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雄偉
(湖南工業(yè)大學,湖南株洲412008)
緊縮結構中關聯(lián)詞語的隱現(xiàn)探討*
曾雄偉
(湖南工業(yè)大學,湖南株洲412008)
緊縮結構是漢語言中一種常見而又很有特色的語法結構,它是由兩套謂詞性結構壓縮而成且內部含有明顯的邏輯配套關系的復核結構。學術界對緊縮結構的研究多停留在緊縮結構單獨成句這一層面上,因而對緊縮結構的認識還存在明顯的不足,從緊縮結構關聯(lián)詞語的隱現(xiàn)可以揭示其內部復雜的邏輯關系。
緊縮結構;關聯(lián)詞語;特點
緊縮結構是漢語言中一種常見而又很有特色的語法結構,它是由兩套謂詞性結構壓縮而成且內部含有明顯的邏輯配套關系的復核結構。在先秦古籍中,包含緊縮結構的句式比比皆是。如“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荀子·勸學》),“官知止而神欲行”(《莊子·養(yǎng)生主》)。我國的古典詩詞由于受字句、聲律等的限制,詩人們在揮灑翰墨時都很注重煉字琢句。于是詩詞中常常出現(xiàn)一種特殊的緊縮結構,其句法特點就是由兩個句法結構并列在一起緊縮而成。如毛澤東詞《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就是一種“我失驕楊、君失柳”的緊縮結構?,F(xiàn)代漢語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如“風馳電掣”、“電閃雷鳴”、“無風不起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緊縮結構。
學術界對緊縮結構的研究多停留在緊縮結構單獨成句這一層面上,因而對緊縮結構的認識還存在明顯的不足。鑒于以上原因,本文將重點從緊縮結構的性質及關聯(lián)詞語的隱現(xiàn)方面進行重點闡述,以期廓清人們對緊縮結構的認識。
如前所述,緊縮結構的概念不等同于緊縮句。黃伯榮、廖序東認為“緊縮句由復句緊縮而成。它是分句間沒有語音停頓的特殊復句?!保?]胡裕樹先生將緊縮句放在《現(xiàn)代漢語》的“復句”章來討論,說明他視緊縮句為復句。[2]緊縮結構的提出完全是基于句法結構的層面,而不是基于語法單位的角度。如果從語法單位的角度來看,漢語復合詞、短語、句子內部都存在有緊縮結構。正如復合詞、短語和句子內部都有聯(lián)合、偏正、動賓、主謂等結構方式一樣,我們所說的緊縮結構指的是由兩套謂詞性結構壓縮而成的并且內部含有明顯的邏輯配套關系的一種復核結構。這個定義包含有以下三層涵義:一是語義上有一定的自足性,即緊縮結構中兩套謂詞性結構之間“沒有語音停頓”。二是語法上無搭配關系,即語法上的獨立性。緊縮結構的特點之一就是結構緊湊凝練,語言簡潔有力。在語言運用中,我們常常傾向于用最簡短的句子傳達最豐富的信息,簡潔的語言才更有力量。三是緊縮結構內部包含有明顯的邏輯配套關系。緊縮結構內部有邏輯關系,兩套謂詞性結構之間的這種邏輯關系使得緊縮結構的兩個語義核心聯(lián)系更加緊密,表達效果更加有力,緊縮結構的邏輯類型就有并列關系、假設關系、因果關系等,如“人怕出名豬怕壯”即為明顯的并列關系;“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是假設關系。
緊縮結構從形式上看顯得短小了,結構內部也壓縮了語音形式等成分,但一般都有明顯的結構形式標志,即許多結構都使用關聯(lián)詞語,以揭示其內部的復雜邏輯關系。根據(jù)陳穎關于各個不同的關聯(lián)詞語在786個緊縮句里出現(xiàn)概率的統(tǒng)計,緊縮結構中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就”、“才”、“又”、“總”、“也”、“還”等等。[3]不同的關聯(lián)詞語造成具有不同邏輯關系的緊縮結構,主要有下面幾種:
1.主語相同的緊縮結構所用的關聯(lián)詞語
不同的關聯(lián)詞語造成主語相同但邏輯關系不同的緊縮結構。主語相同的緊縮結構所用的關聯(lián)副詞這里主要討論出現(xiàn)概率較高的“就”、“才”、“又”、“總”、“也”和“還”6個。
(1)用關聯(lián)副詞“就”關聯(lián)的情形。兩套結構表示動作、情態(tài)變化的順承。它連接緊縮結構中的前后兩個部分,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條件引發(fā)的結果,所以用“就”作為關聯(lián)標記的緊縮結構通常是順接式的關系,即后部分是按照前部分常規(guī)的事理邏輯發(fā)展得出的結果。例如:
1你不想干就走人。
2(在這里你盡管放心)你有什么就說什么。
例1前后兩部分之間是假設關系,句子可以換成“如果……就……”的形式。例2兩部分間是條件關系,句子可以換成“只要……就……”的形式。
(2)用“又”關聯(lián)的情形。句子有順接、逆接(即后部分不是按照前部分常規(guī)的事理邏輯發(fā)展得出的結果)兩種不同的邏輯組合關系。例如:
3小王喝干了一杯又滿上了一杯。
4怕去又不能不去。
例3的兩部分之間是一種順接連貫關系,句子可以換成“……接著……”的形式。例4的兩部分之間是逆接轉折關系,句子可以換成“……但是……”的形式。
(3)用“才”關聯(lián)的情形。在這種緊縮結構中,前一部分是構成后一部分事件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有時也表現(xiàn)后部分動作時間發(fā)生之晚、事件進展之艱難。如:
5付出才能有回報。
6看了半天才看懂他寫的是什么。
例5的兩部分之間是條件關系,句子可以換成“只有……才……”的形式。例6的兩部分之間是連貫關系,句子可以換成“……這才……”的形式,說明好不容易才看懂寫的東西。
(4)用關聯(lián)副詞“總”連接的情形。這種緊縮結構中兩套謂詞性結構表示的是一種條件關系。如:
7有事沒事總想跟小芹說話。
8他沒事總愛抽煙。
例7兩部分之間是無條件關系,句子可以換成“無論……都……”的形式。例8兩部分之間是條件關系,句子可以換成“只要……就……”的形式。
(5)用“也”關聯(lián)的的情形。一般以假設關系為主,前后兩部分以逆接關系為多,前部分表示假想的情況,后部分表示現(xiàn)實的已說明的狀況。例如:
9他有病也不會來醫(yī)院。
10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
例9前后兩部分是假設關系,可以換成“如果……就……”的形式。例10前后兩部分間是假設關系,可以換成“即使……也……”的形式。
(6)用“還”關聯(lián)的情形?!斑€”連接的兩套結構除了表示前面所說明的情形能激發(fā)后面的事件外,還隱含著一種關聯(lián)意義,即后部分對前一部分進行進一步的追加說明。例如:
11他今年30歲了還沒對象。
12一天沒吃東西了還是無食欲。
例11、例12的前后兩部分之間都是轉折關系,句子可以換成“……但是……”的形式。
2.主語不同的緊縮結構所用的關聯(lián)詞語
這種類型的緊縮結構又分為兩種情況:
(1)后一部分主語被壓縮了,謂語前有關聯(lián)詞的情形。例如:
13困難再多也不怕
14別人問她緣故又不說。
15黨叫干啥就干啥。
例13“多”的主語是“困難”,“不怕”的主語是“我(我們)”或“他〔他們)”,在句中未出現(xiàn),前后兩部分之間是讓步關系,可以換成“即使……也……”的形式。例14“問”的主語是“別人”,“不說”的主語是“她”,但沒出現(xiàn),前后兩部分之間是轉折關系,可以加上“……但是……”的形式。例15前部分的主語是“黨”,后部分的主語是“我(我們)”或“他(他們)”,在句中未出現(xiàn),前后兩部分之間是條件關系,可以加上“只要……就……”的形式。
(2)前后兩個部分的主謂結構都是完整的。例如:
16你不說我就替你說。
17夏天才過去冬天又開始了。
18你剝了皮我也認得你的骨頭。
例16、例17、例18前后兩部分都有主語,例16是假設關系,可以換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17是連貫關系,可以換成“……接著……”的形式。例18是讓步關系,可以換成“即使……也……”的形式。
3.使用關聯(lián)詞語的固定格式
緊縮結構中常常使用一些關聯(lián)詞語的固定格式,如“越……越……”、“愈……愈……”、“不……不……”、“不……也……”等等類型,使得語義表達具有較強的整體性。
丁聲樹提到“越……越”、“愈……愈”,如“您去得愈早愈好?!彼忉尨司?“要是您去得愈早,那就愈好。”而在“天是越來越暖和了。”這句話中,他卻并沒有還原成復句形式,只是說“本來就暖和,現(xiàn)在更暖和?!笨梢?,“越來越”已經(jīng)相當于一種固定格式,區(qū)別于“越……越”的緊縮格式。
黃大祥認為緊縮句“他越說越激動?!笨梢赃€原為復句“越說,他越激動?!边@樣并不改變結構格局和語義關系。[4]
劉天堂、梁蘊華、宋玉柱等人都提到了固定格式,主要包括“再……也”、“非……不”、“越……越”、“不……不”、“不……也”、“一……就”等。[5]
這些成套的固定關聯(lián)詞緊縮格式的使用,使得緊縮句的“整體性更強”。前后結構之間的“邏輯關系更密切、緊湊”,中間不可能有停頓或添加,也無法還原為復句形式。如“大家越干越起勁?!睆倪@里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固定緊縮格式的穩(wěn)定性。
4.壓縮關聯(lián)詞語的情形
壓縮關聯(lián)詞語,這里分兩種情形:
一是在不改變緊縮結構性質的前提之下省略了關聯(lián)詞語,這一類型即使沒有關聯(lián)詞語也同樣具備緊縮結構邏輯配套關系的特征。如:“因為”、“所以”、“就”、“又”、“也”。例如:
19我們沒事(也)不會來找你。
20我(因為)有事沒來。/我有事(所以)沒來。
21要去你(就)一個人去。
22(如果)不受氣你哭什么。
二是壓縮關聯(lián)詞語的固定形式,這種類型大都是由非主謂結構緊縮而成的緊縮結構,如諺語、格言等習慣性用語,它們具有很強的習慣定型性。使用這一固定形式主要是為了表達說話人某一種語氣情態(tài),反映其主觀態(tài)度,有時甚至能夠促進聽話者有所為或者有所不為。壓縮其中的關聯(lián)詞語,使語氣比較急促或者更加堅定,以達到說話人表達的目的。例如:
23人勤地不懶,(只要肯下功夫,一定會有好收成。)
24爭氣不爭財
25有理走遍天下。
26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緊縮結構是漢語中一種很有特色的語法現(xiàn)象,學術界過去多從緊縮句的角度進行研究,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成果,但從句法結構的角度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專門研究的成果還不多見。本文通過對緊縮結構中關聯(lián)詞語的隱現(xiàn)進行分析,廓清了緊縮結構認識上的不足,讓人們了解到緊縮結構常常用明顯的關聯(lián)詞語作為一種結構形式標志來揭示其內部復雜邏輯關系,雖然有時在一些固定表達方式中也常常隱去關聯(lián)詞語。緊縮結構中關聯(lián)詞語的隱或現(xiàn),都是為了讓語意更加凝練,句法結構更加緊湊,語言表達效果更加言簡意賅,更好地服務于語言運用。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4.
[2]胡裕樹.現(xiàn)代漢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371.
[3]陳穎.緊縮句的有標關聯(lián)和無標關聯(lián)[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2005.
[4]黃大祥.緊縮復句淺論[J].邏輯與學習.1990(4).
[5]劉天堂.漢語緊宿句探析[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Correlative Words in Chinese Tightening Structures
ZENG Xiongwei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8,China)
Tightening structure,a common and unique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hinese,is a double-nucleus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compression of two sets of predicate structure and internally contains an obvious logical matching relationship.Current academic study of the tightening structure merely stays on the study of contracted sentences,which is obviously far from enough.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inner complex logical relations by analyzing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correlative words in the tightening structures.
tightening structure;correlative words;characteristics
H043
A
1674-117X(2011)04-0096-03
2011-05-19
曾雄偉(1972-),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工業(yè)大學教師,文學碩士,主要從事漢語語法修辭研究。
責任編輯: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