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物質(zhì)至上,人類社會人類是中心,如果物質(zhì)變成了中心,人都成了陪襯,有什么意思?去你的面子,面子面子,不過是鞋墊子,端著自己,自己難受,別人也不舒服,真實實在,萬事順利;去你的高文憑學歷,科學家也要懂得生活,死知識很多,搜索引擎里都有,能在生活里用好才是王道。
——80后民謠音樂人,北大新聞系畢業(yè),文字、繪畫、戲劇創(chuàng)作者邵夷貝。
我們這一代,以及后面的幾代人都很幸運,都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我們把好的果子都吃完了,不好的果子都留給你們了,很抱歉。
——余華在暨南大學演講時表示,“80后壓力空前,受盡磨礪,我對你們充滿尊敬?!?/p>
編讀往來
我讓看過的《風流一代》“再就業(yè)”
因為被《風流一代》先進的理念、活潑的風格、精彩的內(nèi)容所吸引,我們很早就成了這份雜志的忠實訂戶與熱心讀者。時間一長,家中看過的《風流一代》越積越多,妻子每隔一年或二年就把積攢的舊雜志當廢品賣掉。
前年底的一天,我的一位在老家鄉(xiāng)下當村支書的堂叔來我家作客,恰逢我妻子把一大疊過期的《風流一代》打捆,準備賣掉。堂叔順手翻了翻,覺得這些雜志雖然已經(jīng)過期,但成色還很新,許多面向青年人的內(nèi)容也不算過時。他當即感慨地說:“你們把這么好的雜志當廢品賣掉實在太可惜,如果放到咱村圖書室里,村民們一定喜歡得不得了?!碧檬褰又嬖V我們,如今村里雖然辦起了圖書室,但因為經(jīng)費有限,所訂閱的報刊種類與數(shù)量都很少,尤其像這些對農(nóng)村青年來說很有看頭,而且又能提高農(nóng)村青年素質(zhì)以及新農(nóng)村建設等宣傳中起重要作用的《風流一代》之類的報刊就更少。
堂叔的一番話讓我很受觸動,是啊,我們作為訂戶,把看過的《風流一代》當廢品賣,也賣不了幾個錢,卻造成很多寶貴的宣傳資源被浪費。如今農(nóng)村中喜歡看書讀報的人越來越多,而很多農(nóng)村的條件有限,不可能訂購很多書報,如果我們訂戶把看過的《風流一代》送給農(nóng)村圖書室包括農(nóng)家書屋,倒是一種很實在的“智力幫扶”行動,更主要的是能讓這些寶貴的宣傳資源得到了再利用,能為指導農(nóng)村青年教育以及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等作貢獻。于是,我當即與堂叔商定,今后定期把看過的《風流一代》送給他們村圖書室。堂叔聽了非常高興,連聲說好,并風趣地表示一定好好珍惜、好好利用,讓這些過期雜志在他們村里“再就業(yè)”,好好發(fā)揮“余熱”。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除了自己堅持每隔一段時間把看過的《風流一代》送給老家村里外,還積極動員當?shù)匾恍┯嗛嗊@份雜志的單位和個人也這樣處理。許多“刊友”都很贊成,認為這是解決訂戶過期雜志“無處存放”以及農(nóng)村“書報太少”矛盾的好辦法,也是一個讓大家都得利的“雙贏”舉措。
就這樣,如今在我們這一帶,看過的《風流一代》“再就業(yè)”的情況很普遍。其實我們這樣做不僅僅是節(jié)約了資源、踐行了低碳,更主要的是進一步宣傳展示了《風流一代》,會促使更多農(nóng)村青年了解、熟悉以及自覺去訂購這份雜志,繼而會促使農(nóng)村的兩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宣傳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
讀者 南通 楊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