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場上,從來都不乏高水平的對抗。有的人,運動生涯很長,競以一己之力對抗幾代人;有的人,曾遇到不公正的裁判,卻能在日后續(xù)寫輝煌;還有的人,天生為對手而生,雙方上演了一次次巔峰對決。他們,都是運動場上的“王牌”!
作為男子乒壇第一位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nèi)爾先后與中國五代選手抗衡,被我們親切地稱為“老瓦”。
老瓦的傳奇生涯,是從1983年第37屆世乒賽開始書寫的,那年他才18歲。他與蔡振華打出了30:28的高比分,讓人蕩氣回腸。
此后4年,瓦爾德內(nèi)爾在強大的“第二代”中國對手面前屢屢碰壁,但對于志存高遠的他來說,這更像是一個不斷修煉、脫胎換骨的過程。
第40屆世乒賽團體賽中,瑞典隊成為男子乒壇的新霸主。單打比賽時,瓦爾德內(nèi)爾笑到了最后,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乒壇之王。
接著,瓦爾德內(nèi)爾連續(xù)奪得1990年世界杯和1992年奧運會單打冠軍,成了“第三代”中國選手難以跨越的高峰。第43屆世乒賽上,由“第三代”的馬文革、王濤兩員老將和“第四代”的丁松、孔令輝、劉國梁三位新手組成的中國隊,重新從瑞典隊手中奪回了冠軍。對瑞典隊來說,他們是輸家;但對瓦爾德內(nèi)爾而言,他兩次出場,擊敗了馬文革和王濤,仍是贏家。在隨后的單打比賽中,瓦爾德內(nèi)爾不敵劉國梁,但他仍以13勝1負的總成績,雄居世界排名榜首位。
第44屆世乒賽,老瓦再次向他的“第四代”中國對手顯示了自己的實力。團體賽中,瑞典隊以1:3輸給了中國隊,止步半決賽。不過,32歲的老瓦卻在單打比賽中重奪圣·勃萊德杯,再次震驚世界。
第45屆世乒賽上,老瓦寶刀不老。1/4決賽中,他再次擊敗強大的孔令輝。半決賽中,老瓦遇到了“第五代”中國選手馬琳,最終以2:3惜敗。
雅典奧運會上,沉寂四年的老瓦又一次掀起巨浪。他先是在男雙比賽中與佩爾森攜手將奪冠呼聲頗高的孔令輝/王皓掀在馬下。單打比賽中,他打敗了老對手馬琳,又擊敗了歐洲新一代領軍人物波爾,躋身四強。雖然老瓦最終與獎牌擦肩而過,但在世人的心目中,他是一名真正的強手,無可爭議的乒壇常青樹。
美國的格雷格·洛加尼斯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跳水運動員之一,被譽為“飛行的上帝”;而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14歲的中國小將熊倪才剛剛嶄露頭角。兩人從第一輪直到第九輪,你爭我奪,熊倪僅領先洛加尼斯3分。在決定勝負的第十輪,熊倪表現(xiàn)得完美無缺,而洛加尼斯則稍有瑕疵。就在所有觀眾認為這塊金牌非熊倪莫屬時,裁
判竟然將最高分判給了洛加尼斯!裁判的不公,導致熊倪的奪金夢想破滅了。事后,就連洛加尼斯都承認,金牌應該屬于熊倪。
4年后,熊倪再次踏上巴塞羅那奧運會的征程。由于洛加尼斯的退役,全世界的觀眾都覺得,這位在4年前飽受委屈的孩子應該拿到一塊金牌了。然而,一次小小的失誤,讓他站在了銅牌領獎臺上。
巴塞羅那奧運會后,熊倪改練3米跳板。經(jīng)過4年的臥薪嘗膽,1996年,他終于得償所愿,獲得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金牌——一枚遲到了8年的金牌。
圓了冠軍夢的熊倪選擇了退役。此后,俄羅斯選手薩烏丁強勢崛起,漸漸成為中國男子跳水隊,最具威脅的對手。2000年奧運會在即,熊倪為了祖國的榮譽再次出山,以“收拾”薩烏丁。
悉尼奧運會期間,對即將進行的3米跳板決賽,《人民日報》起了這樣的標題: “望穿秋水待熊倪”。決賽進程跌宕起伏,驚險萬分。前五輪,熊倪一直稍微落后于薩烏丁。最后一跳,薩烏丁小有失誤,熊倪奪冠呈現(xiàn)了一絲希望,但他必須跳出81.30分以上的高分。
這一次,熊倪把失望留給了對手。81.60分,熊倪贏了!取勝之后,熊倪雙膝跪地,高舉雙拳,這一經(jīng)典鏡頭長久地鐫刻在人們的記憶中。
賽后,熊倪激動地說:“今天這塊金牌,遠遠超過我以前所得到的一切。”的確,他在最輝煌的時候沒能拿到奧運會冠軍,卻在所有人認為幾乎不可能時,又一次登上了頂峰。
和世界網(wǎng)壇名將費德勒交過手的人無數(shù),但被其稱為“最重要的對手”的卻只有納達爾一人。
費納之間6年的競爭,一直飽含地域色彩。在硬地和草地上,費德勒是主人,納達爾是挑戰(zhàn)者;在紅土上,他們的位置進行了互換。在紅土上輸給納達爾,就像在硬地和草地輸給費德勒一樣,對于大多數(shù)選手來說,這是一個“死得其所”的結(jié)果。柳比西奇曾說,大部分選手的終極夢想,不過是為了打進決賽,然后輸給一個叫做羅杰·費德勒的人。同樣的話,也適用于紅土場上的拉菲爾·納達爾。
2006年6月,兩位傳奇人物第一次在法網(wǎng)決賽中相逢,納達爾擊敗費德勒,奪得了自己的第二個法網(wǎng)冠軍;兩周后,兩人在全英俱樂部的男單決賽中再度相遇,這一次則是費德勒笑到了最后,完成了溫網(wǎng)四連霸。接下來,在2007、2008連續(xù)兩年的法網(wǎng)和溫網(wǎng)以及2009的澳網(wǎng)決賽中,兩人貢獻了一次又一次“火星撞地球”般的巔峰對決,納達爾取得了5勝2負的成績。要不是這個神奇的西班牙紅土天王,費德勒全滿貫甚至金滿貫的夢想早已完成;要不是納達爾,費德勒早就超過了桑普拉斯14個大滿貫的紀錄……
可貴的是,除了競爭,這對當今網(wǎng)壇最強大的對手還一直都保持著“英雄惜英雄”般的情誼。在2008賽季,費德勒因狀態(tài)低迷受到質(zhì)疑,納達爾就曾呼吁媒體和球迷不要給他太多壓力。費德勒也多次表達了對納達爾的欣賞之情。在未來世界第一的人選上,他一直相信納達爾是當之無愧的接班人,而不是被眾多專家認定的德約科維奇。
2009年和2010年,費德勒和納達爾的狀態(tài)此起彼伏,兩次互換了世界第一的排名。如今的費德勒初為人父,盡管已經(jīng)是多項紀錄的保持者,仍然懷有一顆渴望冠軍的心;而納達爾早已不僅僅是“紅土之王”,在草地和硬地上,他都具備奪取大滿貫的強大實力。
費納之間的競爭還會繼續(xù)下去,但他們之間不會有輸家,也不會有復仇的血腥和彌漫的火藥味。球迷們收獲的總是一場場精彩的對決,一次次愉悅的視覺盛宴。這一切,只因為他們始終是惺惺相惜的強大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