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潤玉
(江蘇大學附屬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昆山,215300)
靜脈留置針以其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nèi)留置時間長且不易穿破血管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1]。其不僅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保護了血管,減少了患者痛苦,而且為臨床輸血、補液、給藥及搶救提供了保證,尤其在兒科病房,向來以靜脈穿刺困難和輸液容易腫脹,給護理工作帶來諸多困難。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護理工作量,減輕了患兒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家長的滿意度。本文探討靜脈留置針在小兒頭皮靜脈與大隱靜脈的使用效果。
本科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間留置針留置總數(shù)1 460例,其中小兒頭皮靜脈留置427例,大隱靜脈留置652例,其余為小兒其他部位留置,如手背靜脈等。在小兒頭皮靜脈留置及大隱靜脈留置的病例中,隨機各抽取300例,均為支氣管肺炎病例,年齡為1月~5歲,平均住院(7.0±1.5)d,輸液(7.0±1.3)d。其中輸液成份為抗生素、能量合劑、電解質(zhì)、激素等。
小兒頭皮靜脈留置及大隱靜脈留置的使用材料均為林華公司生產(chǎn)的Ⅱ-A密閉靜脈留置針24G型,3M醫(yī)療產(chǎn)品供應的型號為6 cm×7 cm透明敷貼和內(nèi)附輸液貼2條[2]。
小兒頭皮靜脈留置:選用頭皮靜脈如耳后靜脈、顳淺靜脈、額正中靜脈。頭皮靜脈穿刺前先對頭皮靜脈周圍皮膚進行備皮,以穿刺點為中心備皮面積為6 cm×6 cm,面積大于敷貼范圍。操作者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靜脈留置針針翼,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15°~30°角直刺血管,見回血后平行進入2 mm后送管。送管時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針柄不動,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外套管后端緩慢送入靜脈,左手食指與拇指固定套管,右手拔出針芯少許,再沿血管方向進針,至套管全部送入后拔出針芯,固定針翼于皮膚上。針眼處用3M醫(yī)療產(chǎn)品供應的型號為6 cm×7 cm透明敷貼覆蓋,輸液貼2條固定,記錄穿刺時間、責任人[3]。
大隱靜脈留置:選擇粗直的大隱靜脈,在其上方6 cm處用壓脈帶扎緊,用安爾碘消毒皮膚2遍,消毒范圍大于貼膜的范圍。左手繃緊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留置針在血管最明顯處后方處進針,進入皮下,調(diào)整角度再剌入血管,見回血后平行進入2 mm后送管。送管時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針柄不動,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外套管后端緩慢送入靜脈,左手食指與拇指固定套管,右手拔出針芯少許,再沿血管方向進針,至套管全部送入后拔出針芯,固定針翼于皮膚上。針眼處用3 M醫(yī)療產(chǎn)品供應的型號為6 cm×7 cm透明敷貼覆蓋,輸液貼2條固定,記錄穿刺時間、責任人。輸液結(jié)束后統(tǒng)一采用100 mL生理鹽水加肝素0.16 mL的肝素稀釋液4 mL脈沖式封管。
統(tǒng)計靜脈留置時間(計時從穿刺成功當日開始,到留置針拔除日為止)及套管針脫落發(fā)生率[4]。
兩組靜脈穿刺留置時間比較:300例病例中大隱靜脈穿刺組平均留置(4.0±1.5)d,頭皮靜脈組為(2.0±1.0)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頭皮靜脈留置針比較,大隱靜脈留置針平均留置時間明顯延長,靜脈套管針脫落發(fā)生率也明顯降低。
兩組靜脈穿刺套管針脫落發(fā)生率比較見表1。兩組穿刺套管針脫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1 兩組靜脈穿刺套管針脫落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發(fā)生脫落的原因:小兒頭皮靜脈管壁較薄、脆性大,留置針尾端相對較重,頭部固定不易,患兒易哭鬧,造成出汗使敷貼脫落;若患兒的頭部摩擦到包被或操作人員的身體,也可能導致針頭異位,造成液體外滲;患兒因年幼不懂事或固定部位瘙癢,極易抓撓留置針固定部位,此行為也易造成頭皮留置針脫落。
預防方法:在選擇頭皮靜脈置針期間應嚴密觀察患兒局部情況,保持局部干燥,防止反折和局部抓撓;加強巡視,睡眠時避免壓迫和摩擦[5];妥善固定針尾,輸液前后應檢查套管針是否在位,每次輸液前應先回抽血再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輸液時更應嚴密觀察,若發(fā)現(xiàn)穿刺局部出現(xiàn)紅、腫、熱、痛,應停止輸液,立即拔除留置針。平時應注意看護,防止患兒抓撓,如發(fā)現(xiàn)留置針固定部位發(fā)紅,應及時處理。
影響因素:大隱靜脈表淺易見,穿刺成功率高是它的優(yōu)點,但血管的粗細、是否彎曲、有無靜脈瓣、走向是否清晰等因素均影響穿刺的成功;進針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動的關節(jié)處,都會導致針尖不能完全進入血管或套管在血管內(nèi)折疊而導致穿刺失敗;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脫等導致靜脈留置穿刺失敗。
預防方法:選擇大隱靜脈進行留置針穿刺時要選擇合適的血管,一般選擇較為粗直、充盈、長度適宜、無靜脈瓣且遠離關節(jié)的血管進行穿刺;穿刺完畢后更應妥善固定針頭,要采用與留置針配套的透明膠貼固定,使其松緊適宜,牢固美觀,保證針尖不扭曲、不折疊,防止套管滑脫。
目前靜脈留置針在基礎護理以外的領域中應用研究還很少,臨床試驗規(guī)模小[6]。在傳統(tǒng)護理操作觀念中,小兒輸液喜用頭皮靜脈,認為容易穿刺,容易固定,但新型護理技術(shù)的發(fā)展向這一傳統(tǒng)觀念提出挑戰(zhàn)。大隱靜脈雖然生長在腳踝處,傳統(tǒng)靜脈穿刺很少選擇在此處,因其極易導致輸液失敗,但留置針的使用卻使大隱靜脈的優(yōu)點顯露出來。通過兩年來使用觀察,大隱靜脈在固定方面及使用期限上均優(yōu)于頭皮靜脈留置。經(jīng)頭皮靜脈置入留置針雖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在有些特殊情況下,患兒頭皮靜脈不顯現(xiàn)、動脈搏動不明顯,肉眼難視血管,使穿刺難度增加,加重操作者心理負擔;而頭部備皮及反復尋找觸摸血管耗時較長,穿刺如誤入動脈會誤工誤時,多次穿刺不成功又會延誤搶救時機,甚至危及生命。即使穿刺成功,也會因諸多因素導致保留時間很短,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它的優(yōu)勢。而小兒大隱靜脈表淺,相對顯露清晰,走行直、彈性好、充盈度相對好,且準備時間短,不容易脫落,故選擇大隱靜脈置管,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留置針的作用,更容易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減輕患兒的痛苦。作者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一些固有的思維定勢也隨著改變,護理事業(yè)也隨之日新月異,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促進了醫(yī)療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
[1] 張曉紅.小兒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34):207.
[2] 潘君蘭.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臨床分析與體會[J].中華現(xiàn)代科學雜志,2005,7(7):25.
[3] 鄧建平.不同部位新生兒靜脈留置針保留時間的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0):269.
[4] 羅 燕.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在兩個部位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1):233.
[5] 師 歌,古建平.小兒靜脈留置針400例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4):194.
[6] 楊淑英,胡春華.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要點[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07,19(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