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玲
(四川省資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四川 資陽 641300)
目前,肺癌是對人類生命健康及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而肺部腫塊往往是肺部惡性腫瘤的先兆之一。因此,對肺部腫塊良惡性的準確鑒別,對患者來治療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1]。我們通過對76例行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肺部腫塊的診治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總結出老年患者肺部腫塊的良惡性鑒別的準確、簡便且適合老年患者的診斷方法,現(xiàn)將回顧性總結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表1 3種檢查方法與術后病理組織檢查結果(n=76)
選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76例診治資料齊全的老年肺部腫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28例,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為(69.5±7.7)歲。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
患者就診后,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及主述,醫(yī)師初步診斷為肺部疾病,后均行血常規(guī)檢查、痰菌培養(yǎng)、X攝片檢查,初步診斷為肺部有腫塊或結節(jié),通過CT掃描檢查明確病變大小及位置。以便確定采取標本的部位,然后行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刷檢、針吸活檢以確診。
1.2.1 根據(jù)X線片及CT掃描所確定的病變部位,選擇活檢穿刺部位,無特殊情況,可選擇隆突下淋巴結或右側氣管結節(jié)處行穿刺活檢。
1.2.2 于局麻下,按支氣管纖維鏡常規(guī)檢查方法將纖維鏡進入到氣管及活檢部位的上方,將穿刺針和保護性外鞘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管腔送入,當在支纖鏡遠端可以清晰地看見金屬套時,即可伸出穿刺針,穿刺針自纖支鏡遠端伸出后,選擇適當?shù)拇┐滩课贿M行穿刺,一般呈垂直向刺入,若穿刺部位在氣管內(nèi)壁,應在兩個氣管環(huán)間進行,針刺深度在1~2cm,待穿刺針進入到病變組織后,先用毛刷刷取病變部位的分泌物與脫落細胞,制毛刷細胞涂片;再采用負壓吸引細胞液,為了提高取樣的代表性,可連續(xù)3次行負壓抽吸,吸引完畢后,退出穿刺針尖端至保護外鞘內(nèi),將外鞘和穿刺針端一起拔出支纖鏡,推出穿刺針,立即將樣品置于潔凈玻片上制作涂片,也可將穿刺液放在有3mL生理鹽水的容器中,直接染色進行細胞學檢查[2]。
1.2.3 所有患者均行手術切除腫塊治療,術后對切除的腫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比較術前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活檢術診斷及術后病理學診斷間的符合率。
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刷檢診斷結果、針吸活檢診斷結果及二者相結合的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組織檢查結果進行比較,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3種診斷方法和術后病理組織檢查相比較,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刷檢的惡性腫瘤檢出符合率最低,刷檢和針吸活檢相結合的符合率最高,針吸活檢居中,三者之間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3種診斷方法和術后病理組織檢查行比較,統(tǒng)計其誤診、漏診并進行比較,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3種診斷方法對惡性腫瘤的漏檢率及對非腫瘤的誤診率比較,刷檢和針吸活檢相結合診斷方法的漏檢率及誤診率均最低,刷檢的漏檢率和誤診率最高,組間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值均<0.05,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3種方法的誤診、漏診率[例數(shù)(%)]
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居住的大氣環(huán)境狀況日益惡化,肺癌的發(fā)病率已位居惡性腫瘤的第1位[3]。我們知道,任何腫瘤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其預后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肺癌亦不例外。但是目前,尚缺乏對其診斷的統(tǒng)一規(guī)范,臨床醫(yī)師大多數(shù)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及醫(yī)院的檢驗設備選擇檢查方法[4]。
我們對目前臨床較為常用的幾種肺部腫塊鑒別方法進行了比較,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刷檢結合針吸活檢是最接近手術后病理組織檢查的一種診斷方法。亦即是說,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活檢術是術前檢查準確率較高的一種診斷方法。單純的刷檢誤診率和漏檢率均較高,究其原因是在取材上較針吸活檢具有較大的劣勢。肺腫塊處于肺部中心的病變,毛刷取樣能方便取到病變細胞,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充分的證據(jù)。對于肺上葉尖段或后段,特別是靠近上縱隔部位及下葉背段頂部位的腫塊,毛刷難以到達,造成毛刷取材的困難,導致其漏診率及誤診率偏高。而針吸活檢則完全避免了取樣的代表性差的問題,能充分達到病變部位的周圍,并充分吸取病變細胞及壞死細胞,為診斷提供了較強代表性的穿刺液,利于如實反映病變情況[5,6]。
我們通過3種方法的比較后,發(fā)現(xiàn)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刷檢和針吸活檢相結合,其診斷結果和術后病理組織檢查的結果最為接近,符合率高達98.50%。
綜上所述,經(jīng)支氣管纖維鏡活檢術具有操作方便、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準確率高的優(yōu)點,尤其適合老年患者肺部腫塊的鑒別。
[1]徐月蘭,徐紅.局灶性腫塊樣肺炎20例臨床診斷與鑒別[J].淮海醫(yī)藥,2006,24(1):13-14.
[2]梅曉冬,包明紅,徐曉玲,等.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診斷縱隔病變[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6):581-583.
[3]曹國強,黃勇,畢玉田.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縱隔淋巴結針吸活檢對肺癌的診斷價值及其分期和安全性評價[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27(15):1584-1585.
[4]譚孟源,楊祚明.肺腫塊纖維支氣管鏡下特征與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病理對照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6):1016.
[5]白沖,李強,金震東,等.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超聲定位針吸活檢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25(7):712-714.
[6]Yasufuku K,Nakajima T,Motoori K,et a1.Comparison of endobmnchial uhrasound,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and CT for lymph node staging of lung cancer[J].Chest,2006,130(3):710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