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錦
(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廊在園林布景中的功能和作用
傅錦
(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文章通過收集整理園林建筑中有關廊的園林布景方面的資料,初步探討了廊在外部空間處理、內部空間處理、出入口空間處理方面的問題,歸納了廊的空間處理手法,并著重對廊在園林布景中的功能和作用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廊;園林布景;功能;作用
園林建筑的空間處理在園林學術研究中是一個永恒的課題。而廊由于它的連續(xù)性、通透性以及基址的隨宜性等特點,在園林布景上極富變化,具有其他建筑所無法取代的功能。廊本是使用我國木結構建筑需要,附屬于建筑周圍,作為防雨的室內外過度空間,以及作為聯系建筑群之間的連接體。而在園林中的廊,其功能及運用范圍則更為豐富多彩、變幻無窮,但無論如何變換處理,其在廊的園林布景上力求曲折變化、參次錯落,追求空間流動、虛實穿插、互相滲透;在設計中滿足各類游人需要,舒適游客的目的是一致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廊的空間風格須與園林風格相和諧。因此,我們須十分重視研究廊在園林布景中的功能和作用。
廊在外部空間處理上發(fā)揮的功能靈活多變,虛實穿插,互相滲透。通過對園林空間的劃分,運用空間的“圍”與“透”、“隔”與“聯”,從而達到增加空間層次、擴大空間的目的。同時,廊在避免軸線對稱、組織空間序列上具有其他園林建筑不可替代的功能。
1.橫向的分隔與透視功能
從橫向看,廊在空間分隔及透視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北京頤和園273間、728米的長廊將萬壽山與昆明湖分隔開來,并互相透視,使山水互相滲透、隔而不斷、層次豐富。園林廊子,由柱子或大門洞、漏窗等組成,體態(tài)開敞、明朗、通透,這一特點使廊在園林空間布景中起著重要作用。
采用曲折迂回的手法,實現空間的最大化分隔。在園林設計中常運用廊來分割空間,在平面形式上,可采用曲折迂回的辦法(即曲廊的形式)來劃分大小空間,增加平面空間層次,改變廊單調的感覺,從而變換角度。這其中兩面柱廊可更好地發(fā)揮障景及漏景的作用。再者,可利用圍墻與之相連接,使游人不會有園外的感覺。且要曲之有理,曲而有度,不能為曲折而曲折,讓人走冤枉路。
跨越水面的典型透視法。廊還可跨越水面以達到分隔空間的作用。較典型的有蘇州拙政園“小飛虹”橋廊,它也是水上建廊的一種特例?!靶★w虹”橋廊通過將兩岸的巧妙聯系,不僅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還增加了水面景色層次,聯系兩岸美景。它本身也與周圍景色相協(xié)調,起到點景作用。
2.縱向的延伸與聯系功能
從縱向看,廊具有延伸與聯系空間的功能。廊將園林中各景區(qū)、景點聯成有序的整體,雖散置但不零亂。廊在平面形式上將諸多單體建筑聯成有機的群體,如廊與亭、榭、舫、橋等連接,使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從而改變單調的感覺。廊可起到聯系空間的作用,還可擴大造型,改變立面效果。廊還可配合園路,構成全園交通、游覽及各種活動的通道網絡,以廊聯系全園。
游人在漫步游覽過程中,可根據廊所導游的路線進行游覽,在游覽途中可將園內景區(qū)空間組織、聯系在連續(xù)的時間順序中,起到延伸作用,使景色富于變化,每走一步都會看到不同的景色,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循廊而望,盡賞全園景色。太原市迎澤公園近200米的廊,將藏經閣與七孔橋等單體建筑聯系起來,時曲時折,起到組織空間、引導游覽路線的作用。
3.縱橫聯絡與圍合的功能
廊在空間處理上,不僅具有橫向的分隔與透視功能和縱向的延伸與聯系功能,從立體縱橫交錯的宏觀上看,廊又可將空曠開敞的空間圍成封閉的空間,在開朗中有封閉,在熱鬧中有靜謐,使空間變換得情趣倍增。游廊可把單一的庭院劃分成兩個或多個小空間,常見在花墻的轉角、盡端劃分出小天井,以種植竹石、花草,構成小景,可使空間相互滲透,隔而不斷,層次豐富。
再次,抗辯權行使方式的限制。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行使抗辯權的時候,盡量的規(guī)范化。一方當事人在行使抗辯權之前應當事前通知另一方,將行使抗辯的行使理由、行使方式和行使時間提前書面通知,以避免給對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10]119。
在這里,通常采用回廊的形式,布置在建筑周圍、大樹周圍或小池周圍,將一些散置小景聯絡、圍合于同一空間內,以達到多樣統(tǒng)一的空間效果。太原市動物園中的廊,以通透的回廊圍合形成封閉的景色,使廊內空間與廊外空間合成一體,廊、園空間充分交融。
廊在外部空間處理上的功能無外乎隔與透、聯與斷、分隔與圍合,但由于歷史文化的不一、地形材料的不同、設計者個人風格的多樣,其空間功能及運用范圍則是豐富多彩、變換無窮的。
廊的平面可自由組合,廊的體態(tài)又通透開暢,尤其善于與地形結合。爬山廊、水廊、長廊、跌落廊、橋廊、平地廊、直廊、曲廊、回廊……多姿多彩。誠如《園冶》所言:“或盤山腰,或窮水際,或通花度壑,蜿蜒無盡”,與自然融成一體,在園林景色中體現出自然與人工結合之美。
廊的內部空間是廊在造型及景致處理上的主要內容。因此,廊的內部空間處理是否得當尤為重要。由于廊是狹長建筑,所以在廊的內部空間處理手法上,主要應注意設計時不能給游人帶來空間上的狹小感覺,而應盡量在手法上擴大空間,使游人在游廊時不會感到單調無趣。
1.設為多折曲廊
廊是一種長形的觀景建筑物,一般為狹長空間,尤其是直廊,其空間顯得單調,所以常將廊設為多折曲廊,可使其內部空間產生多層次的變化。
太原市迎澤公園廊,西接七孔橋,東連藏經閣,又以曲廊形式將少年科技館、小賣部等設施聯系起來,并且在周圍綠地置景,使廊曲而有度,走在廊內又有步移景異之效,減少游廊的單調感,為游廊增加趣味性。
2.在廊內作橫向隔斷,并在隔斷處設景
3.在廊的拐角或墻面置景
在廊的內部空間處理上,這是最常見、最多用的一種手法。
首先,可在廊內拐角處布置盆樹、盆花,不僅豐富了廊內空間變化,還增加了游覽興趣。在現代園林中這種手法也被廣泛應用。
其次,可在廊內的一面墻上懸掛書法字畫,形成空間的延伸與穿插、動與靜的對比。太原市傅山碑林公園中的廊,在沿墻一面懸掛了傅山先生的書法字畫,既增加游覽興趣,又在空間上起到延伸作用。
最后,在廊內墻面安裝鏡子。可以豐富游覽內容,還能擴大空間,并將對面景物反射于鏡面,增加游覽趣味。
4.將廊內地面抬高
可設置臺階將廊內地面適當抬高,從而豐富廊內的空間變化。爬山廊更是使廊步步升高,順山地拾級而上,提供了一個在不同高度觀看園景的所在。
出入口是人流集散的主要場所,因此,在設計時應將出入口平面及空間適當擴大,以起到盡快疏散人流、方便游人活動的功效。要在其立面及空間處理上作重點裝飾,強調虛實對比,以突出出入口的景觀效果,同時給游人提供寬敞、舒適的游覽環(huán)境。廊的出入口一般布置在廊的兩端或中部適當位置。
1.設置于廊的兩端
出入口可設于廊的開頭、結尾處,并可與亭、廳、舫等建筑結合設置。這樣不僅達到擴大空間、疏散人流的作用,又獨立成景,增加了游覽空間。太原市迎澤公園廊就是以亭廊結合設置出入口,其造型美觀,擴大了出入口空間,增加空間層次感。
2.設置于廊的中部
廊的出入口也可設在廊的中部。將廊內坐凳去掉,并設置臺階即可,還可與亭結合設置。廊是狹長建筑,故為避免游廊的枯燥,或在廊較長時,多于廊的中部選擇適當處設置出入口,出入口附近常設有一片空曠,以達到擴大空間的目的。北京頤和園長廊將“留佳”亭、“寄瀾”亭、“秋水”亭、“清遙”亭串連起來作為出入口,這四亭分別象征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僅豐富了廊的立面造型,使其景觀更加壯麗,還擴大了空間,增添游覽過程中的情趣。
事實上,廊的出入口空間處理的功能主要在于擴大空間,在此基礎上又可豐富空間內容,增加游覽興致,很好地疏散人群,方便游人。
廊實際是一條帶屋頂的路。但是廊決不是只為了解決通道而設,它是為了觀景,而且它自身也是景。這正恰恰說明了廊在園林布景中的功能與作用。它不僅在外部的空間處理上須起到分隔與聯絡、圍合與劃分空間的功能,也須在內部的空間處理上起到擴大、豐富空間的功能。這些空間處理的功能使廊成為一種既可觀景又可成景,還是分隔、聯系、圍合景觀的特殊的園林建筑。
廊這種建筑形式經過歷代園林藝術家的加工創(chuàng)造,已不再只是“廡出一步”在人屋檐下了。經千變萬化,廊早已從主體建筑的附屬地位一躍成為聲名赫然的主景,有的更聞名遐邇。
廊把人為的風景與自然環(huán)境相配合,將地形、建筑、植物、繪畫、文學、書法等融于一體,在園林建筑史上散發(fā)著獨特的光彩。但廊在園林布景中的功能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它同構成園林的其他要素,如亭、臺、樓、閣、山、水、植物等是協(xié)調統(tǒng)一的。
[1]盧仁.園林建筑[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
[2]梁美勤.園林建筑[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3.
[3]耿劉同.中國古代園林[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4]陳從周.說園[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
TU-8
A
1673-0046(2011)10-0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