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化學
表界面分子吸附、組裝與反應的電化學STM研究
萬立駿 (1- 1)
仿生催化及其在烴類氧化中的應用
江國防 田淵 郭燦城 (2- 1)
微流控技術與芯片實驗室
趙亮 黃巖誼 (3- 1)
生物“氣味”研究進展
張卓旻 朱麗 李攻科 (4- 1)
納米空間化學——碳納米管的填充研究
王志永 施祖進 顧鎮(zhèn)南 (5- 8)
二氧化碳三元共聚物催化合成的研究進展
陳少云 王拴緊 肖敏 等 (6- 2)
配位化學中的鏡面對稱性破缺——紀念配位化學創(chuàng)始人維爾納首次拆分八面體Co(Ⅲ)絡合物100周年
章慧 林麗榕 (6- 8)
教學研究與改革
化學課程中經典內容教學的現(xiàn)代化問題
趙明 (1- 7)
程序性開放實驗課程與教學模式——高校實踐類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及實踐研究之二
黃都 盧昕 趙書林 等 (1-11)
綜合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創(chuàng)新
呂占霞 賀維軍 高珍 等 (1-14)
化學綜合設計實驗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鐘國清 霍冀川 葉旭 等 (1-16)
基礎無機化學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龔孟濂 喬正平 巢暉 (1-20)
無機化學的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
任玲 胡長文 吳俠 (1-23)
模塊化分層次推進無機化學理論教學
茍如虎 王亞玲 盧新生 等 (1-26)
以創(chuàng)新教育為宗旨組織有機化學教學
石秀梅 劉佳維 鄒輝 等 (1-29)
海洋化學國家理科基地特色課程體系建設
李鐵 楊桂朋 畢彩豐 等 (1-31)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
王宏 陳浩 陳志飛 等 (1-35)
化學專業(yè)本科階段創(chuàng)新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
趙健偉 (2- 6)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大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黃紫洋 吳華婷 林深 (2- 8)
從高考有機化學題談中學與大學有機化學教學的結合點
劉在群 段海峰 王書剛 等 (2-13)
抓住基礎、授人以漁——以有機化學課程的“緒論”內容選取為例
張丹維 (2-16)
線性掃描伏安法測定廢水中鎘離子的教學實踐
戴宗 肖小華 胡玉玲 等 (2-19)
面向醫(yī)學院校的儀器分析教學
郝敦玲 張惠靜 張莉 等 (2-21)
化學生物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梁靜 王興涌 尹文萱 (2-23)
具有礦業(yè)特色的化學與社會課程體系建設
尹文萱 王興涌 王建懷 (2-26)
講授大學化學中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探討
彭慶蓉 高海翔 張春榮 等 (2-28)
堅持以人為本搞好基礎化學實驗教學
李秀玲 蔡吉清 曾秀瓊 等 (2-32)
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在化學綜合實驗課程中的應用
張霞 桑曉光 (2-34)
新教師在物理化學板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黃永清 (3- 9)
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探索
陳毅挺 林棋 張慶守 (3-11)
由聚合物乳液的發(fā)展看高分子物理與化學知識的綜合運用
姚金水 李梅 張獻 等 (3-14)
物理專業(yè)普通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張小崗 (3-17)
高師化學專業(yè)綠色化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探討
沈玉龍 關俊霞 劉立華 等 (3-19)
有機合成設計教學談
梁靜 趙煒 (3-22)
計算機在化學中的應用課程教學探討
劉清芝 楊愛萍 楊登峰 (3-27)
絕熱膨脹與節(jié)流膨脹的比較
陳良坦 (3-30)
關于化學反應表觀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教學討論
王新平 王旭珍 王新葵 等 (3-33)
對由熱力學基本方程推求可逆電池熵變的理解
楊喜平 劉建平 楊新麗 等 (3-38)
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的教學方法探索和實踐
馬玉龍 高小紅 文艷霞 等 (4- 7)
聚焦于核心概念建構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設計——高校實踐類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及實踐研究之三
盧昕 黃都 劉承偉 等 (4-10)
讀書報告會——無機化學第二課堂教學的新途徑
李良超 錢海生 林秋月 等 (4-15)
通過化學實驗邀請賽促進基礎物理化學實驗教學
夏春蘭 鄧立志 劉欲文 等 (4-17)
基礎化學原理教學改革探索
王衛(wèi) (4-21)
對元素化學實驗教學的探討
高洪苓 安穎 楊秋華 等 (4-24)
無機材料結構表征技術課程的開設
張霞 徐欣欣 (4-26)
有機立體化學教學中手模型的設計與應用
鄭敏燕 (4-29)
有機化學教材中的一些立體化學問題
張繼振 (4-32)
基于網絡的有機化學試題庫的建設
沈永淼 胡幼華 肖慧泉 等 (4-39)
工程化學教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
李穎 劉松琴 (4-42)
結構化學教學中的“新”認識和“新”實踐
朱月香 錢民協(xié) 段連運 (5-15)
提高結構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實踐
陳佑寧 (5-17)
大學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實踐與效果
顧大明 張立珠 強亮生 等 (5-20)
食品專業(yè)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蘆曉芳 王清華 杜慧玲 等 (5-23)
直觀性原則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
肖新峰 劉曉東 唐堯基 (5-26)
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胡萬群 張漢昌 (5-30)
無機化學教學的導入藝術
蘇芳 (5-33)
無機化學課程與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所艷華 汪穎軍 羅洪君 等 (5-36)
大一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總結
黎紅梅 劉靜 王險峰 (5-39)
鹵代烴系統(tǒng)命名法商榷
衛(wèi)建琮 (5-43)
如何通過化工基礎實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李學慧 吳正舜 陳義鋒 等 (5-48)
藥學院無機化學課中的案例教學
陸家政 陳菲 蔣京 等 (6-16)
關于滴定方式的討論
陳鮮麗 (6-19)
儀器分析綜合運用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淺談儀器分析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王霆 張鋒 陳立鋼 等 (6-21)
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化學的興趣
黃永清 邵謙 (6-24)
物理化學中的化學平衡內容
岳可芬 趙爽 王小芳 (6-27)
電化學教學中的幾個問題探討
徐悅華 賈金亮 劉有芹 等 (6-30)
構建培養(yǎng)民族師范生的“5+2+1”化學實驗教學體系
王亞玲 劉伯渠 盧新生 等 (6-34)
綜合設計性化學實驗教學實踐
鄭明花 金京一 王清珊 (6-38)
知識介紹
全球氣候變暖中的大氣化學問題
尹學博 (1-37)
兩個重要的化學儲能反應研究進展
蘭允祥 何杰 (2-38)
21世紀生產單體原料工藝路線的展望
于冰 叢海林 劉鵬 等 (3-40)
殼聚糖文獻分析
姜山 史源 朱啟忠 (4-45)
高校化學科研過程的綠色化
蘇碧云 王建民 楊鵬輝 (4-49)
抓氫鍵的成鍵類型及其紅外光譜研究簡介
許兵 王雪峰 (6-41)
計算機與化學
化學系列網絡課程設計與制作
白靖文 徐雅琴 葉非 等 (1-42)
Origin軟件在物理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樊玲 尚貞鋒 武麗艷 (2-41)
Gaussian軟件在高?;瘜W教學中的應用
凡素華 武海 張文保 (2-45)
二取代苯環(huán)上親電取代定位的計算化學模擬
盛旭玲 吳吉梅 周丹丹 等 (3-44)
應用Matlab處理物理化學實驗數(shù)據
靖宇 王旭珍 (4-54)
計算機輔助物理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探討
高書燕 (5-52)
人工神經網絡在儀器分析實驗數(shù)據處理中的應用
傅應強 王飛虎 陶庭先 (6-45)
化學實驗
工藝品"金葉"的電鍍制作——推薦一個基礎化學新實驗
沈玉華 黃方志 謝安建 等 (1-45)
二氯二茂鈦的制備及催化二聚環(huán)戊二烯開環(huán)易位聚合——推薦一個無水無氧綜合化學實驗
孫學芹 (1-48)
對硫酸銀溶度積和溶解熱測定實驗的改進
高桂枝 蔡蕓蕓 劉士鑫 等 (1-51)
水相中鋅促進的羰基化合物頻哪醇偶聯(lián)反應實驗設計
査正根 鄭媛 鄭小琦 等 (1-55)
Liesegang圖案實驗的開發(fā)和教學實踐
鄭菊花 潘長偉 蔣榮立 等 (1-58)
利用蔬菜水果消除自來水余氯——推薦一個分析化學綜合實驗
潘華英 劉德秀 (1-62)
電極材料的組成設計與電催化性能——介紹一個研究性實驗
張建民 陳衛(wèi)華 石秋芝 (1-66)
多種形貌ZnO微晶的液相合成與表征——介紹一個趣味性和易操作性相結合的綜合化學實驗
謝娟 邊麗 鄧娟 等 (1-69)
奶粉中蛋白質檢測設計實驗
李紅霞 張俊杰 趙艷琴 (2-49)
溶解熱測量實驗軟件設計
鄭傳明 (2-52)
微波消解-溶出伏安法快速檢測食品中的金屬污染物——介紹一個創(chuàng)新性的儀器分析實驗
賴瑢 朱芳 謝天堯 (2-54)
聚苯胺的合成與性能研究——介紹一個化學綜合實驗
邊立君 劉曉霞 (2-57)
Cu(Ⅱ)-atza配合物合成與表征——推薦一個綜合化學實驗
李巧云 楊高文 (2-60)
輔酶催化安息香縮合反應的實驗探討
李中華 白亦窮 (2-64)
H3反應勢能面的構建——計算化學實驗設計
袁汝明 傅鋼 韓國彬 (3-47)
聚苯胺-聚乙烯醇電致變色復合膜
周光舉 李青山 左春燕 等 (3-51)
碘化亞銅/氨基酸催化的芳香胺合成反應——一個研究型綜合設計實驗
張慧 曹衛(wèi)國 丁益民 等 (3-54)
魔芋精粉中葡甘露聚糖含量的測定——開放性化學實驗探索
徐瑜 徐偉明 周晶 (3-58)
Gemini表面活性劑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測定——油田化學專業(yè)綜合實驗
賴璐 梅平 段明峰 等 (3-62)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氘燈背景校正技術原理
馮素玲 李晶 李全民 (3-65)
ABS塑料化學鍍銅實驗
朱絨霞 (3-68)
Y型沸石分子篩的水熱法制備及表征——綜合性研究型實驗設計
胡濤 孟長功 王春艷 等 (4-59)
InCl3參與下的Prins反應——推薦一個研究型實驗
金慧娟 尹成日 金龍一 (4-62)
一種菊花形濾紙的折疊方法
厲廷有 (4-65)
pH對TiO2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影響
趙宇 賈越輝 李陽 等 (5-54)
離子液體的制備與性質表征——介紹一個綜合化學實驗
張海波 夏春蘭 謝音 等 (5-57)
pH法測定甘氨酸合鎳配合物逐級穩(wěn)定常數(shù)——介紹一個開放式實驗
王崢 周立群 劉麗穎 (5-62)
改革樣品壓片模式大幅度提高燃燒熱實驗的成功率
張建華 徐常威 郭云萍 (5-65)
光敏劑[環(huán)戊二烯-鐵-二苯醚]六氟磷酸鹽的合成——推薦一個應用化學專業(yè)的有機化學實驗
趙寶東 于景華 葉輝 等 (5-67)
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教學設計與改革
蓋利剛 姜海輝 馬萬勇 (5-71)
關于化學發(fā)光演示實驗的探討
胡玉斐 賴瑢 李攻科 (6-48)
聚丙烯酸聯(lián)苯酯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和相態(tài)表征——推薦一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綜合化學實驗
陳小芳 關妍 (6-52)
生物傳感器法測定蔗糖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經典動力學實驗的綜合性設計示例
楊海朋 柳文軍 蘇軼坤 等 (6-57)
環(huán)己酮合成實驗的改進
郭曉稚 陸新華 姜文清 等 (6-60)
師生筆談
有機化合物命名的若干問題討論
賈洪斌 (1-73)
如何理解熱力學基本公式適用條件
居學海 周素芹 (1-77)
吉布斯自由能的多功能性質探討
張穎 (2-67)
溶液酸度與Ag3PO4沉淀生成及溶解關系的討論
謝東 (2-73)
Kelvin公式適用于微小氣泡嗎?
劉國杰 黑恩成 (3-70)
對分析化學教材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周寧波 肖華 (3-75)
熱力學關系的圖形記憶法
呂申壯 (3-77)
平均鍵能方法現(xiàn)在還值得推薦嗎?
羅渝然 俞書勤 張祖德 (4-67)
等壓過程和等溫過程概念辨析
王明德 (4-72)
新型高能材料的設計思路初探
謝國俊 常融 陳俊祺 等 (4-77)
關于“熵增原理”表述的爭鳴
高盤良 (5-74)
有關平衡態(tài)近似的一個問題
史濟斌 劉國杰 (5-77)
同位素效應對物質結構和性質的影響
劉秋華 周再春 (6-64)
類比法在物理化學熱力學函數(shù)關系式記憶中的應用
郭玉鵬 (6-67)
淺析Clausius-Clapeyron方程與Arrhenius公式的類似性
蘭翠玲 趙金和 曹秋娥 (6-71)
自學之友
Clausius-Clapeyron方程在解題中的應用
金明善 李文佐 宮寶安 等 (1-79)
碳碳三鍵與碘單質的加成反應
尹波 劉良先 (1-82)
稀土離子4fn-15d組態(tài)的配位場理論
范英芳 李彩云 (2-75)
Aldol縮合反應的立體化學——Zimmerman-Traxler過渡態(tài)
何廣武 張振琴 劉蒔 等 (2-80)
生成函數(shù)在穩(wěn)定常數(shù)測定中的應用
張云 房淑寧 余珍 等 (3-81)
溴鎓離子的形成及其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
王香善 姚昌盛 王樹良 等 (3-86)
中心原子雜化軌道數(shù)的計算方法
蘇金昌 (3-90)
配合物溶液忽略金屬羥合離子影響的條件
李可群 (4-82)
淺議靈敏度、檢出限和測定限
察冬梅 (4-84)
質量作用定律與基元反應概念辨析
王明德 (5-81)
利用分布系數(shù)概念推導弱酸溶液[H+]計算公式
張宏芳 郗娟 王超展 (5-85)
用同一種沉淀劑進行分步沉淀的關系式
蘇金昌 (6-73)
關于電位分析法計算溶液pH習題的討論
劉秀萍 (6-76)
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過氧化鈉的熱力學討論
范廣 張引莉 孫家娟 等 (6-79)
化學史
從熱機到熱寂——熵的起源與發(fā)展
尹世偉 郭慶偉 李鑫茹 等 (1-85)
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化學
汪豐云 顧家山 丁多彪 等 (2-84)
化學熱力學的建立與發(fā)展概略
王元星 侯文華 (4-87)
百年諾貝爾化學獎與生物化學的發(fā)展
王悅 彭蜀晉 周媛 等 (5-88)
晚清化學圖書翻譯出版的特點與走向
江家發(fā) 邵甜甜 (6-81)
動態(tài)與信息
2011國際化學年全國趣味化學實驗設計大賽即將開始(1-44) 《大學化學》來稿須知(1-88) 第11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第2輪通知:征文)(2-87) 中國化學會2011年國內部分學術會議計劃(2-88) 歡迎訂閱2012年《大學化學》(4-41) 關于《大學化學》編輯部新網頁開通的通知(5-84) 歡迎訂閱2012年《大學化學》(5-87) 歡迎訂閱2012年《大學化學》(6-63) 第11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紀要(6-87) 第2屆全國化學專業(yè)本科生科技活動交流會成功召開(6-88)
難忘恩師教誨——紀念邢其毅院士百年誕辰
葉蘊華 (5- 1)
追憶恩師邢其毅先生
邱明華 (5- 6)
著名有機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張滂教授逝世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