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云亦云、盲從、迷信一平庸=上當受騙;權威、經驗、常識≠真實、真相、真理。打假斗士方舟子破解96個人們容易忽視或存在誤解的謎題。內容涉及奇妙的生命現(xiàn)象、有趣的科學發(fā)現(xiàn)、鮮為人知的科學史故事和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問題,兼具知識性、趣味性、恩想性和實用性。
大象為什么不長毛?綿羊為什么不是綠色的?我們?yōu)槭裁从袃蓚€鼻孔……對于這些謎題,方舟子一一加以詳細剖析,有根有據的妮妮道出這些謎題背后的科學真相。本書是孩子應用科學的教科書,也是成人明辨是非的參考書,錯過了就是你的損失,它對培養(yǎng)孩子用科學分析各種問題有很大的益處。
名人推薦
眼下中國假如只推薦一位科普作家,那么“方舟子”=個字,我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道理嘛,很簡單:他靠譜、勤懇、豐富,而且愈發(fā)有趣,
——司馬南(電視主持人,媒體評論員)
無知的人不是沒有知識的人,而是不肯接受新知識的人,方舟子的行文說話風格有爭議,但如果“此為理由不去注意他提供的事實,就是無知。作為一個記者,我認同他“對真相要有潔癖”的說法。方舟子的觀點并不代表正確,但唯有更精確的事實才能辯駁他,唯有這樣方式的辯駁,才能保證科學本身“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的自由
——柴靜(中央電視臺記者)
精彩熱讀
可能是由于在電視、電影、畫冊上已司空見慣,很少有人意識到,大象是最獨特的動物之一。獨特到什么程度呢?動物學家把多達5400種的哺乳動物根據其親緣關系的遠近,很吝嗇地劃分為29個目,而大象就占了一個目——長鼻目。長鼻目僅僅含有三個現(xiàn)存物種,即亞洲象、非洲叢林象和非洲森林象,再也沒有別的現(xiàn)存物種能與大象劃入同一個目。而我們人類所屬的靈長目含有350個物種,我們的近親可比大象多多了。
大象的獨特首先表現(xiàn)在它的龐大。它是現(xiàn)存最大的陸地動物,能長到4米高,重7噸,體重是排在第二位的犀牛的2倍。它的形狀也很獨特,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那長長的鼻子以及巨大的耳朵。大象還有一個特征比較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它身上的毛發(fā)極其稀疏。身披毛發(fā)是哺乳動物的特征之一,99%以上的陸地哺乳動物都有皮毛,大象是罕見的例外。
有一個科學愛好者注意到了這一點。我收到他寫的題為《大象的體毛為何非常稀疏》的小論文,大意是說始祖象的體形變大進化成大象后,身上毛囊的密度自然會大大降低,大象的體毛當然會變得稀疏了。這個解釋是經不起推敲的,體形大并不意味著毛發(fā)就變稀疏。實際上,已在一萬年前滅絕的猛犸象就長著濃密的長毛。如果有必要,現(xiàn)存的大象也可以身披毛發(fā)。
猛犸象生活在寒帶,需要毛發(fā)御寒;而現(xiàn)存大象都生活在熱帶,沒有這個必要。所以大象不長毛的一個因素,是氣候。但是,和大象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的許多哺乳動物,例如斑馬、長頸鹿、獅子,都有毛發(fā),為什么大象的體毛卻嚴重退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