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懷軍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社會語言學的蓬勃發(fā)展,語言與性別差異之間的關系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缺陷論、支配論、差異論、禮貌論、和建構論等五種主要研究學派中,差異論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男性和女性在話語習得能力、話語使用策略、和話語風格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周浩、趙光年,2009:27)。這些差異促使人們對外語教學進行新的思考,如是否有必要對男女學生實施區(qū)別語言教學,需要如何進行區(qū)別教學,其實施會受到哪些現(xiàn)實因素的制約等等,目前對這些問題依然缺乏足夠的研究。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omputer-AidedLanguageTeaching)受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迅猛發(fā)展的帶動,在語言教學領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內容量大、受時空限制小、表達形式豐富等特點正有利于按性別區(qū)分實施不同的語言教學。本文旨在探討利用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應對外語教學性別差異的優(yōu)勢所在及實踐方案,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外語學習效率,同時探討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可能帶來的潛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外語學習方面,女生相對于男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從生理特性上說,女生的發(fā)音器官成熟較早,性格較為細致耐心,在語言交流中更善于傾聽和表達,因而更適合于語言領域的學習(Xiong2008:9)。從學習動機上看,多項研究(Govindasamy&David2004,Csizér&Drnyei2005)表明女生相對于男生在外語學習上表現(xiàn)出更為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習投入量上顯得更為充足。從學習能力上看,根據(jù)Mccoby和Jacklin(1974)的研究結果,女生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在難句理解、語言類推、創(chuàng)造性寫作等多個方面表現(xiàn)出相對于男生的明顯優(yōu)勢。就學習環(huán)境而言,外語課堂中女性教師的比例要明顯高于男性教師,因此女學生所接受的語言輸入因為風格更為合適而獲得輸入量上的明顯優(yōu)勢。從社會觀念上看,外語專業(yè)較為典型的就業(yè)門路如教育、翻譯、文秘等行業(yè)非常受到女學生及其家長的追捧。這種社會選擇進一步加強了女生在外語學習領域中的優(yōu)勢地位。
以上種種優(yōu)勢導致在外語教學領域,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以女性占據(jù)數(shù)量上的主導地位。這種性別比例上的失調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問題:首先,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其自身并不限制學生未來的就業(yè)門路。實際上,像法律外語、科技外語、軍火外語等行業(yè)非常需要(甚至更為適合)男性求職者。這就要求外語教學領域給予男學生足夠的關注,培養(yǎng)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男性外語人才。其次,語言存在性別差異是不爭的事實。通常認為,女性的語言內容上更感性一些,風格上更溫和一些,在話輪交替中更傾向于出讓話語權。在以女教師和女學生為主的外語課堂中,男學生無法獲得足夠的男性風格語言輸入,不利于他們的隱性語言習得。所以在外語教學中需要采取人為措施,增加男性語言比例,強化男性語言特征。另外,女教師生性安靜,更偏好聽話的、接受型的學生,其設定的衡量標準往往不利于男學生挑戰(zhàn)式、創(chuàng)新式的學習。而且對于所有學生(包括女生)來說,單一性別的教師占據(jù)課堂意味著教學模式缺乏多元性。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最終影響到學習效果。
可見,外語教學者有必要采取相應手段,改善外語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尤其是男學生)的語言習得。除去生理特點無法更改、社會觀念難以轉變外,外語教學和研究者可以從學習動機和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分析男學生在外語學習上的弱勢所在,并通過教學手段的改進,幫助學生克服障礙、提高成績。
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是在電腦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目前已經經歷了行為主義、交際法、和集成化模式三個階段的發(fā)展。而集成化階段是以多媒體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作為前提條件的。多媒體電腦使得教學材料能夠以文字、圖片、錄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介形式展示給學生,并能夠將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全面整合,克服了傳統(tǒng)語言教學模塊化、單一化的弊端。網(wǎng)絡的使用更是把教學過程拓展到了課堂以外,學生得以自由支配時間,在網(wǎng)絡上和教師、同學、及英語國家人士進行交流。再加上學生對于電腦網(wǎng)絡融入教學的新鮮感和趣味感,使得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
由于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教學內容極度豐富,或許正可以用來應對外語教學中的性別差異。我們可以嘗試按學生性別設計不同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包,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快更好的學習效果。對于男生而言,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具體優(yōu)勢體現(xiàn)在:1)充分調動男生的學習積極性。男生對于數(shù)學、工程、計算機等具有天生的愛好。社會觀念一般也想當然地認為男生就應該比女生更擅長于計算機。無論這種觀念正確與否,事實是它在潛移默化之中進一步加強了男女生之間的這種區(qū)分。雖然計算機引入語言教學對于男女生來講學習興趣都會有所提高,但男生的學習動機增大幅度無疑要大于女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男生在外語學習動機上的劣勢。2)緩解男學生受女教師話語風格影響的問題。如前所述,外語教學領域女教師人數(shù)比例遠遠高于男教師。而語言學習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模仿行為,這就意味著教師的用詞習慣、語篇習慣、語用習慣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她的學生。對于女學生來講,這是語言習得的有利因素。而對于男學生來說,他們會在潛意識中把女老師講課過程中所提供的語言輸入與社會賦予他們的男性語言風格觀念進行對比和篩選。一方面,語言習得過程中所必須的語言輸入在量上被迫縮水,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語言習得的進程。另一方面,對語言輸入進行篩選、轉換、適用等步驟會造成無謂的負擔和干擾,增加語言習得的難度。而采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后,可以有效地去除或者平衡教學語言中的性別偏向,從而促進男學生的語言習得。
當然,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并非僅僅有利于男學生,它對女學生的外語學習也會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1)可以有效解決女學生在外語課堂上受關注度不足的問題。盡管語言教師們通常覺得自己對待男女學生是絕對平等的,甚至是給予女生更多關注的,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Spender(1982:56)在對自己的課堂進行錄音后就發(fā)現(xiàn),在她認為自己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給予了女生的情況下,錄音證據(jù)卻表明她和女學生互動的時間僅占42%,而和男學生互動的時間達到了58%。教師(無論男女)會不自覺地給予男生更多的關注和反饋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這一特點并不受國家、社會經濟狀況、課程內容、和學生年齡的影響(Kelly1988:20)。而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中,學生占據(jù)主導地位,女生得以和男生處在同等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中。2)給予女生更多的語言練習機會。男生天性具有控制欲,在課堂上(尤其是口語練習中)主動獲取話輪較為頻繁,從而搶占了更多的語言產出機會。而女生出于害羞、禮貌、或社會觀念強加在她們身上的“風度”等因素考慮,會顯得比較安靜和謙讓,而把更多的練習機會讓給男生。所以很多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者都在呼吁并且研究如何在課堂上給予女生同等的關注和機會。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可以排除這一人為因素,通過電腦和網(wǎng)絡給予女生平等的發(fā)言交流機會。通過網(wǎng)絡進行語言交流(比如QQ群),所有參與者可以同時發(fā)言,從而避免女生被男生“搶話”情況的發(fā)生。而且,在網(wǎng)絡虛擬世界里,可以解除社會對女生語言行為的各種約束,使女生在更為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語言練習。
無論是對于男生還是女生,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還有一個共同的好處,那就是促進教育風格多樣化,改善單一性別教師占據(jù)課堂造成的局限性。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能夠充分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傳輸媒介,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音視頻中的語言示范者可以來自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不同年齡段。多元化的語言輸入可以提高學生對外語的全面認識,改善學生的隱性語言習得。
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在教學材料,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多個方面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外語教學工作者可以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設計制作出不同的語言教學軟件包,通過有針對性的界面設計、教學設計、和任務設計,最大程度地吸引男女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揮男女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幫助他們實現(xiàn)最佳學習效果。
首先,在教學目標一致的前提下,應當選取男女生各自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語言輸入材料。語言只是一種外在“形式”,它必須依賴于“內容”而存在。主題內容是否迎合學生的信息獲取需求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接受深度,并最終影響到語言的學習效果。通常女生更喜歡時尚、音樂、服裝、美容、節(jié)食、情感等話題,而男生則更喜歡體育、軍事、政治、汽車、股票、游戲等相關內容。在設計教學軟件包時可以為不同性別的學生提供不同話題的閱讀聽力資料,有針對性地給予相應話題的語言刺激。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要按照不同性別的學生各自的學習風格來規(guī)劃設計不同模式的語言教學軟件包。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軟件共分四種類型:講授型、操練型、模擬型、和工具型。女學生通常較為循規(guī)蹈矩,傾向于通過讀或聽來學習。她們會仔細做好筆記,反復思考所學語言點。所以,女生更適宜采用講授型教學軟件包,即由計算機提供語言輸入材料,學生通過顯示屏上顯示的課文和/或計算機發(fā)出的語音講解進行學習。男生則更喜歡通過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在不斷挑戰(zhàn)中獲得感知,以邏輯分析來解決問題。所以,供男生使用的語言學習軟件應當以操練型為主,即由計算機提供各種練習任務,學生即時解決,計算機做出評價,讓學生以“闖關”的形式在積極探索中發(fā)現(xiàn)并掌握語言的規(guī)律和要點。
第三,為了鞏固語言要點而設計的練習任務也應該依學生性別而有所不同。男生邏輯思維較強,而女生感性思維較為豐富。男生偏好獨立學習,而女生更喜歡在和同伴的探討中共同學習。所以為男生設計的教學軟件包應該具備清晰合理的邏輯結構,練習任務最好能以人機對話的形式展開。任務類型以是非題、選擇題、配對題等封閉型問題為主。而為女生設計的軟件包則需以圖片題、補充句子題、評判題等開放型問題為主要任務類型。最好能夠提供線上交流平臺,讓女生有充足的機會聽取同伴的意見,并在交流和討論中校正和鞏固所學知識。
第四,教學軟件包的界面、背景等外觀要素也應當依學生性別而有所不同,以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女生總體來說計算機使用水平略微遜色一些,所以教學軟件包的布局結構必須簡單明了,菜單層級不能太多。而針對男生的教學軟件包則可以稍微復雜一些,以容納更多的知識要點,并且更清晰地反映各知識點之間的脈絡關系。男生的輔助教學課件背景顏色可以較為正式和大氣,背景圖案少配為宜,以減少干擾。而女生使用的課件則需要配備比較活潑可愛的背景圖案,背景顏色也應以明快的亮色調為主。
第五,網(wǎng)絡平臺的應用也可以根據(jù)學生性別加以區(qū)分。如今的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不再停留在單機版的多媒體軟件包層面上,而是包括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各種同步和異步工具,例如電子郵件、網(wǎng)絡論壇、網(wǎng)絡聊天室等多種形式。女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的社會約束教多,話語機會相對較少。所以在為女生提供的教學軟件包中應適當加大網(wǎng)絡即時聊天功能的使用,為女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鍛煉機會。而男生通常愛好探索與求新,而且他們的電腦操控能力相對較強,能夠比較得心應手地暢游于網(wǎng)絡之中,所以應該給他們留有較大的探索空間,鼓勵他們使用搜索引擎,從浩瀚的互聯(lián)網(wǎng)中獲取更為廣闊的語言知識。
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固然具有很多的優(yōu)勢,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外語教學中的性別差異問題。但其自身也會對外語教學帶來少量不利的影響,需要引起外語教學者的注意。首先,它可能會引起新的性別差異。男生對電腦的興趣普遍比女生濃厚,并且通常比女生具備更多的電腦知識和更為良好的操作技能。這會導致由教學手段而帶來的新的外語學習性別差異。所以在為女生設計課件時要特別注意操作的簡便性和美觀性,以減少她們對電腦和網(wǎng)絡的焦慮感,確保她們對這一輔助教學手段的使用度。其次,分性別設計教學軟件包就意味著男生和女生是通過不同的語言材料和不同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語言學習。這種情況下如何保障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和教學效果的同步性就成為外語教學者面臨的新課題。所以,這樣的多媒體軟件包必須先在小范圍內試用,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確認其為男生和女生提供的兩條學習路徑能夠“殊途同歸”且“等質等效”后才能進行大面積推廣使用。另外,語言在人際交流中的表現(xiàn)形式是千變萬化的。多媒體軟件包的含量再大,內容再豐富,也無法完整體現(xiàn)人類語言的語義功能、語用功能、和社會語言學功能。為了保證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多媒體軟件包只能用于輔助教學,而不能完全取代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軟件包所提供的男女生兩條路徑要有適當?shù)慕徊纥c,要為男生和女生之間通過網(wǎng)絡提供交流平臺,以保證學生所學外語的完整性。
在外語學習方面,女生無論從生理屬性上還是社會屬性上都優(yōu)越于男生。這是外語教學者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狀況。為了解決男生學習動機不足,學習環(huán)境不利等問題,我們可以按照學生性別設計不同的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軟件包。通過對教學材料、教學模式、和教學任務等因素的性別化設計,相信能夠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幫助學生獲取最大的外語學習效果。
[1]周浩,趙光年.近十年國內語言性別差異研究概述[J].當代教育論壇,2009.12.
[2]Xiong, X.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8.5.
[3]Govindasamy, S. & M. K. David. Investigating the male voice in a Malaysian ESL classroom[C].B. Norton & A.Pavlenko. Gender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lexandria,VA: TESOL,2004.
[4]Csizér, K. & Z. D?rnyei. Language Learners’Motivational Prof i les and Their Motivated Learning Behavior[J].Language Learning,2005.55.
[5]Maccoby, E. & C. Jacklin.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M].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6]Spender, D. Invisible Women: the Schooling Scandal[M].London: The Women’s Press,1982.
[7]Kelly, A. Gender Differences in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J].Research in Education,19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