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豫秀
【熱點綜述】
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公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草案)》提出,按照適度超前原則,統(tǒng)籌各種運輸方式發(fā)展,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網絡設施配套銜接、技術裝備先進適用、運輸服務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皹嫿ňC合交通運輸體系” 主要包括四項內容:一是完善區(qū)際交通網絡。加快鐵路客運專線、區(qū)際干線、煤運通道建設,發(fā)展高速鐵路,形成快速客運網,強化重載貨運網。完善國家公路網規(guī)劃,加快國家高速公路網剩余路段、瓶頸路段建設,加強國省干線公路改擴建。大力推進長江等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推動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和港口規(guī)?;l(fā)展。完善煤炭、石油、鐵礦石、集裝箱等運輸系統(tǒng),提升沿海地區(qū)港口群現代化水平。完善以國際樞紐機場和干線機場為骨干、支線機場為補充的航空網絡,積極推動通用航空發(fā)展,改革空域管理體制,提高空域資源配置使用效率。二是建設城際快速網絡。適應城市群發(fā)展需要,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骨干,以國省干線公路為補充,推進城市群內多層次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建設。建成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推進重點開發(fā)區(qū)域城市群的城際干線建設。三是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四是提高運輸服務水平。
【命題展望】?
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國內和國際間經濟貿易量越來越大,對交通運輸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迎合了當前交通運輸的發(fā)展方向,網絡化、高速化、專業(yè)化、大型化。另外,十一五的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口向城市集中,也給城市的運行和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交通運輸的規(guī)劃布局及發(fā)展又不斷影響著城市的地域形態(tài)變化和各種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關注交通問題,關注十二五的交通規(guī)劃,就是關注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關注我們的生活,這正好契合高考命題的目標和要求。
1.?2011年高考應注意以重大交通工程建設(如京滬高鐵)和熱點、重點問題為切入點,考查交通線的、點的區(qū)位因素。
2.?以某城市、某熱點線路的交通發(fā)展為命題背景,通過交通圖判斷交通運輸網絡的構成和特點,并分析其變化對城市、商業(yè)網點的影響。
3.?結合中國、世界地理考查主要鐵路、港口的建設及主要交通運輸線。
【備考提示】
1.?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說明:鐵路運輸適合大宗、笨重的中長途運輸如礦石、煤炭;公路運輸適合短程、量小貨物;水路運輸適合大宗、遠程、時間要求不高的貨物,如礦產;航空一般運輸急需、貴重、數量不大的貨物;管道運輸一般運輸流體或者氣體,如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
2.?交通運輸區(qū)位因素分析
影響鐵路布局的區(qū)位因素分析是高考考查的重點。
社會經濟因素:分析主要側重三個方面:一是經濟條件,看經濟水平(人力、物力、財力保證,經濟是否發(fā)達),看經濟需要(主要是人口、工業(yè)和城市的分布所產生的物流、人流以及開發(fā)落后地區(qū)的經濟需要);二是科學技術支持,運輸工具的大型化、高速化,經濟聯系擴大,克服自然條件不足,如青藏鐵路建設克服凍土,包蘭鐵路上寧夏沙坡頭草方格沙障固沙,京滬高鐵建設等不僅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更是科技的進步;三是社會因素,體現在政治的(政策的支持、維持國家穩(wěn)定繁榮)、民族的(促進民族團結)、國防的(鞏固國防,保衛(wèi)祖國邊疆)。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地形、河流、氣候,如臺灣“環(huán)形”鐵路,海南島“半環(huán)形”鐵路,主要受地形影響;青藏高原上凍土層、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體現地質條件對工程建設影響;河流水深、流速、流量、泥沙淤積會影響截流架橋,當然會影響鐵路進展;青藏高原高寒氣候不利施工,東南沿海地區(qū)的臺風、風暴和濃霧等都會成為鐵路布局的不利因素。
社會經濟條件已成為影響鐵路布局的決定性因素,但是自然因素仍然很重要,應盡可能利用有利自然條件,避開不利影響,從而使選線方案既能夠滿足鐵路運輸能力要求,又能減少鐵路工程量,并便于維修護養(yǎng)。另外在鐵路施工過程中,還要盡量做到對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持,最大限度地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如青藏鐵路建設實施“以橋代路”工程。
3.?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影響
(1)?圖解交通運輸對聚落形態(tài)的影響
(2)?圖解交通運輸對商業(yè)網點密度的影響
(3)?圖解交通運輸對商業(yè)網點分布位置的影響
【典題例析】
例1?下圖為我國華北平原某城市的可聞噪聲分貝強度(單位:PNdB)等值線分布圖,圖中黑色圓點代表交通運輸網中的點。讀圖完成下面(1)~(3)題。
(1)?圖中M點最有可能是 (??)
A.?汽車站 B.?碼頭
C.?火車站 D.?飛機場
(2)?對圖示內容的分析正確的是 (??)
①?M地有公路直達市區(qū),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聲污染市區(qū),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運輸工具進出M地的方向為西北—東南向
④?M地主要運輸工具沿公路從市區(qū)北部通過,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隨著城市的發(fā)展,當地政府決定將M地整體搬遷至遠郊,現有甲、乙、丙、丁四個地點供選擇,比較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思路解析】?第(1)題,等值線的軸線呈西北—東南向。碼頭供船舶進出,船舶產生的噪聲等值線應以港口為中心,軸線走向與河流延伸方向一致。M點通向城區(qū)北部的公路延伸方向和噪聲等值線的軸線延伸方向一致,但是圖中信息顯示M點沒有通向東南方向的公路,因此不會產生圖示效果的等值線軸線延伸方向。M地無鐵路通過,不可能是火車站,只能是飛機場。第(2)題,飛機飛越城區(qū)上空,噪聲污染影響城區(qū),存在安全問題,布局不合理。第(3)題,甲位于城區(qū)冬季風(西北季風)的上風向,且飛機飛越城區(qū)上空,噪聲污染影響城區(qū),存在安全問題;乙、丁雖位于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遠郊,但飛機飛越城區(qū)上空,也存在噪聲污染和安全問題;丙位于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遠郊,飛機又不飛越城區(qū)上空,噪聲污染很小,安全系數高。
【參考答案】?(1)?D(2)?C(3)?C
例2?2011年初始,中國東南亞高鐵(客運)線路已經動工。該鐵路為泛亞鐵路的西線工程(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仰光—瑞麗—昆明),讀圖并回答:
(1)?簡述我國承建該工程項目的優(yōu)勢。
(2)?試分析該工程“難度大,需克服的困難多”的自然原因。
【思路解析】?在以能力為立意的新高考備考形勢下,認真審題、獲取信息、運用知識是必須具備的應試能力。(1)高鐵的建設和一般鐵路的建設既有相似點,如社會經濟因素在線路建設起著決定因素,關鍵因素是科技,不同點在于高鐵的成本更高,技術要求更高。相對東南亞國家我們國家在高鐵的技術是世界一流的,技術成熟,有經驗。(2)雖然社會經濟條件對鐵路建設起著決定因素,但是自然因素對鐵路線的建設影響不可忽視,尤其是自然障礙和自然災害的影響。自然因素的分析,要結合區(qū)域特征,自然條件障礙尤其要結合氣候,地形地質,水文,植被等的不利因素加以分析,另外注意語言的組織和規(guī)范。
【參考答案】?(1)資金雄厚;技術屬自主創(chuàng)新,建設成本相對低;技術水平高,且技術成熟;有高素質的熟練勞動力。
(2)雨季長,雨量大,夏季多暴雨,夏季持續(xù)悶熱天氣多;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形起伏大;河流眾多河流汛期長,多洪澇災害;多斷層,多地震、滑坡、泥石流,廣泛分布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質條件復雜。沿線多原始森林,后勤補給難度大,生態(tài)成本高。
例3?如下圖,城市形態(tài)的空間變化圖,回答下面問題:
(1)?對圖中信息可以看出,對未來城市的空間發(fā)展影響最大交通運輸方式可能是 (??)
A.?河流B.?鐵路C.?公路D.?航空
(2)?未來城市空間擴展可能受限的方向是 (??)
A.?東部B.?東南C.?南部D.?西北
(3)?圖中商業(yè)中心布局合理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⑥ D. ②③⑥
【思路解析】?圖中的信息很豐富,解題的思路來自對圖中信息的解讀。(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1949年用地主要是在受河流的影響,中期受鐵路影響比較大,現在街區(qū)的分布主要是受公路影響較大,從而形成星狀地域形態(tài),可能未來城市的發(fā)展更多受環(huán)城公路的影響;(2)城區(qū)受交通延伸和環(huán)路的形成,不斷向外擴展,但西部河流已經不能符合現代城市交通的要求,可能發(fā)展較慢,尤其是飛機場的存在可能成為城市擴展的限制因素;(3)②處在城市的幾何中心,③處靠近火車站和公路,人流量大,便于物資集散,會形成商業(yè)中心,④處環(huán)路交匯點,交通便利,屬于交通區(qū)位。⑥河流和環(huán)流交匯點不具備交通便利優(yōu)勢,①雖公路和鐵路相接,但是沒有客流。
【參考答案】?(1)?C(2)?D(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