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杰
(河南化工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2)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張明杰
(河南化工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2)
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影響著英語教學目的的實現。課前精心設計教學,才能心中有數,才能把握英語學科教學的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活動;設計;實施;英語教學
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影響著英語教學目的的實現。課前精心設計教學,才能心中有數,才能把握英語學科教學的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依據大綱、依據教材內容、依據學生。英語教學大綱是英語教學和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它提出了英語教學的目的、任務、范圍、體系、教學進度和對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根本依據;教材內容就是教學內容,教師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直接的和主要的依據是教材內容,教學設計過程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熟悉、理解的過程,是對教學目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分析和理解的過程。教材內容在某種意義上說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目的,影響著課堂結構。因此,只有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內在聯系,才能熟練地駕馭教材、駕馭課堂、駕馭學生。設計教學內容要做到:1.通覽全課內容,理解和掌握全課內容;2.組織好教材,安排好課時,考慮整體教學,分配好各個課時內容;3.抓住教材關鍵點,突出重點,分散難點;4.教學時盡可能用英語教學而少說母語,并用教過的詞釋義單詞等;依據學生,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方法、選擇內容,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了解學生的一般特點、每個學生的具體心理特點,重視信息反饋,使教師的主觀愿望與學生的客觀要求相適應。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是遵循目的性原則。英語課堂教學和其他學科活動一樣,必須有目的、有計劃,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達到交際運用的目的。二要遵循量力性原則,即學生的可接受性原則。應全面研究學生,承認學生差異,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教學設計應有一定難度,必須使學生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從而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三要有系統(tǒng)性。教學活動的設計是把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綜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統(tǒng)一體。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使語言、詞匯和語法、聽說讀寫成為一體,只有學和用等方面都能取得整體效應,才能使各種語言知識和教學方法聯系起來。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的任務在于把英語教學中的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建立起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整體。四是鞏固性原則。學生學習英語主要在課堂上,平時沒有更多的聽說機會,遺忘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英語學習中不斷鞏固加深記憶,不斷與遺忘作斗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用多種形式鞏固操練,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積極參加語言實踐,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五要有創(chuàng)造性。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不是對現有知識的系統(tǒng)重復,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勞動,要設計出自己的教學風格、自己的教學特色。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全班教學、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三種形式相結合。個別活動是一種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通過個別學生的活動達到某種教學目的。如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獲得信息;引入新課,使學生自然接受新知識;老師引導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在和諧氣氛中進行語言交際,集思廣益,開闊思路,使每個學生都有個別練習的機會;教師還要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全班性教學活動。究竟選用哪種活動方式,直觀教學還是抽象教學,要根據教材內容、目的、要求和學生的不同程度及教學條件,從實際出發(fā),根據不同情況選用相應方式,以使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若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那么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則是藝術性的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教師對課堂設計往往有主觀因素,是否能實施并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實施過程中的靈活運用和調整,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原則、情感因素等諸多因素的綜合運用與理解。為了保證課堂設計的順利實施,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自始至終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始終是教學活動的領導者,由教師啟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不是放縱盲目的學習活動。教學不僅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充分體現在學生是否以主動、熱情飽滿的精力參與各項教學活動。2.面向全體、兼顧兩頭。課堂上教師要顧及全體學生,開展活動要廣泛,盡量照顧每個同學的情緒,讓每個學生都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既要培養(yǎng)鍛煉尖子生歸納綜合語言的表達能力,也要為差生提供成功的條件和機會。3.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長時間
采用一種教學形式會使學生造成生理上的疲勞和心理上的抑制,故課堂教學要有高潮、有低潮,廣度、密度、深度要適度,動靜搭配、勞逸結合,使學生心理感受有張有馳。4.要加強課堂組織和課堂管理。教師不僅要具有駕馭教材的能力,還要有控制課堂的能力,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要做到放得開、收得攏,既熱烈活躍,又井然有序,課堂上教師要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5.氣氛和諧情、緒飽滿,師生關系協調,配合默契。6.把握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隨機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課堂,還要善于利用反饋信息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
G642
A
1673-0046(2011)01-0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