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毓敏,程 森,竇玉青 ,解 燕,劉 國,劉新民,杜詠梅
[1.上海煙草(集團)公司,上海 200082;2.農(nóng)業(yè)部煙草類作物質(zhì)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青島 266101;3.云南省煙草公司曲靖市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4.四川省煙草公司涼山州公司,四川 西昌 615000]
云南宣威市常年種植烤煙2.0萬hm2,所產(chǎn)優(yōu)質(zhì)煙葉是上海重點卷煙品牌不可或缺的主料型煙葉原料。研究和實踐表明,煙葉原料的外觀性狀與內(nèi)在品質(zhì)具有密切的關系,通過外觀性狀可以基本判斷煙葉的內(nèi)在品質(zhì)[1]。然而,有關煙葉外觀性狀與內(nèi)在品質(zhì)關系研究的文獻報道[2-10],大多側重于外觀性狀與化學成分的關系研究,或僅限于煙葉物理特征在地域、部位、品種間的比較分析[11-14]。對于煙葉葉形特征與感官評吸質(zhì)量關系的研究則鮮見報道[2]。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云南基地煙葉原料質(zhì)量水平,筆者系統(tǒng)研究了云南宣威煙葉葉形特征與其感官評吸質(zhì)量及化學成分的關系,以期為工業(yè)企業(yè)的煙葉原料采購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收集云南省宣威市22個植煙鄉(xiāng)(鎮(zhèn))2008年生產(chǎn)的初烤煙葉樣品共計127份,部位為中部。
隨機抽取 20片平衡水分后的初烤煙葉,用直尺逐片測量每片煙葉從主脈基部到葉尖的直線長度和葉片中部最寬處兩支脈末端之間的寬度,并用0.01 g精度的天平稱重。長度和寬度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樣品的葉長和葉寬,稱重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樣品的單葉重,長寬比計算式為:長寬比=葉長/葉寬。水溶性糖測定用鐵氰化鉀比色法;淀粉、總植物堿、總氮、氧化鉀、氯離子的測定分別采用行業(yè)標準YCT 216—2007、YC/T 34—1996、YC/T 33—1996、YC/T 173—2003、YC/T 153—2001。
由中國煙草總公司青州煙草研究所評吸委員會對煙葉樣品卷制的卷煙樣品進行感官質(zhì)量評價,并按照香型、香氣濃度、成團性、干燥感、甜度、柔和性、香氣質(zhì)、香氣量、雜氣、余味、刺激性、燃燒性 12個指標分別進行打分,評吸總分為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雜氣、刺激性、燃燒性、灰分7個指標得分之和。
用DPS7.0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15]。
云南宣威煙葉葉片長度50.40~66.80 cm,寬度14.60~26.27 cm,長寬比2.30~4.13,單葉重6.44~15.53 g。從表1數(shù)據(jù)可知,云南宣威煙葉除單葉重變異系數(shù)稍大外,煙葉長度、寬度和長寬比3項指標的變異系數(shù)均較小。
2.2.1 簡單相關 從表2數(shù)據(jù)可知,煙葉的長度、長寬比與其主要化學成分相關性較強,而葉片寬度、單葉重與其主要化學成分相關性較弱。煙葉長度與總氮、總植物堿含量極顯著正相關,與總糖、還原糖、淀粉含量、糖堿比極顯著負相關;煙葉長寬比與總糖含量、還原糖含量極顯著負相關,而與煙葉總氮和總植物堿含量極顯著正相關;煙葉寬度與總氮含量極顯著負相關;單葉重與煙葉鉀離子含量極顯著負相關,與氮堿比顯著負相關。
表2 煙葉葉形特征與主要化學成分簡單相關系數(shù)Table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leaf shape and main chemical contents of flue-cured tobacco samples
2.2.2 葉形特征不同檔次煙葉的主要化學成分差異 從表3看出,隨葉片長度增加,煙葉總糖、還原糖、淀粉含量和糖堿比、氮堿比降低,總氮和總植物堿含量增加。其中長度“50~55 cm”的煙葉還原糖含量、糖堿比、氮堿比顯著高于“55~60 cm”煙葉,總糖、還原糖、淀粉含量、糖堿比極顯著高于“60~67 cm”煙葉;長度“50~55 cm”煙葉的總氮含量、總植物堿含量顯著低于“55~60 cm”煙葉,極顯著低于“60~67 cm”煙葉。隨葉片寬度增加,煙葉總氮含量顯著降低,其中寬度“14~18 cm”煙葉的總氮含量顯著高于“18~21 cm”,極顯著高于“21~24 cm”煙葉。隨著長寬比降低,煙葉總糖、還原糖、淀粉含量和糖堿比、氮堿比顯著升高,總氮和總植物堿含量顯著降低。其中長寬比“3.3~5.0”煙葉的淀粉含量顯著低于“2.0~2.9”煙葉,煙葉總糖含量、還原糖含量、糖堿比極顯著低于“2.0~2.9”煙葉;長寬比“3.3~5.0”煙葉的總植物堿和總氮含量極顯著低于“2.0~2.9”煙葉,長寬比“3.3~5.0”煙葉總氮含量極顯著低于“2.9~3.3”煙葉。隨單葉重增加,煙葉鉀含量、氮堿比顯著降低,其中單葉重“6~8 g”煙葉的鉀含量極顯著低于“10~12 g”煙葉,氮堿比顯著低于“10~12 g”的煙葉。
表3 葉形特征不同檔次煙葉的主要化學成分差異Table3 Variance of main chemical content in flue-cured tobacco of different appearance leaf shape
2.3.1 簡單相關 從表4可知,煙葉長度、單葉重與感官評吸質(zhì)量相關性相對較弱,其中,煙葉長度與雜氣得分極顯著負相關,與刺激性得分顯著負相關,表明煙葉長度過長,其雜氣和刺激性增加;煙葉單葉重與12項指標都沒有顯著關系。數(shù)據(jù)顯示,煙葉寬度、長寬比與其感官評吸質(zhì)量相關性較強,其中,葉片寬度與煙葉香型、煙氣干燥感、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雜氣6項指標得分及評吸總分呈極顯著正相關,與煙氣甜度得分、煙氣柔和性得分呈顯著正相關,與勁頭得分、香氣濃度得分呈顯著負相關;葉片長寬比與煙葉香型、煙氣干燥感、甜度、煙氣柔和性、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雜氣8項指標得分及評吸總分都表現(xiàn)為極顯著負相關,與香氣濃度得分呈顯著正相關。
2.3.2 葉形特征不同檔次煙葉感官評吸質(zhì)量差異按照煙葉長度、寬度、長寬比、單葉重的不同檔次,分別將煙葉樣品分組,統(tǒng)計不同長度、寬度、長寬比、單葉重的煙葉樣品的感官評吸質(zhì)量的差異顯著性,結果列于表5。從表5結果可知,煙葉葉片長寬比對煙葉感官評吸質(zhì)量影響最大,其次為煙葉寬度。隨煙葉長度從50 cm增加到67 cm,煙葉評吸總分降低;煙葉長度為50~55 cm時,煙葉評吸總分最高。隨著葉片長寬比減小,煙葉香型、成團性、干燥感、甜度、柔和性、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刺激性9項指標得分和評吸總分都呈增加趨勢,香氣濃度呈降低趨勢。其中,長寬比“2.0~2.9”煙葉的香型、成團性、干燥感、甜度、柔和性、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刺激性9項指標得分和評吸總分極顯著高于長寬比“3.3~5.0”的煙葉;長寬比“2.0~2.9”煙葉的香氣質(zhì)、香氣量 2項指標得分和評吸總分顯著高于長寬比“2.9~3.3”煙葉。隨著寬度增加,煙葉的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3項指標得分和評吸總分都呈增加趨勢。其中,葉片寬度“21~24 cm”煙葉的香氣質(zhì)、余味2項指標得分顯著高于“14~18 cm”煙葉,葉片寬度“21~24 cm”煙葉的香氣量得分和評吸總分極顯著高于“14~18 cm”煙葉。隨著單葉重的增加,煙葉評吸總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現(xiàn)象,單葉重為8~10 g煙葉評吸得分最高。
表4 煙葉葉形特征與感官評吸質(zhì)量簡單相關系數(shù)Table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leaf shape and smoking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samples
以煙葉長度、寬度、長寬比、單葉重為自變量,以感官評吸質(zhì)量為因變量進行通徑分析,結果列于表 6??梢钥闯觯谝欢ǚ秶鷥?nèi),煙葉的長度對刺激性得分貢獻最大,起負作用;煙葉的寬度對雜氣得分貢獻最大,起正作用;煙葉葉片長寬比對煙葉香型、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得分和評吸總分的直接貢獻最大,都起負作用。
表5 不同葉形特征煙葉評吸質(zhì)量差異Table5 Variance of smoking quality in flue-cured tobacco of different leaf shape
表6 葉形特征對感官評吸質(zhì)量的通徑系數(shù)Table6 Path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 leaf shape and smoking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長度適宜、發(fā)育良好是優(yōu)質(zhì)煙葉的必須條件。一般認為,國外優(yōu)質(zhì)烤煙葉片長度為55~70 cm,寬度大于24 cm,中部煙葉單葉重一般以7~9 g為宜[13]。云南宣威煙葉,長度適宜,82.68%的樣品長度達到優(yōu)質(zhì)煙要求,但是,葉片寬度較小,只有3.94%的煙葉葉片寬度達到優(yōu)質(zhì)煙葉要求,而煙葉長寬比也只有42.52%的煙葉樣品達到優(yōu)質(zhì)煙要求。云南宣威煙葉單葉重稍偏高,按照優(yōu)質(zhì)煙要求,只有44.88%的煙葉樣品的單葉重達到優(yōu)質(zhì)煙要求。
烤煙葉片的大小和形狀與產(chǎn)量、質(zhì)量的關系極為密切,葉片長度是烤煙分級標準中的品質(zhì)因素之一,它對煙葉質(zhì)量有重要影響。本研究影響煙葉化學成分的首要因素是葉片長度和長寬比。隨著葉片長度的增加,煙葉總糖、還原糖、淀粉含量和糖堿比、氮堿比降低,總氮和總植物堿含量增加,化學成分協(xié)調(diào)性變差。隨葉片長寬比降低,煙葉總糖、還原糖、淀粉含量和糖堿比、氮堿比顯著升高,總氮和總植物堿含量顯著降低,逐漸趨近于優(yōu)質(zhì)煙的要求[9]。
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隨煙葉長度增加,煙葉評吸總分降低。隨著葉片長寬比降低,煙葉香型、成團性、干燥感、甜度、柔和性、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刺激性9項指標得分和評吸總分都表現(xiàn)為增加趨勢。隨寬度增加,煙葉的香氣質(zhì)、香氣量、余味3項指標得分和評吸總分都表現(xiàn)為增加趨勢。隨單葉重增加,煙葉評吸總分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現(xiàn)象。
以煙葉評吸質(zhì)量為依據(jù),參考煙葉化學成分協(xié)調(diào)性,筆者認為,云南宣威煙葉長度的適宜范圍為55 cm左右;煙葉長寬比適宜范圍為2.0~2.9;葉片寬度的適宜范圍為21~24 cm;單葉重適宜范圍為8~10 g。
[1]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542.
[2]章新軍,黎妍妍,許自成,等.河南烤煙外觀與內(nèi)在質(zhì)量的綜合評價[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7):1953-1954.
[3]梁洪波,李念勝,元建,等.烤煙煙葉顏色與內(nèi)在品質(zhì)的關系[J].中國煙草科學,2002,23(1):9-11.
[4]彭新輝,易建華,周清明,等.同部位不同等級烤煙的色澤和化學成分及其關系[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4(1):39-43.
[5]陳慶園,陳雪,袁有波.初烤煙葉外觀質(zhì)量與主要化學成分關系的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1):30-32.
[6]于川芳,李曉紅,羅登山,等.玉溪烤煙外觀質(zhì)量因素與其主要化學成分之間的關系[J].煙草科技,2005(1):5-7.
[7]李章海,劉登乾,韓忠明,等.烤煙油分與煙葉理化特性關系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6(3):1088-1089,1105.
[8]王玉軍,謝勝利,邢淑華,等.烤煙葉片厚度與主要化學組成相關性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1997,18(1):11-14.
[9]姜茱,謝勝利,范洪慈,等.烤煙葉片大小與煙葉化學成分的關系研究初報[J].中國煙草,1991(2):13-17.
[10]李東亮,張水成,許自成.烤煙不同部位煙葉主要化學成分與葉長的關系[J].作物學報,2008,34(5):914-918.
[11]孫建鋒,宮長榮,許自成,等.河南烤煙主產(chǎn)區(qū)煙葉物理性狀的分析評價[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5(12):17-21.
[12]鄧小華,陳冬林,周冀衡,等.湖南烤煙物理性狀比較及聚類評價[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3):63-68.
[13]楊虹琦,周冀衡,李永平,等.云南不同產(chǎn)區(qū)主栽烤煙品種煙葉物理特性的分析[J].中國煙草學報,2008,14(6):34-36.
[14]唐遠駒.關于煙葉的可用性問題[J].中國煙草科學,2007,28(1):1-5.
[15]唐啟義,馮明光.DPS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實驗設計、統(tǒng)計分析及模型優(yōu)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90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