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毅
(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湖南長沙,410014)
從英漢語言對比探討英語長句翻譯
邵毅
(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湖南長沙,410014)
英語長句的翻譯是翻譯中的難點之一。在此從形合和意合、漢英語序上的差異和漢英表達方法差異三個方面探討了英語長句的翻譯,以期能為英語長句翻譯提供一定借鑒。
長句翻譯;英漢語言;對比
漢語和英語是世界上兩大語言,代表了中西兩種文化。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誕生了迥異的語言,使得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遭遇了種種障礙。就翻譯實踐而言,其中英語長句的翻譯又尤為困難。要消除這些障礙,就必須從語言本身出發(fā),通過兩種語言的對比,找出其差異所在,然后通過分析差異點,理清兩種語言各自的特征,從而找到英語長句翻譯的方法。
英語是重形合的語言,“造句注重形式接應(yīng),要求結(jié)構(gòu)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攝神,因而嚴密規(guī)范,采用的是焦點句法”。英語句子常用各種形式手段連接詞、語、分句或從句,注重顯性接應(yīng)(overt 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結(jié)構(gòu)完整,注重以形顯義。英語句中的連接手段和形式(cohesive ties)不僅數(shù)量大,種類多,而且用得十分頻繁。與此相對的,漢語是重意合的語言,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covert coherence),注重邏輯事理順序,注重功能、意義,注重以神統(tǒng)形。句子各成分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靠上下文和事理順序來間接顯示。在翻譯英語長句時,必須先分析句子大概有幾種意思,中間包含著怎樣的關(guān)系,把每層意思按照意群分離出來,再按照中文的敘事邏輯,遵循中文的表達習(xí)慣進行翻譯。例如:
例1:Accomplishment is often deceptive because we don’t see the pain and perseverance that produced it.So we may credit the achiever with brains,brawn or lucky break and let ourselves off the hook because we fall short in all three.
譯文:成就常常使人產(chǎn)生錯覺,使人看不到成就的來之不易,和為之所付出的艱辛困苦,總以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人家身體棒、腦子靈、運氣好,從而為自己找借口開脫,說自己沒有獲得成功是因為自己不具備上述這三條。
例2:When Chou En-lai’s door opened,they saw a slender man of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 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 bordered on the beautiful.
譯文:周恩來的房門打開了,他們看到一個身材修長的人,比普通人略高,目光炯炯,面貌引人注目,稱得上清秀。
這兩句譯文將原文中的when,and,because等連詞化于無形,使得譯文連貫流暢,非常地道。
“漢英五種基本句型(SV/SVO/SVOO/SVOC/SVP)的主干成分語序是一致的,但是就語序而言,還是有許多不一致的地方”。(劉宓慶,1986,159)漢語句子的語序一般以思維程序展開,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多是先考慮事物的環(huán)境和外圍因素,再考慮具體事物和中心事件。反映到句式上,就是狀語總放在謂語或句子主體的前邊,定語無論長短,都要置于中心詞之前。這樣就使得單句的狀語部分長,主謂部分短;主語部分長,謂語部分短;修飾成分長,中心詞短。英語句式則相反。英語的定語成分除單詞外,多數(shù)都要置于中心詞之后。英語重視末端重量,凡較長的詞語及累贅的成分均須后移至句末。有時必須使用形式主語來避免句子的頭重腳輕。就英語長句翻譯所涉及的問題而言,主要差異表現(xiàn)為定語修飾語或狀語修飾語在語言轉(zhuǎn)換中究竟放在什么位置。
在翻譯方法上,我們可以先緊縮主干,然后區(qū)分主從句,再縷清層次,最后進行調(diào)整組合,最終按照包孕(將英語后置修飾語放在中心詞之前)、切斷(將原句化整為零,按意群切斷譯成漢語分句)、倒置(為符合漢語敘事方式而將原句意思倒著說)、拆離(將長句中某些成分拆開另行處理)、插入(用破折號、括號等將句中難以處理的部分插入譯句中)、重組(根據(jù)原意按漢語敘事方式重新組合句子)等方法進行翻譯。以下僅舉幾例說明。
例3:Cable television which in many countries now gives a choice of dozens of channels will soon be used to protect our homes by operation burglar and fire alarms linked to police and fire stations.
譯文:在許多國家,有線電視可以提供幾十個頻道的節(jié)目,不久,人們還可以通過它將盜警與火警報警器分別與警察局和消防站相聯(lián),以此看家護院。
這句譯文將which引導(dǎo)的從句和linked后置定語部分拆離開來,譯成另外的分句,使句子更加符合中文表達習(xí)慣。
例4:Such is human nature in the Westthat a greatmany people are often willing to sacrifice higher pay for the privilege of becoming white collar workers.
譯文:許多人常常寧愿犧牲比較高的工資以換取成為白領(lǐng)工人的社會地位,這在西方倒是人之常情。
這句譯文將原句句首部分倒置,先譯前面的事實,最后總結(jié),表達就比句首用冒號引出事實要自然得多了。
例5:Strolling unescorted atmiddaypasta major concentrationofthe hutsjusta block fromthe city’s Central Avenue Inone the less saw many signs of occupation.
譯文:中午,我在沒有導(dǎo)游陪伴的時候獨自漫步街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大的棚戶區(qū),很多茅棚里還住了人。這個棚戶區(qū)離中央大道很近。
“表達上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為論理邏輯和敘述邏輯的習(xí)慣性和傾向性”。(劉宓慶,1986,159)所謂論理邏輯和敘述邏輯,主要指的是:行文層次及主次(包括句子重心,先說原因還是結(jié)果,先說條件或前提還是先說結(jié)論等)。我們一般認為,由于漢語的語序相對比較固定,因而漢語的論理邏輯和敘述邏輯也是有其固定的方式的,比如按照時間從先到后的順序講述事件經(jīng)過,按照空間從大到小的順序描述景物,按照先講原因、條件或目的再講結(jié)果的邏輯順序闡述問題等。而英語的語序相對靈活,因此狀語(包括原因狀語、條件狀語、目的狀語、讓步狀語等)的位置可前可后。在翻譯方法上,我們可以將長句拆開成意群,按照中文的敘事和論理邏輯來組織表述。例如:
例6:Mr.Bennet was among the earliest of those who waited on Mr.Bingley.He had always intended to visit him,though to the last always assuring his wife that he should not go;and till the evening after the visit was paid,she had no knowledge of it.
譯文:班納特先生盡管在太太面前始終都說不想去拜訪彬格萊先生,實際上他一直都打算去,而且還是最先去拜訪的人之一。直到他去拜訪后的那天晚上,他太太才知道實情。
譯文根據(jù)中文的表達習(xí)慣,先說班納特先生怎么想的,然后怎么做的,然后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結(jié)果,表達自然流暢,沒有翻譯的痕跡。
例7:With a view to successfully maintaining a balanced system implemented by a basically even distribution of Federal resources,F(xiàn)ederal financial aid is given only if a state has acceptable standards of administration.
譯文:各州先要制定符合規(guī)章的管理標(biāo)準(zhǔn),聯(lián)邦政府才會撥給財政援助,這是為了使聯(lián)邦政府的財政基本上得到平均的分配,確保實施一種平衡的財政制度(先說條件,再說結(jié)論)。
語言是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的,語言轉(zhuǎn)換手段也是變化不斷的,這就要求我們的翻譯工作者不斷地學(xué)習(xí)不同語言的差異之處,找到它們各自的特點,并且能夠針對其特點進行表達,則翻譯的難題可解。英語長句的翻譯是高級階段翻譯中極為重要的課題,更需要我們潛心學(xué)習(xí),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從而得到最理想的譯文。
[1] 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5.
[2] 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6.
[3] 蔣堅松.英漢對比和漢譯英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 王治奎.大學(xué)英漢翻譯教程[M].濟南:山東大學(xué)出版社,1999.
H315.9
A
邵毅(1977-),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翻譯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