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澍
早前的一系列電視劇《王貴與安娜》《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雙面膠》等的熱播,幾乎占據(jù)了黃金時段的熒屏半邊天。收視率也是異?;鸨钍苋藗兊南矚g。我們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類的影視作品大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涉及家庭、親情和愛情等不可避免的傳統(tǒng)元素之外,還關注了時下很多熱門話題,諸如房子、物價、保姆、外地務工等社會話題。
對于此類特殊的劇種,我們給出來一個新名詞,叫“話題劇”。
這種不同于一般傳統(tǒng)家庭倫理劇或者感情劇的特殊劇種,一般都會在一定范圍內(nèi)引起熱議。因為他們大多取自真實的生活和熱門話題,而且非常寫實,觸碰到當今大眾最敏感的神經(jīng),與老百姓們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他們能激發(fā)一股股的收視熱潮了。
話題劇選材有道
談到話題劇,就不得不談到“話題劇先鋒”——趙寶剛,他的一系列賣座叫好的影視作品。諸如紅透半邊天的《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到近期大家都津津樂道的《婚姻保衛(wèi)戰(zhàn)》,趙導的每一部話題劇可謂是部部讓人耳熟能詳,印象深刻。無論是張揚青春、婚姻家庭、職場內(nèi)外都讓他玩轉了一遍,還部部堪稱經(jīng)典。從劇情、臺詞、話題、傳播、爭議等任何一方面來分析,都塑造了電視劇的榜樣形象,塑造了話題劇的形與魂。
都說話題劇取材民間,來自大眾。那首先臺詞方面就得樸素真實,是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有感而發(fā)。不能如瓊瑤劇似的,不分男女老幼地一律“好喜歡好喜歡”、“好幸福好幸?!?,夢幻華麗,卻又蒼白得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去年的熱播劇《蝸居》針對房價等一系列關乎民生的問題展開的一個個故事就讓觀眾深陷其中、欲罷不能。其中有一段姐姐海萍在教育妹妹海藻時說的話就讓人記憶猶新:“你再也別信——愛情,愛情那都是男人騙女人的把戲。什么‘把我的心交給你,你會永遠擁有我,那都是一窮二白的窮光蛋的障眼術。他那是什么都沒有了,就說點甜言蜜語。男人若真愛一個女人,先拍上一摞票子,再奉上一幢房子,將來即使沒有男人,你的身體還有著落?!?看到這里,我們不禁唏噓,沒有個落腳的地兒,說什么??菔癄€、說什么花前月下,都是癡人說夢罷了。還有《我的青春誰做主》里的“幸福就是跟我覺得最帥的螞蟻,為別人眼里的小草,我們眼里的大樹,一起努力奮斗?!边@些對白雖然簡單通俗,沒有成堆的華麗辭藻和眼淚汪汪無語凝噎的情景,但熱辣直白,而且能把角色的鮮明個性顯露無疑,在影射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自己也成為了社會話題。
像近期剛剛開播的《我的美麗人生》,該劇就圍繞著房子、物價、外地務工、保姆等多個社會熱點話題展開故事劇情。而眾人津津樂道的《媳婦的美好時代》中,善良可愛的小媳婦,潑辣難伺候的婆婆也為觀眾們茶余飯后提供了不少談資。而《杜拉拉升職記》就以講述女性職場勵志故事為背景,上演了一場場“杜拉拉”們職場大PK的戲碼。
觸碰現(xiàn)實風靡傳播
社會話題一旦出現(xiàn)了,隨之而來的就是高熱議了。觀眾們圍繞著劇情一步步地深入,就會開始討論這討論那。一茬接一茬的討論聲高低起伏,不得不說,這些“話題劇”是真過了一把“明星”癮。
而是否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和熱議,形成討論熱潮,也是檢驗一部好劇集成功與否的標準。毫無疑問,上面說的幾部話題劇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據(jù)說,搜狐高清視頻自從獨家開播《婚姻保衛(wèi)戰(zhàn)》以來,日均點擊率就超過了1935萬次,每日增長率高達22%,比尾隨其后的《一起又看流星雨》高出了6倍之多,令人咂舌。當然,高收視就伴隨著熱討論。比如“徐小寧這種新時代的‘新好煮夫是不是值得嫁”、“姿色、資本和知識,女人擁有哪個最好”等,一波接一波的熱烈討論,在網(wǎng)絡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話題劇選材之廣、元素之多也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不僅在婚戀題材(外遇危機、婆媳大戰(zhàn)、七年之癢......)還有勵志領域(子女教育、下崗再就業(yè)、外來務工......)里有所展現(xiàn),還觸碰了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核心問題。經(jīng)典流行的臺詞,在讓觀眾們津津樂道的同時也一個不小心的影響了老百姓們的生活。趙寶剛導演曾經(jīng)在接受采訪中說:“兩個沒有血緣關系、基因關系甚至地域關系的人相遇,人們誤以為這是緣分,隨后卻又在現(xiàn)實婚姻中產(chǎn)生了種種矛盾。他們懂對方嗎?似乎懂,但實際上卻不懂。這部戲里反映了婚姻中會遇到的一些東西,有的甚至是殘酷的。但是對他們來說,看到就是一種體驗,我希望這種體驗對他們的婚姻有所幫助?!?
而這種所謂的幫助就是在每部話題劇中得以體現(xiàn)的。從劇情到臺詞,不管有多新潮個性實際上都透著一種對傳統(tǒng)的回歸,使之更加地吻合了觀眾們的心理訴求,讓人看了不僅想活學活用地放到自己的生活里。正所謂,戲如人生,人生本就是一出戲。
詬病話題劇不要只有話題不成劇
說的是取自生活,貼緊生活,但對于動則五六分鐘之長的對話也不免讓喜歡的觀眾產(chǎn)生觀賞疲勞。這個毛病就連收視率一路飆紅的《婚姻保衛(wèi)戰(zhàn)》也難逃難避。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楊俊蕾表示:“電視劇不能沒有戲?;橐龅拇_是個熱點話題,但必須有情節(jié)有事件。《婚姻保衛(wèi)戰(zhàn)》中的人物大多數(shù)時候都在討論婚姻的概念,他們的爭吵沒有起到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更像是對話語權的爭奪。”很多時候,觀眾看到幾個角色事業(yè)有成,戰(zhàn)果累累,但卻沒有看到他們?nèi)绾螉^斗拼搏的過程,很多時候小兩口跟唱戲似的一大段一大段的對白,說著說著看似問題就得以解決了,但實際上,婚姻里的生活,很多問題不是靠耍耍嘴皮子就能掰扯清楚的。楊教授還認為,要把話題和劇情完美地相結合,就必須要由社會話題轉化成為故事,拓展范圍,豐富層次。否則,一個好端端的劇集,就不能稱之為話題劇,而應該歸類為談話類節(jié)目了。
情節(jié)的過度理想化和戲劇化,會讓觀眾覺得生活里的問題貌似拌兩句嘴就能迎刃而解了。也有觀眾反映,最近這些火暴的話題劇都在犯著一些類似的錯誤,如果人人都能像《媳婦的美好時代》里的毛豆豆那樣善良會做人會辦事,那無論是多挑剔的婆家也都不會產(chǎn)生什么大的家庭矛盾了。反復折騰,弄得人人揪心的生活,看多了也是會煩的。時代在變,觀眾的口味也不可能一成不變,輕松幽默,臺詞詼諧的話題劇看著似乎是如日中天,但如果還是延續(xù)前幾部的套路和模式,估計觀眾也就不買賬了。長江后浪推前浪,編劇們除了在制造“話題”的同時,爭取竭盡所能完成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好劇本,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