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奠
眾所周知,維生素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其有三個特點:一是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二是人體一般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三是生理需要量極小,但又是人體絕不能缺少的。
維生素的缺乏或過量,對人體的健康都會產生較大影響。其實,只要做到飲食平衡,人們就能得到所需的維生素,無需額外補充。但是,飲食受限的老年人,需補充少量維生素。那么究竟補充多少維生素,才不至于造成對機體的傷害?
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水溶性維生素服用后,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毒性較小。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等攝入過多時,并不能通過尿液直接排出體外,容易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中毒。
維生素A可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和上皮組織的功能。其主要來源于牛奶、雞蛋、魚肝油、動物肝臟、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及水果等。但過量服用,可能發(fā)生骨骼脫鈣、關節(jié)疼痛、皮膚干燥、食欲減退等中毒癥狀。
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進而使骨質鈣化,維持正常的骨骼。其主要來源于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牛奶等。過量攝入可導致眼睛發(fā)炎、皮膚瘙癢、厭食、惡心、嘔吐、肌肉疼痛、乏力等。
維生素E在體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延緩細胞老化。其主要來源于植物油、綠色蔬菜、動物臟器、豆類、蛋黃、瓜果、瘦肉、花生等。服用過多會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還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眩暈、視力模糊等。
維生素B6需要量隨蛋白質攝取量的多少來決定。主要來源于麥胚、牛奶、酵母、肉類,尤以動物肝臟為佳。每天服用大于50毫克,可引起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如手腳發(fā)麻和肌肉無力等。
天然維生素C來源于水果和蔬菜,而且是以維生素C與維生素P這兩種物質組合狀態(tài)存在的。在人體組織中,維生素P能協(xié)助維生素C發(fā)揮作用。每日從蔬菜或水果中攝入10毫克維生素C ,就能預防壞血病。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類、莓類、綠葉蔬菜、番茄、菜花、馬鈴薯等。所以,健康人每天能吃上一斤蔬菜和水果,就能達到生理正常需要量。
因此,服用維生素的前提條件是對癥下藥,不能補充不需要的維生素,不能猛補維生素。要根據(jù)個人情況來量體定制補充方案,掌握“適合”與“適度”兩個原則,就能避免因亂補充維生素而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