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紅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方醫(yī)院血透室,江蘇連云港,222042)
維持性血液透析術作為當今治療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需要長期不間斷地進行,給諸多患者帶來福音,但同時也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壓力,易產(chǎn)生過度的焦慮,情緒不安等負性情緒[1-2]。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應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作者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了護理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2009年8月~2010年8月入本院血透室的50例維持血液透析術患者,既往無精神病史,男35例,女 15例,透析齡1月~15年,年齡 16~85歲。
入科室時由患者自己填寫焦慮評量表和情緒不安問卷,透析1個月后再次填寫。
護理干預的內(nèi)容包括生理干預,如進行血液透析前的有關健康宣教、并發(fā)癥的預防、透析期間的飲食指導和合理用藥、動靜脈瘺的保護等;心理干預有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通過傾聽患者敘述癥狀,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悉心開導患者,不要讓患者覺得自己得不治之癥,告訴他們有血液透析機器支持,他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干預時間為3個月。
50例維持血液透析術的患者中,有精神緊張、恐懼者12例,有睡眠障礙者9例,放棄治療者1例。結(jié)果表明,血液透析術患者存在心理焦慮的原因主要是對血液透析術的了解不夠,擔心血液透析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并發(fā)癥,懷疑護士的穿刺技術,對血液透析術感到害怕、恐懼,害怕不能承受身體上的痛苦和過重的經(jīng)濟負擔。
患者入院后,熱情、耐心接待,認真分析其心理狀態(tài),針對患者的特點,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其恐懼、害怕心理,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血液透析觀念。對于慢性腎衰竭患者,醫(yī)護人員要明確告知患者腎臟損害的不可逆性,一旦進入尿毒癥期,就只能依靠透析來維持生命或通過腎移植重新獲得一個有功能的腎,使患者放棄幻想,不要去做有害無利的嘗試[3-4]。
醫(yī)護人員要儀表端正,動作輕盈,熟悉機器的功能,技術嫻熟,給患者以安全感,并且提高家庭及社會的支持力度。血液透析患者家屬的情緒、言行對患者的治療和預后有直接影響[5-6]。家屬因為長期精力、財力的大量投入會出現(xiàn)厭煩心理及異常行為,護士應該理解家屬的困難,積極做好家屬的心理工作,告知家屬成員的關懷對患者的重要性。護士應鼓勵患者回歸社會,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經(jīng)濟收入,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同時充實自己,體現(xiàn)自我價值,增加自信心[7-8]。
醫(yī)護人員既要多關心體貼患者,又要維持其獨立人格,注意語言得體,把握好分寸,多給予鼓勵和肯定,對做得不夠甚至拒絕配合治療的患者,避免使用責怪批評的語氣,應耐心勸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其利害關系,使患者能理解護士的苦心,自愿地改變不良習慣,積極配合治療[9-10]。要盡可能減少不良刺激,醫(yī)護人員及家屬不在患者面前討論經(jīng)濟問題,減少惡性刺激。
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傾聽患者的訴說,深入了解患者內(nèi)心世界,給予同情和安慰,同時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清潔、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正確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積極暗示患者本院醫(yī)療設備先進,醫(yī)術高明、醫(yī)護人員經(jīng)驗豐富等,使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信任及依賴感。
安排科里資歷深的護師為新入院的患者進行動靜脈瘺穿刺,保證穿刺成功率,不斷關心患者,指導正確的飲食和睡眠,做好新入院患者的宣教,如動靜脈瘺的保護、干體重的控制等,不斷為患者提供相關信息,使患者對血液透析術有更進一步認識。樹立正確的信念,改變患者的不良心理。
維持性血液透析術患者屬于脆弱人群,在對其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同時給予科學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11]。他們長期存在心理焦慮,情緒緊張,多導致患者出現(xiàn)抑郁狀態(tài),而一旦出現(xiàn)對疾病的預后極為不利。因此應及早加強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提高血液透析質(zhì)量,減少透析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鼓勵患者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持健康心態(tài),提高生活質(zhì)量。
[1] 董麗潔 .維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護理體會[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8):2279.
[2] 張國艷,柳詠梅.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11):1974.
[3] 王建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2B),311.
[4] 江雪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問題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9,6(7):1541.
[5] 沈建江.基層醫(yī)院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17):1911.
[6] 沈惠蕓.48例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1):58.
[7] 賀立輝,呂少芬.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6,12(5):230.
[8] 申華平,李艷菊.對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調(diào)查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2):43.
[9] 孔令智,趙樹理.護理心理理論與實踐[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公司,1997:15.
[10] 鄭延平.生活事件精神緊張與軀體疾患[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病雜志,1983,11:117.
[11] 李學萍.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整體護理38例[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9,1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