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玲玲
(黃石理工學院體育部,湖北 黃石 435000)
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方法多元化改革
江玲玲
(黃石理工學院體育部,湖北 黃石 435000)
為完善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方法,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邏輯法分析了高校太極拳教學方法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教育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提出:在不同教學階段,應合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如體操法、表象訓練法、同類遷移法、合作學習法、媒體學習法、攻防練習法、探索學習法等,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
太極拳 教學方法 改革
太極拳套路本身動作多,難度大,不容易掌握,目前高校太極拳教學多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重講解和示范,不注重教學方法的更新,不能結(jié)合動作的規(guī)律和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課堂死板,氣氛沉悶,無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手段安排上強調(diào)共性,忽視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制約了學生的愛好、興趣和潛力的發(fā)揮,磨滅了學生原本對太極拳的崇敬之情,降低了學習效率。
太極拳需要多練,俗語說:拳不離手。太極拳的教學本身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的特點,教師在太極拳教學中往往片面追求運動技能學習,而學生一般基礎較差,需要多次練習才能掌握,且練習的形式多是自我練習,封閉、缺乏交流與合作[1],學生的人際交往不能滿足。目前太極拳的課外輔導很少,學生初學時不能較好把握動作要領導和技巧,缺乏美感,沒有自信心單獨在戶外進行練習,當遇到困難時又沒有可以指導或交流的對象,這就使得練習無法繼續(xù),喪失學習欲望,放棄練習。
太極拳完整的屬性包括三個方面,攻防性、文化性和健身性,然而教師們在教學過程沒有把太極拳作為一種特殊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進行教學,偏重于對學生運動技術、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高,只體現(xiàn)了它的健身作用,而不重視理論課的學習,沒有安排學生課外閱讀相關資料,在教學中更是很少結(jié)合實踐講解太極拳的文化背景、作用、原理等,很少傳授動作的防身原理和攻防方法、要領,技巧,運用情況等,而學生選擇學習太極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希望通過學習領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淵源,體驗綿綿太極拳的一招一式在防身和實戰(zhàn)中的具體作用。
為了促進太極拳的推廣和傳播,使得學生熱愛太極拳,熱愛學練太極,我們應當根據(jù)教育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和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在教學的不同階段,合理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太極拳動作路線多、方法多、數(shù)量多,難于掌握,有學者提出采用體操式教學方法,它將慢動作變成快動作,將弧形動作變成方形動作,以做身體基本操的方式將復雜的動作路線變?yōu)楹唵位?,使學生在較短的教學時數(shù)內(nèi)掌握多變的太極拳動作[2]。然而這種方法不利于太極運動意識的培養(yǎng),適合于初學階段的較復雜的動作采用。
表象訓練利用了運動心理學中條件反射的原理,把過去已有的運動經(jīng)驗(包括自身體驗的和他人示范的)貯存在記憶中,將這種運動信息或刺激成神經(jīng)沖動,通過傳入神經(jīng)傳至神經(jīng)中樞,經(jīng)過中樞的分析再沿傳出神經(jīng)傳出至效應器,將運動信息變成了運動技能[3]。太極拳的表象練習,可以通過教師準確、規(guī)范的講解示范同時結(jié)合教學視頻,使學生大腦中貯存正確、清晰的太極拳運動技能信息,轉(zhuǎn)化成一定的刺激量,通過反復的表象訓練和實踐訓練的結(jié)合,將視覺和動覺相疊加,加強刺激強度,不斷刺激大腦皮層,幫助學生在練習中逐步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能。
所謂同類遷移法是指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具備的動作技能,幫助學生將運動技能遷移到要素相同或相近的動作中,從而掌握新動作的方法[4]。我們知道,所有的太極拳動作都是由太極基本要素十三式構(gòu)成的,它們分為手法、步法、身法、眼法這幾類,我們可以根據(jù)步法或手法等構(gòu)成要素,將相同要素的動作結(jié)合起來進行遷移練習,如,野馬分鬃、摟膝拗步和左右穿梭,它們的步法都是進步,可以在學生掌握了野馬分鬃動作后,教師組織聯(lián)系將摟膝拗步和左右穿梭置入下一步教學之中,重點分析手法變化,通過示范、講解、比較等形式加深同學對同類動作的理解與分辨能力,再通過反復演示、糾錯等形式使學生更快掌握技能。這種方式打破了套路常規(guī)組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習興趣和效率的提高。
傳統(tǒng)太極拳的教學一般是教師教,學生進行模仿,再自我練習的形式,建議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練習。如根據(jù)班上學生對太極拳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挑出一定數(shù)量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作為小組長,一般四至五人一組,通過小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練習、相互糾錯、交流心得體會,這種方法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培養(yǎng)小組長的組織領導能力,還可以有效解放教師,使其能夠有效指導和宏觀調(diào)控,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余時間則可采用同伴練習法,有助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復習。
媒體輔助法一般是在初學階段,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觀看動作視頻初步認識動作,建立初步運動印象。然而,在自學自練階段,也可以采用媒體輔助的方法來糾正動作,如學生可以利用相機等工具將自己練習的動作拍攝下來,再與標準示范動作進行比較,這樣就可以發(fā)現(xiàn)錯誤并進行自我糾正,以提高動作的規(guī)格。在鞏固提高階段,也可以通過視頻比較的形式,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找出不足與差距,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太極拳動作的演練技巧。
在太極拳教學中采用攻防練習法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動作的理解,有助于檢驗學生的運動技能掌握正確程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先粗略學習動作技術,教師講解、示范動作的攻——防用法,然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先進行模仿攻——防練習,等學生基本掌握以后,再采用,攻——防——反攻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利于所掌握的技能和太極運動的特點,探討多種反攻方式,舉一反三,學用結(jié)合,并了解攻防動作的運用條件,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性,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動作技能。值得強調(diào)的是,在攻防的練習中教師一定要強調(diào)學生點到為止,注意安全,還要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防止學生滋事。
學習太極拳,必須要對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包括太極拳理論基礎、動作的原理,動作要領的掌握技巧,動作的養(yǎng)生作用和機理、看圖看視頻學習方法,太極拳規(guī)則等。教師要安排一定的理論學時,提高學生對太極拳基礎知識的掌握,掌握自學自練的方法。同時在學習技能過程中,針對具體教學內(nèi)容列出指導書,安排一定的自學內(nèi)容或共同探討研究內(nèi)容,鼓勵學生在太極知識的海洋里進行探索式學習[5]。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由于不斷地參與收集資料,加深了對動作形成過程的理解及對動作的個性化發(fā)揮,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強化訓練的對象,轉(zhuǎn)變?yōu)橹鲃訕?gòu)建知識與運動行為的創(chuàng)造者,主體地位的上升導致學生認知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對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1]倪金福.高校開設太極拳課程引發(fā)的思考[J].龍巖學院學報,2008(6).
[2]孫 林.從簡樸走向繁華——普及高等院校開展太極拳的新課程內(nèi)容[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1).
[3]陳根福.表象訓練運用于武術套路教學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6).
[4]朱瑩珍.同結(jié)構(gòu)教學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8(5).
[5]王汝英.探究型教學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6).
The Diversified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on Taiji in Colleges and Unviersities
Jiang Lingling
(P.E.Department of Huangshi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ngshi Hubei435000)
Aiming to perfect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ai-ji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on Tai-ji teaching methods by literature,interviews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basic rul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puts forward:in different teaching stage,we should us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ans reasonably,such as gymnastics method,imaginary training method and similar migration method,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media learning method,exercise encourages method,to explore study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Tai-ji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G85
A
1004—5643(2011)11—0066—02
江玲玲(1980~),女,碩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