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筱言
42分鐘的短片《老男孩》,近期在網(wǎng)絡上走紅。短片講述了兩個不惑之年的男人追尋夢想的故事,就是這部以“夢想”的名義祭奠青春、小成本制作、畫面并不華麗的小電影,卻迅速俘獲了無數(shù)70后、80后甚至60末的大孩子們的心。對小人物、草根群體的關注是《老男孩》紅火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網(wǎng)民說:藝術原本就離不開民間,可我們卻漸漸習慣了走高端路線,即便是所謂的選秀,也無一不是以專業(yè)的眼光來審視甚至苛求草根。《老男孩》給了我們真正的草根藝術。它讓你就像是在看自己的成長和夢想,它讓你對那些為生活而放棄的夢想,來一次遲到的祭奠,甚至放肆地流一次淚。正是這種貼近真實的草根文化與我們的心靈產生出了時代的共鳴。
《老男孩》:追憶逝去的青春與夢想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花開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里……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茨锹祜h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來過……”
歌詞來自于震撼我們心靈的短片《老男孩》,悠揚的旋律配以深情的演唱,每一個字都顯得那么鏗鏘有力,句句深入我們的內心深處,觸動了我們塵封的記憶,喚起了我們對于青春和夢想的追憶與渴望。影片《老男孩》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非常簡單:影片以荒誕的手法講述了一對癡迷邁克爾·杰克遜十多年,但已經(jīng)不再有“少年心事當拿云”般心性的“老男孩”重新登臺尋找夢想的故事。兩個中學時的文藝愛好者,經(jīng)歷了人生的挫折與不順,多年后,一個當了婚禮主持,一個成為理發(fā)店老板。偶遇多年前的同學,現(xiàn)在的他是一個選秀活動的制片人,這個活動激起了兩人心中殘存的夢想,于是身為70后的他們組成了一個“筷子兄弟”和一群90后一起參加了選秀節(jié)目……
在短片的最后,兄弟倆在臺上唱起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老男孩》時,畫面上隨即閃過了城市里一張張充滿渴望的臉:農民工、烤羊肉串的攤主、吃方便面的白領、捏腳的服務員、中年失意酗酒的男人、曾經(jīng)的?;ā@部以繁華都市里追夢的小人物故事為背景的短片,迅速在中青年人群中產生了共鳴。這部故事情節(jié)簡單的短片在不經(jīng)意間觸動了很多人的心弦,特別是對于那些已經(jīng)接近青春尾聲的人而言,它代表的是一種青春過往的遺憾和傷痛,也代表著對于逝去的青春與夢想的一種追憶。這種情緒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在生活的重壓下,青春一閃而過,曾經(jīng)有過的許多夢想也只能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下變得遙不可及。然而,時代的車輪還在不停地轉動,生活還要繼續(xù),人為了生存也總是要奮斗的,所以這部出自70年代人的自傳性作品對于80后,甚至90后都有所觸動。
這部短片在網(wǎng)絡上迅速走紅,沒有驚世駭俗的故事情節(jié),也沒有耀眼的明星的加盟,卻迅速俘獲了眾多觀眾的心。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這部短片引來一片叫好的聲音呢?
《老男孩》:貼近真實的草根文化
藝術是離不開民間,離不開生活的。高端的藝術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然而卻是高屋建瓴,讓人覺得高處不勝寒。真正被大眾所接受的藝術是來自民間的,這雖然是一種草根文化,但是,正是這種草根文化才能與大眾的心靈產生共鳴,因為它反映出了大眾心里的吶喊。正是如此,《老男孩》才能在短時期內,迅速地俘獲了觀眾的“芳心”。讓人們在觀看中,不禁回憶起自己青春年少時的往事,止不住地“淚流滿面”。
草根(grassroots)一說,始于19世紀的美國,那時候的美國正沉浸在掏金狂潮之中。當時盛傳,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蘊藏著黃金。后來“草根”一說引入社會學領域,“草根”就被賦予了“基層民眾”的內涵。近來文化研究,學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說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野草是陽光、水和土壤共同創(chuàng)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但卻生生不息,綿綿不絕;野草永遠不會長成參天大樹,但野草卻因植根于大地而獲得永生。因此,草根文化就是一種產生在民間的大眾平民文化,這也是文化發(fā)展多樣化的一種趨勢。草根文化的出現(xiàn)不僅能夠豐富社會中的主流文化,使文藝呈現(xiàn)出“雅俗共賞”的特性,而且草根文化的繁榮也使得人們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
《老男孩》這部影片給了我們真正的草根藝術。之所以風靡網(wǎng)絡,是因為它關注了現(xiàn)實,關注了社會上最為普通的人的生活和心理。而我們就是社會上最為普通,最為平凡的人。《老男孩》的出現(xiàn),觸動了我們的心靈,在為生存奔波的同時,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短暫的休息,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年少時的輕狂與懵懂,那些畫面其實一直深藏在我們的心里?!独夏泻ⅰ非『镁鸵鹆宋覀兊摹肮舱稹薄?/p>
當我們回顧以往的青春歲月,會發(fā)現(xiàn)面對逐漸成長的自己以喜劇面貌出現(xiàn)的《老男孩》幻化為一首青春的挽歌,這其中或許有當年揮斥方遒的激越感慨,但更多的卻是夢想成空的傷感與無奈。
因此,《老男孩》貼近我們每個人的真實生活,這是一次以70后、80后為主體的集體囈語,這種草根文化喚起了我們每個人的青春的記憶。
《老男孩》:懷舊中依然樂觀
《老男孩》雖然在懷舊中表達出了我們的心聲,但是,它體現(xiàn)出的文化內涵卻不是消極的。它從追憶過往的側面反映出了勵志人生的主題,正是因為這樣,它比許多正面描寫勵志的影片更加契合大多數(shù)人的現(xiàn)實心境。所以,《老男孩》在懷舊的基調中依然呈現(xiàn)出樂觀的心態(tài),鼓勵人們還要為了理想繼續(xù)奮斗下去。
短片雖然用一種獨特的懷舊方式詮釋了青春的歲月與夢想,然而誰都有青春不再的時候,但夢想的樂章不會因此而終結。因此,珍惜生活,珍惜當下,期待夢想之光照進現(xiàn)實的那一天。正如影片中的“筷子兄弟”,懷揣著的多年的夢想,終于得到了綻放的那一天。“每個人都有過夢想,但好多人都沒有去實現(xiàn),連嘗試的那一步都沒有邁出去。當大家看到片中兩個小人物為了夢想,不顧世俗的影響,怒放自己的那一剎那,自然會交織自身多年的委屈、夢想和現(xiàn)實的碰撞,從而產生共鳴?!备枨脑~作者同時是片中王小帥的扮演者王太利。
我們可以看出,影片中的“筷子兄弟”,他們要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他們的意志并沒有被生活所磨平,沒有被消極的抱怨和宣泄所擁抱,而是敢于面對自己曾經(jīng)或現(xiàn)在仍然具有的夢想,在這個時刻尋找自己新的可能性。他們表達出了現(xiàn)在人們的心態(tài),有失落、有絕望、有迷茫,然而他們并沒有被困難所打到,他們正視困難和艱苦,感受失落和迷茫,在這個過程中,卻有擔當,有責任,并充滿著繼續(xù)前行的期望。
他們不像網(wǎng)絡“紅人”那樣展示脫軌失序的消極價值觀,更不像在一些人中所流行的“抱怨文化”那樣,僅僅將社會的問題和困擾當做自己無能為力、消極頹喪和宣泄“戾氣”的理由。正是由于有“筷子兄弟”的聲音,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對于自己生活的認識并不像一些人刻意渲染的那樣灰暗和失落。實現(xiàn)夢想當然不容易,也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任何一個現(xiàn)實存在的社會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然而,我們自己的奮斗過程,卻是我們實現(xiàn)夢想的源泉。《老男孩》中的“筷子兄弟”所展現(xiàn)的,是今天我們青年人應該具有的一種樂觀和積極的精神,一種不畏懼困難,不害怕挑戰(zhàn),在平和中有堅韌,在困難中有希望的狀態(tài)。而這正是我們在懷舊的同時,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挑戰(zhàn)所應該具有的心態(tài)。
《老男孩》這種草根文化所展現(xiàn)出的懷舊現(xiàn)象,之所以能夠觸動我們的心靈,那是因為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有夢的青春是那么的美好,而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又是那么的艱難,然而有夢想就會有希望。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一樣:“一起向昨天說再見,尋找屬于我們的世界,年輕的夢都將實現(xiàn),只要我們用心去追。一起向昨天說再見,寫下屬于自己的明天,所有界限都將穿越,等待我們展翅高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