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波士頓馬拉松素來有“世界第一馬拉松”之稱。其嚴格的及格成績,使參賽者水平甚高,許多馬拉松愛好者把參加這一“精英比賽”看成是一生的重大成就。
波士頓馬拉松和許多馬拉松一樣,有著“土匪”的傳統(tǒng)。所謂“土匪”,就是那些成績沒有及格、沒有報名、也沒有繳納報名費,卻要混入比賽隊伍中跟著跑的人。據(jù)說波士頓馬拉松的第一個“土匪”是幾十年前塔夫脫大學的一位日本教授。他沒跑完全程,卻贏得一片喝彩聲。其后“土匪”越來越流行,“合法性”也增強,竟有人專門組織起來為“土匪”助威,甚至一度還有人專門為“土匪”制造獎牌,稱凡是經(jīng)歷了這42公里磨難的人都是英雄。
我今年50歲,準備跑一次馬拉松作為慶祝。朋友中有兩位“土匪”勸我,趁這次波士頓馬拉松賽開始“土匪”生涯。一來我準備不充分,二是沒有當“土匪”的經(jīng)驗,怕被抓住,沒敢去。朋友笑我杞人憂天。
我的謹慎并非沒有道理。馬拉松的起點Hopkinton是個僅有14000人的小鎮(zhèn)。27000名正式選手已經(jīng)超出當?shù)厝丝诘慕槐?,還要應付他們的家屬、后援隊和來自各地的觀眾,如何吃得消?據(jù)說馬拉松“土匪”每年有幾千,任他們無法無天怎么可能呢?但令我驚訝的是,有關(guān)部門不僅不對“土匪”進行清理,《波士頓環(huán)球報》在賽前的馬拉松專題中,還專門有篇文章教大家怎么當“土匪”,比如怎么低調(diào)接近起跑線,怎么偽裝成正式選手,怎么若無其事地尋找和正式選手聊天的機會、融入主流,怎么隨大流遵守秩序等等。當?shù)氐谝淮髨蠼倘恕皩W壞”,實在是讓我目瞪口呆。
兩位朋友慷慨出征,我這個以接近3小時的成績?yōu)槟繕说娜?,則只能在家里看轉(zhuǎn)播。她們順利跑完全程,一個4個多小時,一個整整用了5個小時。兩人一路照相、上廁所,如同旅游,相當?shù)āK齻兊脛倩爻?,輪到我后悔了。這次比賽,也許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馬拉松了,多少年后人們都會回顧這段傳奇。我從電視上目睹了歷史,她們則參與了歷史。難怪她們笑話我,錯過了十幾年不遇的機會!
雖然波士頓馬拉松歷史最為悠久,但這幾年面對不斷擴大的規(guī)模也在進行改革。過去10年,起跑模式就改了3次。今年則在精英女子選手提前起跑外,按選手的及格成績采取了三大集團起跑模式:第一集團“紅號”10點出發(fā),第二集團“白號”10點19分出發(fā),第三集團“藍號”殿后。到了10點52分,“土匪”們接過比賽,組織者的尾隨車輛則要等兩分鐘后出發(fā),等于承認了“土匪”們的合法性。我的兩位“女匪”朋友,到達起點地時,那小鎮(zhèn)早就封門,車根本進不去,要把車停到老遠的停車場。在那里有專門的大巴接她們到起跑點。而大巴載客并不查號,你是正式選手也好,“土匪”也好,“觀眾”也好,或什么其他“閑雜人員”,全都一視同仁。
波士頓對待重大國際賽事采用如此開放的態(tài)度,推動了馬拉松的普及,自然也增加了賽事本身的聲譽。事實上,“土匪”們從來都遵守秩序,給比賽增色不少。居民們習慣了這樣的比賽,也知道如何自覺遵守秩序。
開放的社會有時縱容無序,其實是相信公民的智慧和品格,鼓勵自發(fā)秩序的生成。波士頓馬拉松,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黎飛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