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世平
夜讀心語(外一篇)
◆韋世平
多年來,抑或是生命早已注定要這樣,我總喜歡在靜夜里閱讀,將心中的語言和思緒有意或無意傾訴于鍵盤,潑灑于方格,這樣的方式讓我感到很愜意。
無意中總會牽起李白、杜甫、魯迅、巴金、普希金、屠格涅夫、泰戈爾、卡夫卡等太多人的靈魂;無意中自己便成了神圣殿堂里萬萬千千中的一員,苦苦不懈地找尋,思索,吶喊,奮斗。不為別的,只是記住和相信了“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世間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謀讀與耕”。“男兒欲逐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世皆空善不空”“日月兩輪天地眼,讀書萬卷圣賢心”、“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看花”這樣的話;不為別的,只想讓心靈得到更多的充實,讓平靜清淡的生活多些亮色多些內涵,少些浮躁少些庸俗。
我沒有能力在酒桌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更沒有能力在麻壇上叱咤風云,顯露英雄本色。喜歡在靜夜里,或打開電腦,或鋪開潔白田壟樣的方箋,播種下心靈的睿智,暢想一發(fā)即達的電子郵件和撲騰騰的白鴿飛出窗外,向熱愛自己和自己熱愛的他們致意。或讓他們閱讀我娓娓講述的心語,蒼郁、悲壯、激越、灑脫的文字。哪怕是一個不經(jīng)意的微笑和一句肯定的話語,都會讓我感動不已,信心倍增。
帶著春心的漣漪,把萬千的情緒如同嬌艷的野百合,在春天的野地里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歡顏與孤傲?;蜃饭潘鹘駥ふ艺胬?,慢慢地讓陶醉的心沉潛在杜拉筆下華美而憂傷的愛情故事;或在《論語》中學習智慧的思考;或感悟左宗堂“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的內涵;或在《史記》中感受歷史的嚴肅;或學習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咀嚼“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的深刻;或銘記“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古訓;或讓鍵盤和筆去追述唐詩宋詞在花間的輕輕訴說,讓理性如陽光的意念,展示自己獨特的風景線。讀到精妙處,往往忍不住擊節(jié)叫好;傷感處,心的深處隱隱作痛;激憤處,忍不住拍案而起;諧趣處,憋不住啞然失笑。不知不覺已是深夜人靜,真有點“不用開門,明月自然來做客;無須會友,古人多少是同心”、“閑坐小窗夜讀書,不知春去幾多時”的味道,不禁想起清代詩人張維屏的詩來:讀畫喜心近,攤書忘日長。世間若無書,何以益神智。
當邀心去散步,路過一片荷塘,那偶爾的蛙鳴,聲聲撞擊耳鼓,波及心田的靈性。當微風徐徐荷花婆娑落地搖翠時,心的彷徨疲憊頓失、煙消云散,我更加體味到“流水之聲可以養(yǎng)耳,青禾綠草可以養(yǎng)目,觀書譯理可以養(yǎng)心”之真切了。書籍是一方綠色的水土,是一泓浸潤人心的清泉,使人遠庸俗而近高尚,遠浮躁而近寧靜,遠虛偽而近善良,遠軟弱而近堅強,心胸豁達,目光高遠,成為一個豐富的人。
在蟲鳴透窗,秋空朗月,竹影蕭疏之時,仰起思想的瞳仁,去探尋落月是怎樣孕育一輪朝陽的東升。這樣的時候,我總是想起“不經(jīng)風雨怎見彩虹,淬火才能成金”,“欲為一代經(jīng)綸手,須讀幾本要緊書”這些話;提醒自己,“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告誡自己,“昔日之得不足以自矜,今日之成不足以自限”。
開卷有益似明燈,最是書香能致遠。一日不讀書,心源如廢井。宋代尤袤對讀書的感受是這樣說的:“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也有詩道“人無俗慮精神爽,座有清談智慧生。吾當抽暇困苦學,處處逢人勸讀書”。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辨”,讀書的好處自然就不用舉更多的例子來說明了。同時,也記得一位領導曾說過這樣的話:“人生真正的財富是什么?是錢財嗎?它害了多少人!要識文化瑰寶,不要只識金銀財富?!笔堑?,離開了書籍,離開了知識,離開了文化,人往往就容易變得俗氣,就會出問題。有人說得好,讀書是保持思想堅定、理論清醒的“維生素”,是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拒腐防變的“保險杠”;“書是上帝的使者,是它使理想插上了翅膀,將真理和智慧傳布人間”,我深信。
生命是一個過程,有人說,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也有人說,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我以為,如果平庸度日,無所事事,碌碌無為,讓時光在閑散中度過,那么,到最后回憶歲月將是一場凄涼的悲劇。這樣的人生,即使重復多次又有多少意思呢?然而,只要我們與書為伴,就能夠把生命中寂寞和休閑的時間變成巨大的幸福時光,就會擁有巨大的知識力量。羅曼.羅蘭說得好,“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為此,我總是告訴自己,對待事情看準了要爭取,得到了要珍惜,放棄了不可惜。如此,人生就不會后悔。
欲行千里路,智讀萬卷書。學習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畢業(yè),只有畢生。學習成就人生,奮斗改變命運。于是,我忘情地讀,不停地寫,避開塵世的喧囂,去歌唱,去探尋人生的真諦。
曾經(jīng)追逐絢麗,一直夢想輝煌,以為平淡就會平庸,平庸就會枯竭。如今三十而立又幾載,歷經(jīng)考驗,嘗過磨難與辛酸,風雨、陽光、彩虹有之,一路走來,越來越感覺到平凡人生的從容。
一直要求自己勤學上進,工作努力,千萬不能渾渾噩噩,因為眼里只有蟲子的是山雀,而眼里有天空的是雄鷹;心有多大,做人的舞臺就有多大;期待有多高,為人的境界就有多高。
歲月匆匆,任憑怎樣的努力也難以企及心中的夢想,失落和悵惘曾經(jīng)遮擋著亮麗的心窗,看到許多同齡人事業(yè)有成,生意起色,對比之下囊中羞澀的自己,仿佛被卸掉了自信躊躇的翅膀,彷徨和困惑……有時想放棄逆風飛翔,留住最本真的自己。
不斷疑惑自己的生命,難道我是蒲公英的孩子,有眾多的姐弟,卻不得不獨自飄飛找尋屬于自己的一方家園?與生俱來的倔強不會讓我輕易止步。學會平靜心態(tài),珍惜己所擁有,熱愛難得的工作崗位,坦蕩為人,為每個平凡的日子涂抹上美麗充實的顏色。我知道,從來沒有卑微的事情,只有卑微的做事態(tài)度;我明白,沒有現(xiàn)在過去無法延續(xù),未來無從開啟。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為的時機只有一次,那就是現(xiàn)在。時不我待,自當奮進和珍惜。
眾生蕓蕓,機遇將給予有所作為的人機會。生命的歷程只有經(jīng)受過錘煉,人生才會多彩厚重,懂得感激生活,才不至于浮躁、懈怠。
平靜的日子里,我越來越明白,一切努力都會有結果,但并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換回等量的回報。俗話說“順風好行船,逆境難為生”,不一定是這樣。一個人認清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粒,不必怨天尤人,而應保持進取之心,為明天隨時作好準備。不管你自認為有多優(yōu)秀,總有人比你出色。
一個人的價值沒有惟一的評定,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地理解現(xiàn)實生活,認識自己。人與人相處許多東西十分微妙,有些東西沒法計較,有人說,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高高興興過一輩子,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人生路不可以重來,走過的印記載著曾經(jīng)的喜怒哀樂,得失聚散。人生之路,說長不短,就五步路,一走出娘胎,二走出無知,三走出貧困,四走出自我,五走進永恒。其實,輝煌也好,平凡也罷,那可能只是外界的一種評價。其實,歲月回贈我們的又何其少!轟轟烈烈風風光光輝輝煌煌燦燦爛爛驚天動地固然是一種壯美,平平淡淡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安安穩(wěn)穩(wěn)但求盡心難道不也是一種真實的生活么?幸福時,我們感恩朋友;快樂時,我們感恩痛苦;堅強時,我們感恩淚水;成功時,我們感恩失敗。生活,并非僅僅是賺錢、晉升、豪宅、名車之類的,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有許多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擁有自己的幸福,關鍵取決于內心的狀態(tài),就像穿鞋子,是否舒適,惟有自己感受最深切。
生命,稍縱即逝,不可復得,沒有來生,沒有轉世,沒有輪回,對任何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君不見,“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世事就像大海的潮汐,未知海浪的咸澀。做個岸上人何嘗不坦蕩?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年華易逝,人生有跡,歲月無痕,我們無法阻止歲月的流逝,那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勤勉盡責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成為時間的主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案侍煜轮?,安天下之卑位?!薄安黄萜萦谪氋v,不汲汲于富貴?!逼降巧恼嫖?,平凡人生從容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