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立華 (浙江桐鄉(xiāng)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314501)
心力衰竭是高血壓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風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等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在當前神經內分泌調控模式下,為探索一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我院在西藥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與生脈注射液聯(lián)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及分組 選擇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入院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9~66歲,平均48歲;病程3~11個月,平均6.0個月;高血壓心臟病19例(31.7%),冠心病17例(28.3%),心肌炎、心肌病10例(16.7%),風心病、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各7例(各11.7%);合并肺感染8例(13.3%),糖尿病6例(10.0%),脂肪肝4例(6.7%)。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1例(18.3%),Ⅲ級33例(55.0%),Ⅳ級16例(26.7%)。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30~65歲,平均48歲;病程3~12個月,平均6.5個月;高血壓心臟病18例(30.0%),冠心病17例(28.3%),心肌炎、心肌病11例(18.3%),風心病8例(13.3%),肺心病6例(10.0%);合并肺感染10例(16.7%),糖尿病6例(10.0%),脂肪肝5例(8.3%)。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9例(15.0%),Ⅲ級34例(56.7%),Ⅳ級17例(28.3%)。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及合并癥等情況接近。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西醫(yī)抗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性常規(guī)治療,包括臥床休息、低鹽飲食、間斷低流量吸氧,強心、利尿、擴血管、改善心肌代謝等。地戈辛片口服,0.125mg,每日1次;合心爽片口服,30mg,每日3次;氫氯噻嗪,從小劑量開始(25mg/d或20mg/d),配合螺內酯20mg,口服,病情控制后以最小有效量維持,注意監(jiān)測血電解質情況??ㄍ衅绽?.25mg/d,每隔3~7d劑量加倍,直至靶劑量;不能耐受血管轉換酶抑制藥者給予纈沙坦。靜脈滴注極化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胰島素20U加10%氯化鉀15ml)和1,6-二磷酸果糖10g/d。合并肺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療程1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和生脈注射液。通心絡膠囊(成分:人參、全蝎、蜈蚣、水蛭、土鱉蟲、蟬蛻、赤芍、冰片等,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次4粒,每日3次。生脈注射液(成分:紅參、麥冬、五味子,山西太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1個月。1.3 觀察指標 采用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兩組治療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二尖瓣舒張早期和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采用美國BIOSITE Triage
Meter測試儀檢測血漿腦鈉肽(BNP)濃度。
1.4 療效評定 顯效:心悸、氣促消失或顯著減輕,肺部啰音消失或顯著減少,心影縮小,NYHA分級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有效:以上癥狀減輕或肺部啰音減少,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加重或死亡。
2.1 兩組治療前后LVEF、E/A、BNP水平比較(表1)由表1可見,治療前上述三項指標兩組間差別均不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LVEF、E/A均較治療前有明顯升高,但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BNP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三項指標兩組間比較,差異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前后LVEF、E/A、BNP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LVEF、E/A、BNP水平比較
組 別 例 數(shù)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由表2可見,觀察組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χ2=7.55,P<0.01)??傮w上,觀察組療效好于對照組。
慢性心力衰竭指以心排血量不足,組織血流量減少而引起的以循環(huán)功能障礙為主的臨床綜合征。心力衰竭的治療從過去針對血流動力學異常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阻滯神經激素、阻斷心室重構的治療策略[1]。西藥雖然在控制心力衰竭、降低心室率等方面有較好效果,但因副作用多而受到一定限制。隨著中藥的不斷發(fā)展,中藥因其副作用少和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廣泛地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
通心絡膠囊對心肌局部的血管緊張素受體Ⅱ和醛固酮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拮抗心肌局部的肥厚和重構,同時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增加泵功能的作用[2]。生脈注射液中的紅參能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改善心肌組織血流量,保護受損心肌的超微結構;麥冬可穩(wěn)定心肌細胞膜,還有正性肌力作用。
我們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聯(lián)合生脈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并與常規(guī)西藥治療作對照。結果顯示,中西藥結合治療的效果明顯好于單用西藥,且前者既能提高LVEF和E/A水平,同時也能使血漿BNP值明顯下降,提示能明顯改善心功能。
[1]高想,倪衛(wèi)兵,陶志強,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6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yī)藥,2007,39(6):32-33.
[2]劉春玲,攸翔,張欣欣.通心絡膠囊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26(4):3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