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茸,1981年出生于北京。上海同濟大學工學學士,德國基爾大學理學碩士?,F從事金融文案翻譯工作,旅居麻州。
Vicky所在的美國公司不大不小,在紐交所上市,每年全球利潤三五億美元。在中國所有雇員加在一起一共200人不到,北京區(qū)域總部一共50多人,剩下部分人馬分散在祖國各地。每到年底,總部都會舉行年會,各個大區(qū)分別以聚餐的形式進行。當然,在以前銷售業(yè)績特別好的年代,全公司集體去旅游勝地開年會也是有記錄的。但自從金融危機之后,大型活動基本都由于預算吃緊而停止。
作為行政部門的小魚小蝦,每當開年會的時候,Vicky都忙得不可開交。小到菜單,大到場地,和各個部門之間溝通起來那真是眾口難調的大事情。大家辛苦一年都希望吃好玩好,但眼巴巴地看著那幾個可憐的預算,群眾都對勤儉節(jié)約的計劃不是很買賬,配合起來的熱情自然不可能高漲。盡管如此,大家對Vicky的工作都還是持肯定態(tài)度,還給她一個很高端的昵稱CEO(chief entertainment officer,首席娛樂官)。
“年會”聽起來很簡單,不就是全體雇員開一次聯(lián)歡會么?但大家對這次會的預期,可不像大學生開聯(lián)歡會那么簡單,僅僅是邊吃零食、邊看自導自演的節(jié)目。作為總部,當然是想能夠趁著這個機會,把原本不熟悉的新同事引薦給大家。作為一個產品完全靠進口的銷售型分支機構,每年三分之一的員工流動量,造成同事之間經常在電梯里相逢不相識。作為公司領導,總是會趁著大家吃好喝好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在會上把下一年的銷售任務大體發(fā)給大家,銷售任務每年20%以上的增長牽動著大家的神經也牽動著大家的錢包。
為了保證大家吃好喝好,Vicky打算把預算花到一分不剩。她知道,在職場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請客吃飯的規(guī)則:吃自己的,以餓不死為標準;吃朋友的,以吃飽為標準;吃客戶的,以吃好為標準;吃公司的,以撐不死為標準。
為此,Vicky還特別召開各部門聯(lián)合辦事電話會議,因為總部還要派領導來參加,要考慮外賓的感受。第一問題是去哪里吃?美國領導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推薦了一個誰都沒聽說過的跨國連鎖餐廳。結果去網上搜,打114或者118114,居然都沒聽說過,后來動用美國查號臺才鎖定這家餐館位于香港的總店。國語粵語英語溝通半天才被告知,人家還沒在北京開分店的計劃。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按照本土高層領導的指示,找一個體面而不貴、能容納80人包場的餐館。但到了年底,各大餐館爆滿,想找到這么個地兒還真不容易。大家一邊頭腦風暴城里比較熟知的餐館,一邊在網上查,還分頭打電話定位,折騰了半天好歹找到了一個基本符合條件的地方。Vicky決定后馬上向財務相關領導進行匯報確認,獲得批準之后,就對全公司統(tǒng)一口徑表示:“不論是誰,你要問我為什么是這個地方,只能告訴你,現在餐館很難定,只有這里相對符合條件?!?/p>
接下來就是怎么吃好喝好玩好。吃很簡單,大家提前看菜單。菜單上有的提前預定,沒有的你告訴我去哪兒找外賣,我也可以給你訂。酒水方面,Vicky很走運,某高層領導是一洋酒品牌的“粉絲”加股東,其對酒水搭配的資深程度無人能及,自然也沒有不識趣的企圖挑戰(zhàn)。游戲么,也不難,無非一些雅俗共賞的吹拉彈唱節(jié)目,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藉此機會把各種獎品不分級別地發(fā)給大家。作為傳統(tǒng),Vicky和另外一位男同事仍然是雷打不動的男女主持人。
等到年會當天,雖然Vicky提前三天開始,每天群發(fā)Email提醒集合時間是18點,但因為各種原因(有的是在客戶那里,有的在出差,有的在生病,有的干脆玩失蹤),18點半稀稀落落才到了幾個人。大家松松散散地坐在大堂吧里聊天。突然,某高層領導出現在紅地毯上。這個時候好像一位無形的導演喊了一聲“action”,大家馬上進入一種亢奮的工作狀態(tài):閑坐的幾個同事迅速圍過來,有的噓寒,有的問暖,甚至還有馬上和領導談手頭項目的。
領導就像一塊超強的磁石,把散落的人群圍聚起來,這種能力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氣場”。19點左右,領導們基本都到齊了,年會正式開始。雖然與會人員只是原來計劃的四分之三,但這并未影響大家的情緒。很多人的可有可無就像領導們的不可或缺一樣,是那么顯而易見。臨近午夜,大家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年會。拿著五花八門的獎品,帶著新一年那足以震撼中樞神經的銷售任務,紛紛退場。套用80后當年寫作文常用的一句描述:每當這時,Vicky的心里都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
在這座20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里,從日出到日落,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的職場人士們,在辦公室、會議室及各種應酬場合,衣著光鮮地扮演著屬于自己或期待會屬于自己的角色。有人樂此不疲,有人無故缺席。而每到年會時節(jié),Vicky都覺得自己是站在臺上看戲的特殊觀眾,既興奮又好奇,總是無法辨別這里的人群到底是真實的存在,還只是演員們的表演。不管怎樣,作為劇務,Vicky今年的任務又一次圓滿完成,等待她的也將是那一份魂牽夢繞的年終獎金和決定明年是否加薪的年終評定。只要你踏上這舞臺,就必須演到落幕,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職業(yè)道德。
(編輯 鄭儒鳳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