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項明潔,毛順露,吳 迎,李永興,李敏勤,陳 華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盧灣分院1.放免檢驗科;2.乳腺外科,上海200020)
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發(fā)布的最新癌癥情況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乳腺癌已成為上海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令人關注的是三分之二的確診病例已處于晚期。這可能與現(xiàn)代女性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且乳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女性自檢還未能推廣普及,因此,早診斷和早治療是防治乳腺癌的關鍵。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癌抗原 15-3(carcinoma antigen 15-3,CA15-3),癌抗原 CA125(carcinoma antigen 125,CA125)等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和敏感度均不夠理想[1]。組織多肽特異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是一個衡量腫瘤細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新型腫瘤標志物,在胃癌、結(jié)直腸癌、肝癌及肺癌等的診斷及預后療效和病情監(jiān)控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價值[2]。我們檢測了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TPS、CA15-3和CA125水平,探討腫瘤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
1.1研究對象及分組瑞金醫(yī)院盧灣分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住院病人。其中乳腺癌患者98例,平均年齡55歲(25-89歲),女性96例,男性 2例;均經(jīng)病理確診為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73例,平均年齡47.10歲(23-85歲),女性65例,男性8例。所有患者排除乳腺癌外各種惡性腫瘤,嚴重的炎癥、創(chuàng)傷、心臟病、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腎臟疾病、垂體瘤、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內(nèi)分泌異常疾病。健康對照組50例,平均年齡42.1歲(19-60歲),女性42例,男性8例,均來自本院健康體檢者,無乳腺、婦科、肺部、胃腸及肝腎疾病。
確定TPS正常范圍的受試者均為本院體檢健康者,278例,平均年齡49.08歲(19-82歲),女性160例,男性118例,經(jīng)體格檢查無乳腺、婦科、肺部、消化道、腎臟以及心血管疾病。
1.2標本采集用帶有惰性分離膠的真空采血管分別抽取研究對象靜脈血4 ml,靜置30 min后,4 000 rpm離心15 min,分離血清,-20℃保存。
1.3實驗室檢測方法TPS檢測采用ELISA法,試劑盒由瑞典IDL Biotech AB公司提供;CA125和CA15-3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檢測儀器為美國Abbott公司AXSYM全自動免疫分析儀,試劑為配套進口試劑。所有指標的測定均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CA125和CA15-3的正常參考值分別為35 U/ml和28 U/ml。
1.4統(tǒng)計學方法由于各組檢測數(shù)據(jù)呈偏態(tài)分布,均取各組濃度值的中位數(shù)進行比較。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各組的腫瘤標志物濃度和陽性率進行秩和檢驗或 χ2檢驗和Spearman相關性分析;使用受試者特征曲線(ROC)曲線對3種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效能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TPS正常參考值的確定
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TPS參考值確定為140 U/L(表1)。
表1 健康體檢人群血清TPS值(U/L)
2.2乳腺癌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和陽性率比較
結(jié)果顯示,乳腺癌患者TPS、CA125和CA153的濃度和陽性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TPS的陽性檢出率最高,達36.73%。具體結(jié)果見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與對照組的血清腫瘤標志水平及陽性率比較
2.3三項腫瘤標志物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檢測效能綜合評價
用ROC曲線對3項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效能進行評價,結(jié)果顯示TPS的線下面積最大,為0.717,約登指數(shù)最高。分別計算TPS、CA125、CA153三種腫瘤標志物的單項、2項、3項組合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期值(PPV)和陰性預期值(NPV)。結(jié)果顯示,3項腫瘤標志物中TPS的敏感度最高,為36.73%,分別是CA125和CA15-3的3.59倍和5.99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PS的特異性略低于其他2項,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不同組合的聯(lián)合檢測中,TPS+CA153,TPS+CA125和TPS+CA125+CA153的約登指數(shù)最高(20.69%),敏感性為37.76%,特異性為82.93%(表3)。
表3 3種腫瘤標志物及不同組合檢測的敏感度、特異度和約登指數(shù)的比較(%)
乳腺癌只有早診斷,才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但至今還未發(fā)現(xiàn)可以用于乳腺癌早期診斷和篩查的血清學腫瘤標志物,靈敏度低和缺乏特異性是影響腫瘤標志物診斷乳腺癌早期病變準確性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考慮應用多個腫瘤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來提高腫瘤標志物用于乳腺癌的早期檢出率。
CA15-3是目前臨床公認的乳腺癌首選腫瘤標志物,在乳腺癌Ⅰ、Ⅱ、Ⅲ期診斷的靈敏度分別只有10%-15%、20%-25%和30%-45%,而在正常人群(-5%)和乳腺良性病變中也發(fā)現(xiàn)有增高[3]。CA125是臨床常用于婦科腫瘤檢測的標志物。TPS是細胞角蛋白CK-18上的M3抗原決定簇,是與腫瘤細胞的復制分裂密切相關的標志物,在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和胃腸道等腫瘤均可增高。尤其在腫瘤早期,在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復發(fā)或轉(zhuǎn)移之前,腫瘤細胞數(shù)目較少,反映腫瘤容量的標志物的血清水平往往比較低,而此時的腫瘤細胞分裂、增殖活躍,因此TPS可以有較高的靈敏度,從而有利于早期診斷[4-8]。我們設想將反映瘤容量的標志物和反映瘤活性的標志物聯(lián)用,既可反映腫瘤增殖活性,亦可反映瘤負荷大小。目前,有關TPS與CA15-3和CA125三項腫瘤標志聯(lián)合檢測在乳腺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研究國內(nèi)外鮮見報道。
本次實驗首先建立了本實驗室的TPS正常參考值為140 U/L,此結(jié)果與瑞典IDL Biotech AB公司試劑盒提供的正常參考值80 U/L有較大差異,這主要與調(diào)查人群之間的人種差異有關。此參考值是按照參考總體的95%(均值+2倍標準差)統(tǒng)計而來,其敏感度為36.7%,特異性為83.7%。經(jīng)查ROC曲線其最佳正常參考值為180 U/L,是按照參考總體的97.5%統(tǒng)計,其敏感度為23.5%,特異性為92.7%。考慮到聯(lián)合檢測的其余2項腫瘤標志物的敏感度均較低(均小于12%),提高靈敏度是乳腺癌早診斷的主要問題,因此選用了140U/L作為TPS正常參考值。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乳腺癌患者TPS、CA125和CA153的血清水平和陽性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組和健康對照組,其中TPS的陽性率顯著高于CA125和CA153,證實了TPS在乳腺癌早期診斷中優(yōu)于CA125和CA153。CA15-3在乳腺癌患者中的陽性率僅為6.12%,與文獻報道有較大的差異[9]。這是因為本研究中的乳腺癌患者主要是乳腺癌Ⅰ期和Ⅱ期病人,基本無淋巴及其他器官轉(zhuǎn)移,因此CA15-3不適用于單獨作為乳腺癌的早期檢出。CA125對乳腺癌早期診斷價值不大,也不可單獨作為乳腺癌的標志物。
臨床常用約登指數(shù)來反映診斷實驗的真實性,用ROC曲線來評價腫瘤標志的診斷價值[10]。本研究采用敏感度、特異度、約登指數(shù)、PPV、NPV及ROC曲線等多項指標對TPS、CA15-3和CA125三項腫瘤標志及不同檢測組合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結(jié)果提示,TPS的敏感度最高,但特異度較低,ROC曲線下面積最大,約登指數(shù)也最高,說明了TPS在乳腺癌的早期診斷中的優(yōu)越性。當使用聯(lián)合檢測時,TPS+CA15-3或TPS+CA125聯(lián)檢的約登指數(shù)(20.69%)最高,可提高早期診斷乳腺癌的敏感性(37.76%)。而在此基礎上再聯(lián)合檢測其它腫瘤標志,其靈敏度和特異性均無明顯改變。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采用TPS+CA15-3或TPS+CA125的聯(lián)合檢測,將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同時還可降低患者的檢查費用。
應該看出盡管TPS+CA15-3或TPS+CA125聯(lián)檢可使敏感性提高到37.76%,這對于乳腺癌的早發(fā)現(xiàn)還不夠理想,尋找用于乳腺癌早期診斷的特異性標志物是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1]Michael J.Duffy.Serum tumor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are they of clinical value[J]?Clin Chem,2006,52:345.
[2]章華礎,蕭祥熊.組織多肽特異性抗原檢測及其臨床應用[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7,20(4):339.
[3]Gion M,Mione R,Leon AE,et al.CA27.29:a valuable marker for breast cancer management[J].Eur J Cancer,2001,37(3):355.
[4]Barak V,Goike H,Panaretakis KW,et al.Clinical utility of cytokeratins as tumor markers[J].Clin Biochem,2004,37(7):529.
[5]Treska V,Topolcan O,Stanislav K,et al.Preoperative tumor markers as prognostic factors ofcolorectallivermetastase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9,56(90):317.
[6]Sandblom G,Granroth S,Rasmussen IC.TPS,CA 19-9,VEGF-A,and CEA as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mass lesions in the pancreatic head[J].Ups J Med Sci,2008,113(1):57.
[7]Liska V,Holubec L,Treska V,et al.Tumormarkers as useful predictors of survival rate after exploratory laparotomy for liver malignancies[J].Anticancer Res,2007,27(4A):1887.
[8]Ahmed MI,Salahy EE,Tawfiq H,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and tissue polypeptide-specific antigen expression in Egyptia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Relationship with prognosis[J].Dis Markers,2004,20(6):333.
[9]Cheung KL,Graves CR,Robertson JF.Cancer Treat Rev,2000,26(2):91.
[10]萬文徽.腫瘤標志臨床應用與研究[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