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林霞,宋雄,林小苗,藍穎,熊媛媛
語言發(fā)育遲緩是兒童常見的語言障礙之一,而智力低下是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較常見的原因之一。由于大腦損傷或大腦的發(fā)育不良,使患兒的認知、語言功能出現障礙,表現為不會說話,只能說單詞,言語不連貫,學舌語等,部分患兒還存在與別人缺少目光接觸,煩躁、多動,不與小朋友玩等行為方面的表現[1]。語言發(fā)育遲緩不僅影響兒童與社會間的交往,阻礙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影響兒童的神經心理發(fā)育。本文研究頭針結合語言訓練對智力低下兒童語言能力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5月~2010年8月在本院兒童康復科進行語言治療的40例患兒,按照年齡、性別進行配對設計,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齡(25.93±5.69)個月;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齡(24.73±4.72)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 智力低下按照國內小兒神經精神語言運動的發(fā)育標準判定,<4歲兒童采用北京兒童保健所制定的嬰幼兒智能發(fā)育檢查量表(修訂Gesell量表),應具備以下3條:①智力商(IQ)或Gesell發(fā)育商(DQ)低于人群2倍標準差;②適應行為有缺陷;③表現在發(fā)育年齡(18歲以下)以下。
語言發(fā)育遲緩診斷標準:將S-S法檢查結果顯示的階段與實際年齡語言水平階段進行比較,如低于相應階段,可診斷為語言發(fā)育遲緩[1]。
1.3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智力低下符合上述3項診斷標準并符合語言發(fā)育遲緩診斷者。
排除標準:①由于腦外傷、腦炎、腦出血等腦病后遺癥引起的智力低下者;②并發(fā)腦癱;③并發(fā)視、聽覺障礙;④并發(fā)癲癇發(fā)作;⑤并發(fā)腭裂、唇裂等口腔器質性疾病及口腔炎等口腔感染者。
1.4 治療方法 語言康復訓練:采用門診一對一的治療形式。根據患兒的語言發(fā)育水平、癥狀類別,制定系統(tǒng)、詳細的訓練程序,方法包括:①游戲治療;②交流訓練;③注意力訓練;④手勢符號訓練;⑤符號形式與指示內容關系訓練;⑥文字訓練;⑦構音器官構音類似運動訓練。每日訓練30 min,每周5次,3個月為1個療程。
治療組在語言康復訓練的基礎上,取頭針智三針、顳三針、四神針及言語1、2、3區(qū),選取1.5寸毫針,平刺進針0.8寸左右,針刺平補平泄,1次/d,留針60 min,療程同對照組。
1.5 療效觀察 采用Gesell量表的適應性評分和語言評分,用發(fā)育商(DQ)表示。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以s)表示,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治療后兩組患兒的Gesell適應性評分、語言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兒Gesell適應性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兒Gesell語言評分比較
智力低下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發(fā)育時期腦功能異常,病因復雜。臨床主要表現為感知、注意、記憶、語言、理解、洞察力、思維等方面的缺陷,同時伴有情感和人格發(fā)育落后,特別是語言發(fā)育落后[2]。智力低下主要病變在于腦。中醫(yī)認為,腦為奇恒之府,具有貯藏精氣的功能,與人體氣、血、精、津液之間有密切關系,通過經絡的傳導發(fā)揮其主視、聽、嗅、味、言等作用。針刺頭部相關穴位能疏通經氣,調整氣血,有利于潤養(yǎng)舌體,改善語言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根據人體大腦功能分區(qū)的特點,額、顳葉是言語表達和聽覺理解區(qū),取智三針、顳三針、四神針及言語1、2、3區(qū),能疏通經絡,調節(jié)氣血,增加病灶的血流量,改善大腦皮層缺血狀態(tài),使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腦神經細胞覺醒,提高腦細胞攝氧能力,促進受損神經元修復與再生,代償受損區(qū)域,從而使患兒的語言發(fā)育和智力水平得到改善。
頭針通過針刺大腦皮層相應的功能區(qū)對應的頭皮來治療神經功能受損引起的各種癥狀。大腦語言區(qū)及其他功能區(qū)在頭皮的投影正是頭針療法定穴主要依據之一[3]。有學者發(fā)現,患兒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刻板行為和智力障礙可能與左側大腦血流灌注降低有關,尤其是顳葉、額葉和邊緣系統(tǒng)[4]。頭針可以使對應腦區(qū)的血流灌注增加,有利于局部組織的血氧和營養(yǎng)供應,從而改善腦功能,進而促進患兒的認知、社會交往等的改善,和患兒語言能力的提高。有研究顯示,頭皮針配合言語訓練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失語患者,語言功能明顯改善[5]。
語言訓練主要通過對感覺器官的充分刺激而階段性進行語言符號理解、表達學習,改善交流態(tài)度,提高基礎操作能力。本研究顯示,頭針結合語言訓練對智力低下兒的智力發(fā)育有所提高,尤其對患兒的語言發(fā)育有明顯提高,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李勝利.言語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8-140.
[2]李樹春,李曉捷.兒童康復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74-288.
[3]劉湘麟,楊萬章.針刺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臨床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雜志,2008,6(11):1130-1131.
[4]Rosenwasser B,Tcxekod S.More contributions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to education of people with autism[J].Behav Modif,2002,26(1):38.
[5]黃紅纓.頭皮針配合言語訓練對缺血性腦卒中運動性失語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2):1180-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