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艷杰,陳培,馮華,王莞,李麗穎
(牡丹江醫(y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牡丹江157011)
銀杏達莫注射液是從銀杏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銀杏總黃酮與雙嘧達莫的復方制劑。臨床上除了用來預防和治療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外,還用來治療糖尿病的一些并發(fā)癥[1-3],主要由于其中銀杏葉提取物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已被證實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4]。盡管已有銀杏葉提取物對糖尿病大鼠心肌、睪丸、腦組織等過氧化脂質影響的報道,但對糖尿病大鼠頜下腺和腮腺組織過氧脂質的影響未見報道。本實驗分析了銀杏葉提取物對鏈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頜下腺和腮腺組織內MDA、T-SOD和T-AOC的影響,以期進一步闡明銀杏葉提取物防治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可能機制,為臨床應用銀杏葉提取物防治糖尿病并發(fā)癥提供實驗依據(jù)。
1.1 實驗材料 (1)實驗動物:體質量180~200 g的Wistar大鼠,牡丹江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2)主要藥品與試劑:鏈脲佐菌素(STZ):Sigma公司,丙二醛(MDA)、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總抗氧化活力(T-AOC)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銀杏達莫注射液: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3)儀器:羅氏血糖儀(檢測范圍:10~600 mg/dl),PRO200組織勻漿機,美國PRO。
1.2 實驗方法
1.2.1 糖尿病模型的制備 參考楊驕霞等[5]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略有改動。隨機選取大鼠40只,其中30只給以高熱量飲食,喂養(yǎng)4周后,按40 mg/kg腹腔注射STZ;其余10只,給以基礎飼料,4周后注射相同劑量的檸檬酸鈉一檸檬酸緩沖液。STZ或檸檬酸鈉一檸檬酸緩沖液注射后2 d,禁食12 h,空腹血糖測定。以11.1 mmol/L≤FPG(空腹血糖)<33.3 mmol/L為大鼠模型成功。
1.2.2 動物分組及處理 將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隨機分為2組:模型對照組10只、干預治療糖尿病組12只。兩組繼續(xù)高脂高糖飲食8周;喂飼基礎飼料的10只作為健康對照組。健康對照組給予銀杏達莫注射液進行治療,12 ml/kg,腹腔注射,1次/d;模型組以同等用量的0.9%氯化鈉注射溶液腹腔注射。動物自由飲水、進食,治療8周后處死。
1.2.3 標本收集及處理 給藥8周后,大鼠吸入乙醚麻醉,斷頭處死。迅速取出腮腺和頜下腺,除去淋巴結、脂肪、結締組織及包膜,在液氮罐中保存?zhèn)溆?。實驗時取出凍存的組織,稱重,取9倍于組織塊重量的預冷0.9%氯化鈉注射溶液,在冰水浴中將組織塊剪碎,用組織勻漿機進行研磨,制成10%組織勻漿,用于指標測定。
1.2.4 觀測指標 (1)測空腹血糖。(2)測定大鼠腮腺及頜下腺的MDA、T-SOD、T-AOC,按試劑盒說明操作。
健康對照組大鼠血糖在正常范圍內(平均4.89 mmol/L);糖尿病組與治療組大鼠血糖水平均≥30 mmol/L,兩組間血糖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顯示,在腮腺中,糖尿病組MDA較對照組降低(P<0.05),治療組與糖尿病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SOD活力各組間沒有差異;T-AOC能力糖尿病組比對照組升高,治療組比糖尿病組T-AOC能力升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顯示,在頜下腺中,糖尿病組MDA較對照組升高(P<0.05),治療后MDA水平?jīng)]有改變;T-SOD活力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T-AOC能力與糖尿病組相比沒有明顯改變。
表1 各組腮腺中MDA、T-SOD和T-AOC指標的比較(±s)
表1 各組腮腺中MDA、T-SOD和T-AOC指標的比較(±s)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a P <0.05;與糖尿病組比較,b P <0.05
組別 鼠數(shù)(只)MDA(nmol/mgprot)T-SOD(u/mgprot)T-AOC(u/mgprot)對照組b
表2 各組頜下腺中MDA、T-SOD和T-AOC指標的比較(±s)
表2 各組頜下腺中MDA、T-SOD和T-AOC指標的比較(±s)
注:與健康對照組相比,a P<0.05
組別 鼠數(shù)(只)MDA(nmol/mgprot)T-SOD(u/mgprot)T-AOC(u/mgprot)對照組7 1.438 ±0.189 102.070 ±20.833 0.427 ±0.142糖尿病組 7 1.609 ±0.096a 121.567 ±13.979 0.442 ±0.119治療組8 1.405 ±0.230 124.066 ±16.508 0.584 ±0.137
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氧化應激與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已成為糖尿病原發(fā)且獨立的損傷因素,抗氧化治療可拮抗氧化應激,從而阻止或延緩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6-8]。高血糖狀態(tài)可在體內產(chǎn)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的過多產(chǎn)生而引起氧化應激,并使體內自由基防御機制受損,兩者共同導致氧化應激加強,引起組織細胞過氧化損傷。MDA是最重要的脂質過氧化反應產(chǎn)物之一,它在組織中的含量可直接反應機體脂質過氧化的速度和強度。
本實驗通過早期的高脂高糖飲食,造成大鼠胰島素抵抗,而后注射小劑量鏈脲佐菌素使胰島細胞受損,大鼠表現(xiàn)出人類2型糖尿病的相應癥狀。唾液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對維持口腔內環(huán)境起著重要作用。有報道,銀杏提取物能在降低血糖的同時,提高糖尿病大鼠心肌、睪丸及腦組織的抗氧化能力[5]。本實驗通過8周的銀杏注射液的治療,沒有觀察到血糖的降低,糖尿病組與治療組有著相同的高血糖,與報道的結果不一致[9]。大鼠唾液腺的改變在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在誘發(fā)糖尿病后8周的大鼠,在腮腺組織觀察到MDA含量的降低,說明腮腺組織在高血糖的狀態(tài)下,自身組織能夠抵抗高血糖所帶來的自由基的損害;而頜下腺組織則表現(xiàn)出高血糖所產(chǎn)生的損害,即MDA含量的增加。在唾液腺,氧化與抗氧化系統(tǒng)的紊亂在SOD活力改變上沒有體現(xiàn),但總抗氧化能力的改變與MDA含量的改變相反。說明在唾液腺氧化與抗氧化系統(tǒng)的紊亂是通過氧化體系的其他酶類或(抗)氧化物的改變而引起的。這種改變與報道的1型糖尿病大鼠的結果相似[10]。在糖尿病大鼠表現(xiàn)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可能與不同唾液腺的代謝有關,腮腺主要以有氧代謝為主,而頜下腺則以無氧代謝為主[11]。
糖尿病大鼠通過每天一次注射銀杏達莫注射液,在沒有降低血糖的同時,在腮腺組織表現(xiàn)出總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但在頜下腺反應不明顯。有文獻報道,在糖尿病的不同階段,在唾液腺表現(xiàn)不同的氧化作用[12]。
[1] 朱振豪,鐘東塔,黃敬澤.銀杏達莫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臨床觀察[J].海峽醫(yī)學,2006,18(2):106-108.
[2] 王國華,王虹,姜芬.杏丁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50例[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11):1463-1464.
[3] 晏世剛,黃慧君,何建華,等.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初步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18):2087-2088.
[4] Clostre F.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State of knowledge in the dawn of the year 2000[J].Ann PharFr,1999,57Suppl1:78.
[5] 楊驕霞,張杰,楊旭東.銀杏葉提取物對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及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7,28(5):34-36.
[6] 毛曉明,劉志民.氧化應激在糖尿病糖代謝中的作用[J].江蘇醫(yī)藥,2005,31(3):212-213.
[7] Sharma A,Kharb S,Chugh SN,et al.Evalu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control of glycemia and after vitamin Esupplement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J].Metabolism,2000,49(2):160-162.
[8] 王淵,傅繼華.氧化應激與2型糖尿病之間關系的探討[J].安徽醫(yī)藥,2007,11(5):387-389.
[9] 李旭升,胡野,陳國榮,等.銀杏葉提取物對糖尿病大鼠脂質過氧化作用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5,12(2):47-48.
[10] Fernando N.Nogueiraa,Adriana M.etal.Antioxidant parameter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salivary glands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Clinica Chimica Acta,2005,353(1/2):133-139.
[11] Nicolau J,Sassaki KT.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 in the major salivary glands of rats[J].Arch Oral Biol1976,21(11):659-661.
[12] Ibuki FL,Simoes A.Antioxidant enzymatic defense in salivary glands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a temporal study[J].Cell Biochem Funct,2010,28(6):5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