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珍
隨著不斷發(fā)展的血液透析技術,血液透析已逐漸成為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及某些藥物中毒等嚴重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并發(fā)癥,其中常見并發(fā)癥是低血壓,可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壓癥狀,發(fā)生率大約為25% ~50%[1]。這種低血壓是指平均動脈壓較透析前下降30 mm Hg以上,或者收縮壓降至90 mm Hg以下[2]。有效控制低血壓可以讓患者安全、順利的完成透析,并提高透析效果。筆者對2008年6月~2010年9月在我中心透析過程30例出現低血壓的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預見性護理干預,比較2組血壓變化并進行觀察,現將觀察治療及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1.1 資料 本資料30例為在我中心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3歲。其中原發(fā)病為慢性腎炎12例,糖尿病腎病7例,腎病綜合征9例,多囊腎2例。血液透析年限1~12年,平均6年,每周透析2~3次。
1.2 方法 將30例低血壓患者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15例按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15例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2組患者都采用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種及治療方法等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本資料30例患者都順利完成透析,其中干預組15例通過行預見性護理措施,只有1例發(fā)生低血壓;而對照組有4例發(fā)生低血壓。護理干預后,患者在透析過程低血壓的并發(fā)癥明顯低于對照組。
3.1 常規(guī)護理 為了降低透析中低血壓發(fā)生率,透析期間嚴格監(jiān)控體重的增加。應囑患者少進富含水分的食物,限鹽。透析間期體重增加要不超過1kg/日,每次超濾量小于體重的4% ~5%[3]。定期行綜合評估,根據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水腫等情況調整干體重。指導患者進食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少吃豆制品及動物內臟,改善患者身體營養(yǎng)狀況,提高抵抗力。避免在透析的開始前和透析過程中大量進食[4]。合理使用降壓藥,對于易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臨透析前一次的降壓藥最好減量或停服。透析期間醫(yī)護人員應及時處理患者透析過程中出現的低血壓,保證患者的透析安全。
3.2 預見性護理 對透析并發(fā)低血壓患者不同原因進行防治對策,可以降低透析液溫度,設定透析液溫度為35℃ ~36.5℃,提高患者心血管穩(wěn)定性,以降低低血壓的發(fā)生率[4]。對于老年、心血管不穩(wěn)定的、及常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采用以下方法:(1)增加透析的次數,序貫超濾透析。即先將透析液鈉的濃度調節(jié)至145~150 mmol/L,透析3~3.5 h后,再將鈉濃度調至130~135 mmol/L,透析1 h;(2)鈉梯度透析,設置透析液鈉濃度由透析時的150~155 mmol/L漸降至透析結束時的140 mmol/L。
3.3 血壓護理干預 建立持續(xù)床邊基礎監(jiān)護(包括T、P、R、Bp、SaO2等),注重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CVP)及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上機后前30 min,每10 min測血壓1次,每20 min測 CVP 1次,上機成功后可以相應延長監(jiān)測時間,超慮量過多可引起低血壓,根據病情設定超慮量及超慮速度,要循序漸進,對血壓不穩(wěn)定患者上機時調整超濾率,血流量50~80ml/min[5],上機成功后再調整為150~250 ml/min。每15~30 min統(tǒng)計出入流量,視病情來調節(jié)CVP和BP,必要時慎用靜脈補液和應用血管活性藥物。
3.4 心理護理干預 患者病情往往悲觀,對治療的依從性差,護士應對患者進行安慰、開導,使患者消除思想顧慮,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疾病的發(fā)生及治療效果,積極配合治療。
3.5 低血壓的緊急處理 一旦患者出現血壓明顯下降、癥狀明顯,立即通知醫(yī)生,同時減慢血流量,暫停超濾,輸氯化鈉溶液,測血壓,予頭低腳高位,吸氧。癥狀無改善時快速輸入高滲液體,如5%~10%氯化鈉溶等溶液。若低血壓持續(xù)存在予升血壓藥物,臨床癥狀嚴重者,應回血結束透析。
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低血壓并發(fā)癥常見原因,包括由于超濾過量而引起的有效血容量不足,血漿晶體滲透壓下降,前列腺素釋放增加,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透析液溫度過高,心臟功能減弱,透析前服用降壓藥,透析過程中進食過多[6],患者精神緊張,對透析器中殘余消毒劑過敏等。護理人員在血液透析治療操作、儀器維護、護理觀察患者過程中,預見性護理干預并配合醫(yī)師處理各種潛在的并發(fā)癥,從而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及病死率。本文結果顯示,15例血液透析患者經預見性護理干預,血液透析中低血壓并發(fā)癥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預見性護理干預能使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壓得到較好的預防,降低并發(fā)癥及病死率,同時提高患者的透析質量。
[1]林惠鳳.實用血液凈化護理[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52-54.
[2]沈清瑞,葉任高,余學清,主編.血液凈化與腎移植[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41-81.
[3]孫美雯.血液透析中癥狀性低血壓的治療及護理對策[J].中國血液凈化,2005,4(6):341-345.
[4]宋 瑩,劉 梅.三種不同透析模式在透析高危患者中對血壓的影響及比較[J].中國血液凈化,2008,7(1):26-28.
[5]黃曉萍,鄧聲莉,王玉華.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救治垂?;颊叩呐R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1,11(8):64.
[6]蔡 礪,左 力.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壓及其防治[J].中國血液凈化,2008,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