story telling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鼓勵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英語對話或?qū)W習。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圖片、幻燈、電影、電視等現(xiàn)代先進的教學方法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特色,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了解西方的文化。學生還可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如專題學術報告、演講、辯論賽、廣播、錄像、報刊、文學作品等各類方式獲取廣泛的文化信息,如觀看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視頻American Album(走遍美國),走進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直接了解一部分美國文化,而不至于只是抽象地理解文化。
適當?shù)恼n外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不僅是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也是幫助學生發(fā)展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交際能力主要是通過實踐來獲得的,而不是語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簡單相加。老師在課堂上即使把社會文化知識講解得非常詳盡,學生如果不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機會練習所學知識,那么交際能力和運用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紙上談兵。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以向?qū)矸?,在課外時間中盡可能多地組織一些實踐活動,比如說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的英語角,邀請外教到班級中來,讓學生有機會和他們交流;開展英語辯論比賽,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交際水平,更能大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還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經(jīng)典的外語歌曲及電影讓他們收聽和觀看,例如,在圣誕節(jié)期間,可以教學生一些關于圣誕的歌曲,讓他們觀看一些圣誕節(jié)題材的電影。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永遠是學好語言、打好語言基礎、強化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如通過閱讀國外的文學作品、報刊雜志等。閱讀其他國家的傳統(tǒng)文學作品是了解那個民族歷史、風俗習慣、文化特點、社會關系等方面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因為這些文學作品即是那個民族最生動最豐富的歷史記載。閱讀報刊雜志和有關文章,也是了解當前社會各階層的動態(tài)、各種社會問題、社會關系的最直接的途徑。通過這些途徑獲得的信息一般都是最新的,也是學生在學習課本時學不到的。通過這些課外閱讀,學生的社會文化知識會迅速增長,并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與時俱進。
總之,在英語學習中,除了教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及培訓口語的教學任務之外,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學生跨文化意識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即通過有效、合理的方式方法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興趣及長久的學習欲望及自學能力。
[1]束定芳,莊智像.1998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3]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美)斯科?。⊿collon,R.),等.導讀·跨文化交際:語篇分析法[M].賈玉新,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The Importance and Discipline Strateg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HEN Jing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the inter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diversities of languag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It is necessary for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ors to teach the students with the text book as well as stimulating them to actively take part in activities both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Its aim is to enforce the reading ability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n widen the cultural vision of them.This can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cap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ep by step.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trategy;English learning
G621
A
1674-5787(2011)02-0150-02
2011-02-19
陳晶,女,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人文素質(zhì)部外語教研室英語教師。
責任編輯 閆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