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對于家住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qū)薛家村的李芬蓮老人顯得非常特別,她終于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鏡頭里的老人有著少女般的羞澀,端坐在自家門前,好像在舉行一個很重要的儀式,在那一刻美麗定格。
這是她平生第一次照相,想著不久就可以擁有一張屬于自己的照片,老人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每給一位老人拍完照片袁柯都會陪著聊會兒天,還告訴他們很快就會收到照片,等老人滿意了,袁柯才微笑著離開。這項拍攝計劃實施于2011年8月。西北師范大學大三學生袁柯發(fā)起了一個叫“快門三秒鐘”的公益項目,呼吁愛心人士關注農村,用相機幫助農村老人和孩子,解決農村老人缺少遺照、孩子缺少童年照片的難題,實現(xiàn)貧困地區(qū)老人和孩子拍張照片的渴望,不讓他們因沒有照片而留下遺憾。
最美夕陽紅
袁柯剛走出李芬蓮的家,老人就拿著自己平時舍不得吃的水果追上來,送給完成她人生一個心愿的孩子們(快門三秒鐘團隊)。
同樣是10月2日下午,留著長長花白胡須的薛成基老人和妻子蘇美英終于有了人生中的第二張合影。袁柯是在路上碰見拉著架子車的薛成基老人的。當說到要免費給他們拍照時,老人立刻熱情地邀請他們去家里拍。
當老人小心翼翼地從正屋墻壁上取下松木質地的相框,一手托著框底,一手抓著框邊,給袁柯他們看照片時,袁柯他們發(fā)現(xiàn)這個長約40厘米、寬約30厘米的相框,記錄著薛家所有家庭成員的成長記憶,其中包括3個女兒、3個兒子和大女婿參軍時騎著軍用摩托車的照片。
當薛成基老人和妻子第二次拍照時,還是53年前第一次拍照的姿勢,老人站在妻子蘇美英的右邊。鏡頭里的這對夫妻,嚴肅地盯著鏡頭,如53年前那樣拘謹,仿佛兩位老人又回到了青春時代。這感動的一刻瞬間定格。
“好浪漫?!碧嫠麄兣恼盏囊幻髮W生由衷感慨。
像這樣浪漫的畫面袁柯他們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有時替老人拍照,他們會拿出平時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梳洗打扮一番。老人對照片充滿了渴望和感情,拿到照片的那一刻,笑得特別快樂,有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有一天天剛黎明,一位老人提著一包自家果樹上的桃子,來到他們借宿的農戶家。老人70多歲,頭發(fā)全部斑白,手顫抖著伸進衣服口袋,從里面拿出一張用布片小心包裹著的照片(項目組為老人拍攝的),用手輕輕撫摸著照片,說:“我活了70多歲,就連我懷胎10月的兒都沒給我照過一張照片,今年你們卻給我照了。”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在他們?yōu)樗棠陶胀暾掌螅p輕湊到一個隊員身邊,悄悄說:“我奶奶還沒照過照片呢?!泵恳幻邮芘恼盏睦先嗽谂恼諘r認真或快樂的表情,使袁柯他們懂得老人們對照片的重視。
我想照張老相(遺照)
一次活動時,一名老人主動請求袁柯為他和老伴照一張老相,以后就可以用上了。“我們一直不敢說拍照片可以用作遺照,但怕老人們不高興,嫌不吉利,可沒想到老人卻主動說了出來。遺照是老人們需要的,是老人們在世的留念?!痹抡f。
在他們?yōu)橐晃?9歲高齡的老人拍照時,她的兒媳說:“這就是最后一張照片了。”
為老人們拍照片時,袁柯總會想起他已經逝世的外婆。兩年前,剛剛考上大學的袁柯去看望84歲的外婆。袁柯提議用新買的手機給老人照張相片,下身癱瘓的外婆硬撐著爬了起來。臨走時,外婆問袁柯能不能把照片洗出來,當時袁柯還不知道手機的照片可以傳輸?shù)诫娔X,只好回答說不行。外婆發(fā)光的眼神突然就黯淡了下去。不久,老人離世。袁柯沒想到,他手機中的照片竟是外婆人生中的最后一張照片。
沒有滿足外婆最后的心愿,成了袁柯心中永遠的遺憾。為此,袁柯自責了很久。去年春節(jié)回家,他把照片洗出來后,放到了外婆的墳前——這也就是袁柯創(chuàng)辦這個公益項目的初衷。
也許在繁華都市里生活的人們很難理解,一張照片對于一個從沒照過相的農村老人有怎樣的意義,自小生活在農村的袁柯卻對此深有感觸。
袁柯發(fā)現(xiàn)很多人拿到照片后,將照片貼在了門正對的墻上,并且用透明的塑料紙掩蓋在上面,怕塵土弄臟;有的將照片壓在正房桌子玻璃下最顯眼的地方;有的則用一塊布片小心地包裹好,留著以后作為遺照;還有的將照片放在了炕邊的木盒里,方便隨時拿出來觀看……他們對照片很重視、很珍惜??吹竭@些,更激勵袁柯把這件事情長久地做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愛的天使”、“全家福、福全家”
2011年8月3日,甘肅臨洮縣蘇家溝小學的教室像炸開了鍋一樣熱鬧,對于蘇家溝的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比過年還值得興奮的日子,原來他們村支教的大學生們要給他們拍照片。當“快門三秒鐘”團隊宣布要給他們拍照時,教室沸騰了,孩子們有的拍桌子,有的站在凳子上,有的高興得直跳。等他們確定在那個小花園前拍照時,孩子們全都圍過來了,搶著要站在鏡頭前面。強強(化名)和明明(化名)為了搶鏡頭竟然打起來了……看到這里,袁柯心里酸酸的,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曾那么強烈渴望一張照片。
幫助300多名孩子拍的照片,定格了孩子童年的模樣,也許當他們?yōu)槿烁改?,仍然可以拿著照片給自己的孩子講述童年的故事。在為孩子拍攝個人照的同時,也拍攝合影。孩子和他們的朋友拍攝合影,可以增進朋友之間的友誼,有利于孩子的情感交流。
蘇家溝村有一個家族,前幾年因為一些事情鬧了矛盾,家族關系很緊張。項目組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積極做了很多工作,以拍攝全家福照片為由將兩家人湊到了一起。拍完照片后兩家人有了言語交談,尷尬的氣氛逐漸緩解?,F(xiàn)在兩家人已經和解。
雙桐村也有兩位村民因為田地邊界鬧了矛盾,在隊員和村民的勸說下,兩人照了合影,矛盾和解,關系得到了很大改變。
這是夢想,不是作秀
有人問:“比起拍照來說,還有更多有實質意義的公益活動吧,只是拍照是不是有點作秀?在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拿一張照片有什么用?”
袁柯這么回答:“除了物質需求,人還有精神需求。沒人不想有一張童年照,沒人不想在去世后留下一張照片。”面對這些質疑袁柯絲毫沒有動搖他做這個項目的決心。
“我在大學一直是做環(huán)保公益的,多次在農村開展活動,看到農村存在的很多問題。我小時候只有兩張照片,都是別人幫我照的。生活在農村,我看到過很多老人突然去世,沒有一張照片可以做遺照。在活動中,我收獲了感動,在活動中成長了。我知道他們需要什么,也很明確我該做些什么?!痹抡f。
22歲的袁柯并非專業(yè)攝影師,甚至連專業(yè)的攝影培訓都沒有參加過。他拍照片的設備也僅僅是今年5月份買的售價千元左右的尼康相機。
“快門三秒鐘”團隊從8月份至今一共進行了5次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拍攝近兩千張照片。
袁柯生長在農村,家庭并不富裕,一周帶3份家教,可以掙400塊,他經常把做家教的錢拿來做公益。
“一張照片,雖然看起來很微小,但是卻對我們的目標群體很重要。從小處著眼,解決一些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就是我們‘小公益’的目標。隨著我們項目在全國各地展開,星星之火終將成為燎原之勢,那樣我們的小照片就實現(xiàn)了‘大精彩’?!?/p>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