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紅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中醫(yī)院中藥房,江蘇 無錫 214121)
臨床上,中藥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況下出現的對人體有害的或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稱為中藥不良反應。中藥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副作用及毒性作用。中醫(yī)學認為,中藥的不良反應是由于藥物的偏性(藥物各自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所致。因而,任何藥物均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中藥歷來被認為毒副作用小而被廣泛應用。然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烏普薩那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已收到近萬份疑為植物藥品所致的不良反應報告,主要為銀杏制劑、晚報春花油、歐車前、薄荷油、槲寄生、石蠶等[1],而中藥注射劑如清開靈針、雙黃連針、刺五加針、穿琥寧針、復方丹參針、脈絡寧針、葛根素針等的不良反應也多有報道。亦有報道將含廣防己等中草藥用于減肥(主含馬兜鈴酸,Arislolochia Acid,AA)1年后誘發(fā)泌尿系癌和嚴重腎衰竭,稱之為中草藥腎?。?]。實驗研究表明,AA不僅有明顯的腎臟毒性[3],而且還有顯著的致癌作用[4]。目前,已知含有AA的中草藥主要有細辛屬、青金藤屬、木通屬、千藤屬、木防己屬、木香屬、鐵線蓮屬、蝙蝠葛屬等[2]。動物類藥物,如全蝎具有熄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作用,為治療中風口?、半身不遂、驚癇抽搐等病癥的常用藥。但其有效成分蝎毒素是一種類似蛇毒神經毒的蛋白質,也是全蝎的主要有毒成分,可抑制呼吸中樞,導致神經中毒,使血壓下降[5],為臨床上產生不良反應較多的藥物。
2.1 中藥產地不同 同一中藥因產地不同,含有的有效成分亦不完全相同,作用也各有差別。如長白山的野山參,東北各省和朝鮮、日本的園參,產地不同,人參總皂甙含量不同,不同皂甙單體的含量也不相同。
2.2 藥物污染 中藥材在種植、生長、加工和貯藏過程中,常存在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增高、放射性元素和微生物污染等現象;或中藥材在種植、收購、貯藏、轉運流通過程中,由于保管不當容易造成蟲蛀、發(fā)霉、變質、鼠噬、泛油等現象。這些都能使中藥產生潛在的安全風險。如水蛭由于生活在水田河流中,會受到重金屬和農藥殘留的污染[6]。中藥發(fā)霉會使中藥有效成分降低、失效,從而影響臨床療效,同時霉菌產生毒素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疾病,甚至產生致癌物質[7]。
2.3 個體差異 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等情況的差異,嬰幼兒因肝腎功能發(fā)育不全,老年人則因肝腎功能衰退,對某些藥物易發(fā)生中毒[8]。少數敏感體質及特異性遺傳體質患者出現的藥品不良反應往往與藥物的藥理、毒理及用法、用量等無關。例如胖大海本身無毒,卻有患者因咽喉疼痛泡服胖大海后出現血尿[9]。
2.4 蓄積中毒 一些礦物藥如輕粉、朱砂、鉛丹等排泄較慢,如長期服用,即使小劑量也易在體內蓄積導致慢性中毒。如失眠患者長期服用朱砂可導致慢性腎衰竭[10]。
2.5 配伍不當 配伍不當也是引起中藥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有些中藥或中西藥注射劑同時使用可產生化學反應,引起沉淀、渾濁等。有報道顯示阿奇霉素與痰熱清注射液同時應用可產生白色絮狀沉淀[11]。
2.6 劑量過大 中藥的使用劑量過大也可引起不良反應。如關木通煎劑內服常規(guī)用量為1.5~4.5 g,但筆者在臨床上觀察到,有的病例用量超過常用量的數倍,這就導致了腎損害的必然性。
3.1 加強中藥質量管理 我國對中藥材的培育、采集、加工炮制、貯藏等方面均有明確規(guī)定和要求,所以應嚴格控制藥材的采收、加工、炮制和貯藏條件。嚴格規(guī)定中藥飲片的采集時間、地點及部位,保證其所含成分的穩(wěn)定性,杜絕中草藥品種混亂現象。加強中藥制劑生產質量控制,避免外界環(huán)境污染。
3.2 提高診療水平 臨床醫(yī)師應不斷加強中醫(yī)藥理論和實踐學習,提高業(yè)務水平。堅持辨證論治進行組方,嚴格掌握藥物劑量、用藥時間和配伍禁忌,綜合考慮患者年齡、性別、體質等因素,合理用藥及配伍,以減毒增效,達到治療的目的。
3.3 加強中藥現代研究 加強中藥現代藥理、毒理研究,建立藥理、毒理研究模型。尋找新的檢測手段,健全和完善中藥質量標準,從藥材外觀性狀到活性成分的含量等各方面控制其質量。對常用中藥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為臨床安全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3.4 建立健全中藥不良反應監(jiān)測制度 中藥不良反應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只有建立完善的不良反應監(jiān)測體系和逐級申報、管理、分析系統,才能及時發(fā)現有害和不良事件,獲得全面有效的信息,及時分析和管理,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和衛(wèi)生資源的浪費,保障用藥安全有效。
[1]孫忠實.當代藥物不良反應新動向(二)[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04,(12):15-17.
[2]周莉,年春志.中藥的不良反應及對策[J].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5,2(8):747-748.
[3]喬莉,許健.青木香水煎劑所含馬兜鈴酸對大鼠腎損害的實驗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9,30(3):47-48.
[4]高艷麗,鄒萬忠,董鴻瑞,等.關木通對大鼠致癌性的實驗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3,19(4):250-253.
[5]陳秀敏.全蝎不良反應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14(10):635.
[6]郭巧生,劉飛,史紅專.水蛭及其養(yǎng)殖基地農藥與重金屬殘留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21):1763-1765.
[7]謝軍.淺談中藥霉變的防范與處理[J].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2006,7(10):57-58.
[8]靳秀芳.中藥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及臨床對策[J].河北中醫(yī),2010,32(8):1224-1225.
[9]賀達楚.沸水泡服胖大海致血尿一例[J].中國中藥雜志,1990,15(11):55-56.
[10]郭相倫,李金風.食用朱砂致慢性腎功能衰竭1例[J].遼寧藥物與臨床,2001,4(3):139.
[11]劉亞芹.阿奇霉素與痰熱清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30):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