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兵
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高速公路施工組織設計是工程順利實施的基礎和保證。施工準備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進度、質量和施工方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
設計文件是組織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據。熟悉、審核施工圖紙是領會設計意圖,明確工程內容,掌握工程特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有關施工人員熟悉設計文件,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由建設單位負責人召集設計、施工、監(jiān)理、科研人員參加圖紙會審會議。設計人員向施工方作圖紙交底,講清設計意圖和對施工的主要要求。施工人員應對圖紙和有關問題提出質詢。最終由設計單位對圖紙會審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按程序進行變更設計或作補充設計。
應根據核實的工程量、工地條件、工期要求及本單位的施工設備情況,制定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其包括選擇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方法、布置施工場地、編制施工進度計劃、擬定關鍵工程的技術措施等),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同時,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組織施工隊伍,合理部署施工力量,做好后勤物資供應工作。
路基施工前,現場的準備工作有:恢復中線和復查水準點,劃定路界,路基放樣,清理場地,修建臨時設施等。
從路線勘測到施工進場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原釘的樁志可能有部分丟失或發(fā)生移動。因此,監(jiān)理工程師向施工單位交樁后,施工方必須按設計圖表對路線進行復測,把決定路線位置的各測點加以恢復。其內容有:導線、中線的復測和固定,水準點的復測和增設,橫斷面的檢查與補測。
3.1.1 導線、中線復測和固定
導線復測就是把控制路線中線的各導線點在地面上重新釘出。導線復測應采用紅外線測距儀或其它滿足測量精度的儀器,其測量精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復測導線時,必須和相鄰施工段的導線閉合。對有礙施工的導線點,在施工前應設護樁加以固定。
中線復測就是把標定路線平面位置的各點在地面上重新釘出,有時還要在乎曲線上以及地形有突變或土石方成分有變化等處增釘加樁,并復核路線的長度。如發(fā)現丈量錯誤或需要局部改線,均應作斷鏈處理,相應調整縱坡,設置斷鏈樁,注明前后里程關系及長(或短)鏈距離。對高等級公路,應采用坐標法恢復主要控制樁。復測中常會發(fā)現有些樁丟失,要及時補上。當交點樁丟失時,可由前、后的ZY點和YZ點定出切線并延長切線,交出丟失的交點樁,并釘護樁固定。轉點樁丟失時,可用正倒鏡延長直線,重新補設。曲線特征點樁丟失時,可對曲線重新測設補樁。對路線的主要控制點,如交點、轉點、曲線的起訖點,以及起控制作用的百米樁和加樁,應視當地的地形條件和地物情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固定。
3.1.2 水準點的復測與加設
中線恢復后,對沿線的水準點作復核性水準測量,以復核水準點一覽表中各點的水準基點高程和中樁的地面高程。當相鄰水準點相距太遠,為便于施工期間引用,可加設一些臨時水準點。在如橋涵、擋土墻等較大構造物附近,以及高路堤、深路塹等集中土石方地段附近,應加設。水準點,臨時水準點的標高必須符合精度要求。
3.1.3 橫斷面的檢查與補測
路線橫斷面應詳細檢查與核對,發(fā)現疑問與錯誤時,必須進行復測。在恢復中線時新設的樁點,應進行橫斷面的補測。此外,應檢查路基邊坡設計是否恰當;與有關構造物如涵洞、擋工墻的設計是否配合相稱;取土坑、棄土堆的位置是否合理。應當注意,凡是在恢復路線時發(fā)現原設計中的一切不正確之處,都應在圖紙上明確地記錄下來,并與復測的結果一起呈報監(jiān)理工程師復核或審批。
此項工作一般由建設單位(業(yè)主)完成。個別地段尚未劃定的,應立即報告監(jiān)理工程師,并會同業(yè)主盡快解決。
路基施工前,應根據中線樁和設計圖表在實地定出路基的幾何輪廓形狀,作為施工的依據。其主要工作內容有:
1)橫斷面放樣。橫斷面的方向,在直線段為與路中線垂直的方向,曲線段為垂直于所測點的切線方向。首先用十字架確定橫斷面的方向,然后確定填方斷面的坡腳點,挖方斷面的坡頂點,半挖半填的坡腳點和坡頂點,放置邊樁,畫出作業(yè)界限;
2)邊坡放樣。當路堤邊坡放樣時,通常采用分層填土、逐層掛線的方法;當路塹邊坡放樣時,可采在坡頂外側設置固定的坡度樣板的方法。
施工前應清除施工現場內所有阻礙施工或影響工程質量的障礙物。其工作內容如下:
1)房屋及其他構造物的拆除。此項工作一般由業(yè)主在施工單位進駐工地前應已完成。
2)清除樹木和灌木叢。公路工程占地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叢、孤石等必須清除或移植。高等級公路和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m的其它公路,應將路基范圍內的樹根全部挖除,并將坑穴填平夯實;填土高度大于1m的其它公路,允許保留樹根。采用機械化施工的路塹及取土坑,均應將樹根全部挖除。
在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應進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應根據種植土厚度決定,清出的種植土應集中堆放。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應整平壓實到規(guī)定要求,方可進行填方作業(yè)。
3)施工場地排水。場地排水是指疏干、排除場地上所積地面水,保持場地干燥,為施工提供正常條件。通常是根據現場情況,設置縱橫排水溝,形成排水系統,或者抽水機強制排水,將水引入附近河渠、低洼處予以排除。
臨時工程包括臨時供電、臨時供水、臨時交通道路、臨時通訊線路和施工用房等。臨時工程的建設對于保證正常施工以及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起著必備前提條件的作用。因此些時工程的施工要與正式工程一樣進行周密的考慮。但由于它只要求在施工期內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在確保安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力求簡化。
臨時工程的建筑施工,應依照施工組織設計所確定的總體布置和施工方案進行。其主要內容如下:
1)工地臨時供電
應保證施工用電和生活用電,生活用電主要是照明用電,施工用電包括施工設施用電、主體工程施工用電及其他臨時設施用電。
工地臨時供電設施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用電量及其分布,選擇電源,設計供電系統。用電量分動力用電量和照明用電量,并應考慮施工中用電高峰所需的最高數量。電源應盡量使用外供電,沒有或不能使用外供電時,才考慮自發(fā)電。
2)工地臨時供水
應保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水源可分江水、湖水、水庫蓄水等地面水;泉水、井水等地下水及現有管道供水。選擇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水量充足,流量穩(wěn)定可靠;
(2)取水、輸水等設施既安全又經濟;
(3)施工與運輸、管理與維護等均為方便;
(4)施工用水與生活飲用水應分別符合水質標準。
3)臨時交通道路與通訊設施
為了保證施工期間工地與外界的正常交通,使施工機具、材料、人員和給養(yǎng)能順利及時運達,在正式施工前,必須修筑臨時交通道路(便道及便橋)。臨時交通道路工程通常不包含在工程標書內。可遵循以下原則來布設工地的臨時交通網:
分利用原有道路,對不滿足使用要求的原有道路,應盡量在原有基礎上改建,一般使路基寬度不小于4.5m,平曲線最小半徑不小于15m,縱坡不大于10%,以節(jié)約投資和施工準備時間;盡量避開洼地、水塘和跨越河流,不建或少建臨時橋梁;充分利用現場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力求節(jié)約投資。
當有不同的臨時交通網方案可供選擇時,應作技術經濟指標的綜合分析比較,確定實施方案。
施工方與監(jiān)理工程師的駐地相距較遠時,應架設電話等通訊設施,以便及時工作聯絡。特別是在施工的關鍵時候及出現特殊情況時,應減少因交通和通訊不便給工程施工帶來的損失和貽誤。
4)施工用房。施工用房的一般要求是:布置緊湊,便于管理,充分利用非耕地,盡量利用施工現場或附近已有的建筑物。必須新建的臨時房屋,應以經濟、實用為選擇原則。
5)試驗準備工作。工地試驗室建立后,應馬上開展試驗工作,如:原材料的質量檢驗,混凝土配合比試驗,不同路段的土質性能試驗:土的顆粒分析、密度和相對密度試驗,塑限、液限、塑性指數測定,擊實試驗,土的強度試驗,承包路段內地下水位和長期地表積水位測定,不同層位的土的含水量試驗,高等級公路應做土的有機質含量及易溶鹽含量試驗等,并將試驗結果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后待用。
6)預制場地的準備。做好臺座、錨夾具、鋼筋加工、木加工等的準備工作。錨夾具和鋼筋(絲)均需抽樣檢驗合格。
高等級公路以及在特殊地區(qū)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進行路基施工時,應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試驗路段,從中選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指導全線施工。
試驗路段的位置應選在地質條件、斷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長度大于100m。通過試驗要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
在整個試驗段施工時,應加強對有關指標的檢測,完工后及時寫出試驗報告,上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
為了保證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建設單位必須有高度的質量意識,使所建工程經得起監(jiān)理的抽檢和政府質監(jiān)部門的檢查為此,必須建立自檢質量保證體系,它主要由建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關的技術質量檢查人員、施工設備及檢測儀器等組成。
以上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后,就可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工程的開工報告。開工報告的內容有以下幾項:
1)施工組織設計(監(jiān)理審批);
2)施工放樣合格(監(jiān)理審批);
3)材料報驗合格(監(jiān)理審批);
4)機械設備報驗合格;
5)已落實必需的流動資金;
6)已建立自檢質量保證體系。
當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簽發(fā)開工令后,施工單位即可正式開工。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把準備工作中做好,才能在高速公路施工的過程中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給施工質量保障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
[1]蘭鳴.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優(yōu)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