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衛(wèi),田 柳,劉金艷
(1秦皇島市第二醫(yī)院,河北秦皇島066600;2新疆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急性腦梗死(ACI)可引起左室功能降低,嚴重者可導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為探討ACI患者左室功能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我們進行了相關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秦皇島市第二醫(yī)院住院的ACI患者100例(ACI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32~86(62±14)歲,病程<24 h;均符合1996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排除原發(fā)性心臟病及肝、腎疾病。另選同期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或后循環(huán)缺血患者100例作為對照組,男53例、女47例,年齡42~80(64±12)歲,排除其他疾病。
1.2 檢測方法 采用日本產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受檢者左室舒張末內徑(LVDd)、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速度(E)及舒張晚期血流速度(A),記錄 E/A值。采用日本 ALOKASSD-a1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其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兩組同時行心電圖檢查。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電圖異常率比較 ACI組心電圖異常率為51%(51/100),對照組為34%(34/100),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兩組心臟檢測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心臟檢測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心臟檢測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1
組別 n LVEF(%) E/A LVDd(mm) LVPWT(mm) IVST(mm)ACI組 100 65.81 ±7.40 0.82 ±0.31*46.14 ±4.73 9.48 ±1.24 11.26 ±1.21對照組 100 67.01 ±7.03 1.05 ±0.44 45.61 ±5.51 9.38 ±1.47 9.25 ±1.32
2.3 兩組 IMT比較 治療組IMT為0.163 cm,對照組為0.139 cm,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急性腦血管病如腦梗死、腦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等病灶累及中樞丘腦下部時,可出現(xiàn)神經(jīng)體液障礙,引起類似急性心肌損害表現(xiàn),出現(xiàn)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腦—心綜合征(CCS)。梁瑞卿等[1]研究發(fā)現(xiàn),急性腦血管病患者與健康體檢者比較,其心電圖異常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ACI患者的CCS發(fā)生率為44.05%,其心電圖異常與腦組織損害部位有關,腦組織損害部位越靠近丘腦、腦干,越易發(fā)生CCS。本研究顯示,ACI組心電圖異常率為51%,對照組為34%,與文獻報道[2]一致。李龍友等[3]研究顯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 LVEF、E/A與正常對照者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推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可影響左室收縮及舒張功能。Oppenheimer等[4,5]研究發(fā)現(xiàn),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心臟有直接調控作用,島葉是與心臟密切相關的功能區(qū),左側島葉與心臟副交感神經(jīng)調節(jié)有關,右側島葉與心臟交感神經(jīng)調節(jié)有關,島葉受累是導致心臟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腦血管疾病好轉,血漿兒茶酚胺下降,心肌損傷逐漸恢復[6]。因此,臨床上要重視腦血管病患者伴發(fā)心臟損害。IMT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可間接了解冠脈硬化程度。本文ACI組E/A降低,IMT增加,心電圖異常率高,與對照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兩組LVEF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ACI可影響患者的左室功能,頸動脈硬化程度與ACI患者的左室舒張功能降低有相關性。
總之,本研究發(fā)現(xiàn)ACI可引起心臟損害和左室功能改變,IMT與左室舒張功能具有相關性;檢測ACI患者的心臟結構、功能,以及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有利于及時發(fā)生其潛在心臟病導致死亡的風險,減少心臟意外發(fā)生。
[1]梁瑞卿,崔寶菊,王慧娟.腦卒中急性期心電圖變化探討[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8(1):41-43.
[2]梁克山,徐琦,郭洪志.急性腦血管病與心電圖改變的關系探討[J].現(xiàn)代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3,3(3):183-184.
[3]李龍友,李春盛,于東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左室功能改變及其與血漿腦鈉素的關系[J].中國卒中雜志,2009,4(4):284-288.
[4]Oppenheimer S.Cerebrogenic cardiac arrhymias:cortical laterliz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J].Clin Auton Res,2006,16(1):6-11.
[5]姜貝思,董強.腦梗死伴發(fā)的心臟異常[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08,1(1):35-39.
[6]Abbott GW,Sesti F,Splawki I,et al.MiRP1 forms ikr potassiumchannels tith HERG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J].Cell,1999,97(3):17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