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平輿縣東和店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wù)中心,河南 平輿 463400)
在華北及西北地區(qū),既可在4~5月進行地膜覆蓋播種栽培,也可秋季直播。如果選擇秋播,必須保證幼苗出土后有兩個月的生長期,以保障幼苗安全越冬。為減輕雜草危害,大田直播栽培宜在10~11月進行。
在定植溝上劃出3~4cm的播種溝,溝要成直線且深淺一致,然后在溝內(nèi)澆足底水。按株距點播催芽后的種子。播后先撒施藥土,再覆蓋細土。覆蓋厚度以3~4cm為宜,以砂質(zhì)細土覆蓋為好。
防除雜草是蘆筍直播栽培的重要一環(huán)。由于播種后要經(jīng)過10~20d才能齊苗,幼苗出土后生長緩慢,容易引起草荒苗的現(xiàn)象。解決措施:一是播種后地面噴灑除草劑。目前適用于蘆筍播后苗前的除草劑有敵草隆、利谷隆、苯胺靈等,除草劑作播后地面噴灑處理,要求藥劑要噴灑均勻,在地面形成一層藥膜。每公頃用藥量為900~1 050g(有效成分),水600~750kg。二是采用黑色地膜全面覆膜或行間覆蓋。采用全面覆膜應(yīng)在播后10d左右揭開播種溝上的黑膜,若蘆筍幼苗開始出土,應(yīng)將播種溝上方的黑膜打開,讓蘆筍幼苗自由向上生長。若采用行間覆膜,播種溝上面要留出10~15cm寬的間隙,讓蘆筍種子出苗后不受阻礙。三是人工全面多次拔除雜草。
蘆筍出苗后,為保證直播大田蘆筍幼苗健壯生長,一要及時清除雜草;二要注意病蟲防治;三要及時澆水和追施低濃度的人畜尿水;四要開好排水溝,達到雨后地面不積水;五要分批及時進行間苗或補苗。
由于蘆筍種子萌發(fā)的整齊度不一致,齊苗的時間拖得較長,因此,要進行多次間苗。一般第一次間苗在基本齊苗后進行,兩棵苗間距以不超過5cm為宜,若發(fā)現(xiàn)20cm左右無苗的則應(yīng)補栽1~2棵;第二次間苗在幼苗生長至10~12cm高時進行,此次間苗保持幼苗的苗距10~15cm為宜;第三次間苗在幼苗高25cm左右并有2~3支地上莖時進行。
間苗、定苗及清除雜草的同時,進行土壤中耕松土,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長。此外,由于幼苗期地上莖纖細,每次澆水或下雨后,幼苗常因黏附泥土而彎曲或貼地倒伏,要及時抖土扶苗,以便幼苗的擬葉正常展開和進行光合作用。
追施速效性肥料一般從第二次間苗后開始,以追施稀薄的人畜尿水為主。若追施尿素,要求澆施的濃度不要大于15%,或在離植株15cm處穴施亦可。追肥的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每公頃施尿素100~150kg。苗小時少施一些,苗大時多施一些;苗小時采用澆施或穴施,苗大時開溝條施。
蘆筍種子播種后到幼苗生長前期,易受地下害蟲如蠐螬、地老虎等侵害,及猝倒病、立枯病、疫腐病等苗期病害的危害,嚴(yán)重時引起缺苗斷壟。預(yù)防方法目前多使用3%呋喃丹殺蟲劑+50%多菌靈殺菌劑配成藥土,播種后將藥土均勻撒在種子表面,再覆細土。施藥量為每公頃大田用3%呋喃丹22.5kg和50%多菌靈7.5kg,與過篩后的細土拌均勻后撒于播種溝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