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來興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時至今日,“高校逾九成課堂借助PPT”①。近20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極其必要的。基于此,各高校紛紛購置設備、出臺相應的措施,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F(xiàn)如今,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普遍的教學模式之一。但是我們也看到,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沒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反思,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好的使用多媒體的途徑顯得極為迫切。
多媒體在高校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有助于克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在的矛盾,增強其課堂教學的效果。然而,在當前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沒有起到它應用的作用,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這主要是由于多媒體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所面臨的困境造成的。
困境之一: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定位存在偏差。
長期以來,許多高校教師,尤其是中老年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抱著這樣一種觀念:多媒體只能充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輔助手段。在他們看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靠的是教師的理論水平、語言魅力。過多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會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就教師而言,多媒體教學不僅使教學內容顯得松散,使理論流于膚淺、庸俗,而且經常打斷教師的講課思路;就學生而言,使用多媒體教學,還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造成教學主體的缺失。其實,這些教師持這種觀念,并非是他們看不到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和長處,而是他們不自主地把多媒體教學的一些不足成倍放大,在思想意識上對其加以拒斥的結果。因為中老年教師所熟悉并得心應手的乃是教師主導一切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且已經在教學上有所建樹,而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向他們的權威提出了尖銳的挑戰(zhàn)。這種定位的偏差,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嚴重挫傷了廣大青年教師從事相關教學科研以及課件制作的積極性,多媒體的各種潛在功能與優(yōu)勢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掘和發(fā)揮。
困境之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多媒體教學出現(xiàn)了種種誤區(qū)。
一是為“多媒體”而多媒體教學。在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出現(xiàn)了“為多媒體而多媒體”的現(xiàn)象。他們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并不是出于教學內容的需要,而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課堂顯得富有現(xiàn)代氣息。他們要么把教學內容都制作成千篇一律的課件,要么播放一些與課程內容聯(lián)系不大的視頻;二是過分依賴多媒體資料。在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制作課件。他們思考問題的出發(fā)點和著力點主要是考慮把幻燈做得漂亮,如何讓畫面生動、聲像并茂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而沒有花功夫去鉆研所要講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至一旦離開多媒體,就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駕馭課堂、不知道怎么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三是多媒體教學的“機械化”。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一進教室就忙于利用有限的課前時間操作相關的設備,根本無暇利用課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久而久之,師生之間自然就產生了疏離感。而在正式上課后,教師要操作控制臺切換幻燈片、播放音像資料,不能像傳統(tǒng)課堂那樣,走到學生群體中去,利用肢體語言、目光和表情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就更增強了疏離感。這樣一來,理應是學生構建知識,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教學活動,就變成了冷冰冰的機械操作,完全扼殺了教學的激情;四是忽視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為多媒體教學的現(xiàn)代氣息所吸引,不自覺地把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理想化、最大化,以至于一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就只想到運用多媒體,完全忽視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作用。甚至在一些教師當中,還存在著“倭化”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問題。在他們看來,在21世紀的今天還運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簡直是不可思議,是陳舊、落伍的表現(xiàn);五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分形象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使抽象、概括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往往提供大量的直觀的圖片和音像,而減少原本屬于教師口頭講解和學生閱讀的內容。這種以“圖”代“言”的做法,使得學生一味專注于視聽,而懶得思考,最終造成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的缺失。
困境之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計算機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嚴重不足。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多媒體教學的設計者、制作者、使用者,他們的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多媒體教學能否切實發(fā)揮其優(yōu)勢、能否得到學生的真心喜愛、能否真正起到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必須肯定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中不乏得心應手地、高質量地使用多媒體從事教學的佼佼者,但這些教師所占比率依然非常之低。相當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知識面較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對于計算機和多媒體基本知識和教學技能知之甚少。為此,許多高校及其主管部門組織過一系列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但是由于知識背景的限制,沒有、也不可能在短時間里從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能。正因為如此,目前許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只能制作一些簡單的課件:要么是將書本上的內容簡單地復制成Word文稿,要么是將書本上的重點內容通過Powerpoint加以羅列。屏幕僅僅起到了黑板的作用,而沿用的依然是“填鴨式”的陳舊教學方式。顯然,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是無法大幅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實效性的。
要突破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所面臨的困境,使其真正成為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點和切入點,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一個過程。但是,只要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就一定能從熱點走向制高點,由低層次的徘徊邁上高水平的臺階。具體說來,要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更新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是指引廣大教師從事教學科研活動的靈魂,沒有科學的教學觀念就不可能探索出適應課程要求的新教學手段,也就無法達到所期望的教學目的。因此,更新教學觀念是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走出困境、邁上新臺階的關鍵。更新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尤其是中老年教師的教學觀念,刻不容緩。
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一是要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是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為指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多媒體教學反映了現(xiàn)代社會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快速獲取、篩選信息,并用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要重新認識教師的主導地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一方面,現(xiàn)代社會,信息以幾何指數(shù)般的速度倍增,與此同時信息獲取渠道日趨多元,教師群體已經不再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和仰慕的學術權威,他們對青年學生的說服力、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極為抽象、而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獲取直接的生活經驗來印證的理論問題,單憑教師的語言教授是無法實現(xiàn)的,必須借助多媒體,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形式來展示;三是要實現(xiàn)“兩個轉變”。即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觀念、思維習慣的平面式向多功能的運作方式轉變,實現(xiàn)靜態(tài)的思維展示方式向動態(tài)思維方式轉變。這是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教育科學跨越式發(fā)展的需要。
第二,要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多方面的關系。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出現(xiàn)諸多“誤區(qū)”。究其原因,是在“多媒體熱”的情況下,一些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走向另一個極端,片面強調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沒有能夠處理好教師與學生、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以及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等多方面的關系。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課堂教學中必須統(tǒng)籌兼顧,而不能顧此失彼。
一是要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兩個最主要的因素。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以及師生之間語言和肢體語言的雙向互動和交流,是最為有效的教學途徑。因此,教師在設計課件的時候必須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在課件結構上,可采用模塊化思想,變“線性結構”為“非線性結構”,將課件設計成學生學習的資料庫,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查找資料,充分論證已有的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則要離開多媒體控制臺,走到學生之中去邊走邊講解,隨時回答學生提出來的問題;要時刻觀察學生情緒的變化,不斷地以提問的形式或提醒、或交流,增加互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二是要處理好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關系。一般來說,教學內容決定教學形式。教學形式為教學內容服務,好的教學形式能夠更好地展示教學內容。因此,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大綱要求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來決定是否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決定了多媒體教學并不適合所有教學內容。而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也不能過分注重多媒體技術的氛圍渲染、感官刺激,要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思想性,達到既生動有趣,更富有內容的、思想性的教學目的;三是要把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結合。雖然多媒體教學的引入,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但是單靠多媒體教學的“單打獨斗”,是無法實現(xiàn)高校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既要用好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又要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只有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xiàn)功能互補,相得益彰。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邊講邊操作,創(chuàng)設情景、展示事實,然后適當配以板書,讓學生感受理論的現(xiàn)實性;也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轉而組織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進行理論的分析與論證,讓學生體會強烈的理論邏輯感。
第三,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現(xiàn)代科技素質。
鄧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雹诮逃F(xiàn)代化,首先教師要現(xiàn)代化。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只有能夠嫻熟地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才能及時準確地獲取各種最新信息,才能研制出符合實際的、富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課件,才能自如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整體應用能力不強,現(xiàn)代科技素質參差不齊,乃是不爭的事實。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明顯感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科技素質已從根本上制約著教師的多媒體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自學有關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技術及其相關理論,掌握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原理、背景、特征和變革方向;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要注意現(xiàn)代信息技術培訓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不僅要注重教學設備的添加和更新,更應該有計劃地組織相關的專題培訓和觀摩,為教師提供學習教育技術和制作課件技術的機會。師資培訓應從青年教師入手,以青年教師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影響中老年教師、激發(fā)他們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掌握多媒體設備的操作技能,并在教學過程中主動使用這些設備。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反映了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是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盡管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面臨一定的困境,但是只要我們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就一定能夠盡快擺脫困境,充分發(fā)掘其優(yōu)勢,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注 釋
①浙江在線:2009年10月10日07:31:47.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5.
[1]陳建翔.新教育:為學習服務[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劉新庚.思想政治教育新論[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0.
[3]張桂蓉.關于高校運用多媒體講授政治理論課的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00(12).
[4]袁飛.“兩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應注意的問題[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3(4).
[5]秦福利.談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教論壇,2005(10).
[6]張勇.采用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