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艷 梁光輝 (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 遼寧朝陽 000)
論歌唱中聲音位置的處理
于 艷1梁光輝2(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遼寧朝陽 122000)
良好的聲音位置是建立在共鳴腔體的合理運用基礎之上的,人體的各個器官及共鳴腔體所產(chǎn)生的共鳴效果是各不相同的??茖W的發(fā)聲方法可以改變一個人自身的音色,聲音位置實質上是共鳴腔體的調節(jié)、運用和共鳴位置的運用。只有通過共鳴腔體引起共振,才可以使本身較弱的聲音變得圓潤、明亮、優(yōu)美。
聲音;高位置;共鳴腔體;技巧;運用
歌曲演唱,是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指導下,運用技巧的配合來完成的演唱藝術。好的聲音,要有科學的方法經(jīng)過刻苦的練習才會得到,一旦違反了歌唱的規(guī)律,演唱也將無法正常進行。歌唱中,直接影響演唱效果的是音色,音色主要靠聲音位置來維持。在聲樂教學中,常會出現(xiàn)“聲音位置”問題,實質上就是共鳴腔體的調節(jié)、運用和共鳴位置問題。當氣息帶動聲音發(fā)出聲音時,其聲音是很弱的,只有通過共鳴腔體引起共振,產(chǎn)生大量的泛音之后,聲音才有可能變得圓潤、明亮、優(yōu)美,達到一定的穿透能力產(chǎn)生預期的演唱效果。
練習歌唱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聲音弱、沒有穿透力、聲音發(fā)飄發(fā)散、有緊又窄、沒有強弱變化、聲音不穩(wěn)等情況。(一)聲音弱。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大部分練習者是因為沒有聲音位置,口腔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發(fā)聲體不能充分振動造成的;(二)聲音沒有穿透力、發(fā)飄發(fā)散。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聲音位置不集中影響了音響效果,聲音自然會發(fā)散發(fā)飄,加上支持力不夠,聲音位置保持不住,造成聲音沒有穿透力;(三)聲音又緊又窄不穩(wěn)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身體不夠放松,聲音位置上不去,聲音被“卡”在喉腔或歌唱時三個腔體運用不協(xié)調、配合的不夠好造成的。以上三種情況的存在,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聲音位置。
良好的聲音位置是建立在合理的共鳴腔體以及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基礎之上的。人體的各個器官及共鳴腔體所產(chǎn)生的共鳴效果是各不相同的。三個共鳴腔體即:頭腔、胸腔和腹腔。三個腔體的合理分配是聲音位置運用的重要條件。(一)頭腔。口腔、咽腔共鳴是人聲最基本的共鳴,其音色飽滿、結實、明亮,但色彩較單調,缺乏藝術表現(xiàn)力。鼻腔在頭腔共鳴中起到了變化與美化聲音的作用,音色較透明、柔和;(二)胸腔。胸腔共鳴為聲音增添了寬廣、豐滿、厚重等色彩;(三)腹腔。腹腔支持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支持力越強,發(fā)出的聲音越渾厚、通暢。不同音色、不同聲區(qū)都需要運用不同比例的腔體共鳴來完成。隨著歌唱中旋律的變化,歌唱的狀態(tài)也要隨之改變,各部位的共鳴腔體也要及時地做調整,掌握了各共鳴腔體的混合運用,也就保持了歌唱中的“平衡”。例如:演唱低音時要以胸腔為主要共鳴腔體,同時也要把頭腔和腹腔加進來,否則會造成聲音弱、音色渾濁、表現(xiàn)力不夠,如歌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中音演唱時,要以頭腔和胸腔為主要共鳴腔體,同時也要適當加入腹腔共鳴,否則會造成聲音不夠圓潤、支持差,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中的部分旋律;高音演唱時,三個腔體(頭腔、胸腔、腹腔)同時都要用,但要以腹腔為主要支點來完成演唱,否則會出現(xiàn)聲音沒有表現(xiàn)力、支持差、高音不出聲等情況,如歌曲、《我愛你中國》中開頭部分。有了對三個腔體的控制能力,聲音位置的運用也就有了前提,演唱者對位置的控制主要體現(xiàn)在音色上。
獲得良好的聲音位置,要從以下幾點考慮:(一)呼吸。歌唱中所運用的呼吸是一種有意識的強力呼吸,動作與身體勞動時的呼吸大致相同,只是加了幾個吸氣肌肉的幫忙,使胸腔更加擴大而已。歌唱中的呼吸是隨著不同樂段而變化的(句子的長短)。練習時,大部分采用胸腹式呼吸進行歌唱。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是對氣息的一種綜合訓練,既避免出現(xiàn)胸式呼吸所造成的氣息短淺,同時也不會出現(xiàn)腹式呼吸所造成的聲音沉悶;胸腹式呼吸對聲音位置的保持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是構成聲音位置的關鍵所在。(二)口腔??谇坏某浞执蜷_和喉頭的穩(wěn)定程度,是獲得良好聲音位置的又一個因素。口腔和咽腔的打開要適度,這樣才會使氣流和共鳴通道暢通無阻,使聲音位置的保持有了一定的空間。練習時,口腔的打開要盡量放松,尤其是下巴,有人提出“就像沒長下巴一樣”,可見它的放松程度。(三)咬字練習。歌唱時的咬字器官是由唇、齒、舌、鄂幾部分構成的,在歌唱過程中這幾部分器官的配合及運用要恰到好處,這樣才有利于聲音更好的發(fā)揮;每一個字根據(jù)歌曲的要求來調節(jié)它的松緊度,就像有專家提出的“咬字,如同老虎在叼住它的孩子(過于松或緊都不行)”。
一個良好的聲音位置是靠演唱者不斷地練習正確的方法得來的,聽起來應該是松、通、圓、豎、明暗適度、色彩豐富的,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聲音能夠貫穿全場,體力消耗和聲帶負荷不大。一個聲音,如果沒有它統(tǒng)一的聲音位置就像軍隊沒有指揮,聲音會變得“凌亂不堪”聽者也就失去了聽辨的方向。聲音位置的存在為好的聲音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沒有聲音位置的聲音,聽起來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良好的聲音位置是歌唱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習聲樂最重要的是練就出一個好的聲音,而這個聲音一定要有整體感“從氣息到支持、從口腔到咬字、從聲音到位置”,都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好的聲音位置就像一朵花的“芯”,練習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聲音位置是在不斷地努力中摸索出來的。在歌唱訓練中,我們要科學地掌握聲音位置與其他演唱方法的結合,相信聲音會達到人們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1]《聲樂實用指導》 潘乃憲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于艷,女,1977年,漢族,遼寧省朝陽市人,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文學學士,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
梁光輝,助教,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