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的衍化物,具有增強宮縮,軟化、擴張子宮頸的作用;米非司酮為新型抗孕激素,在體內與孕酮競爭受體,干擾孕酮對妊娠的支持。兩者配合使用,能有效軟化和擴張宮頸、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應用于中期妊娠引產,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選擇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間,自愿要求終止妊娠的146例孕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76例,對照組70例。治療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6.31±2.73)歲,平均孕周(13.64±1.34)周,其中初產婦56例,經產婦20例;對照組70例,年齡19~37歲,平均(26.17±2.34)歲;平均孕周(15.29±2.61);其中初產婦53例,經產婦17例。入院后患者血常規(guī)、白帶檢查、肝肝功能等檢查,各項指標檢查正常,兩組患者均無相關藥物引產禁忌證。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健康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沒有差異性(P>0.05),有可比性。
治療組給藥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分三天服用,第4日晨始應用米索前列醇600μg陰道塞入,根據宮縮情況2~3小時后再給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常規(guī)清宮。對照組米非司酮口服50mg,每天兩次,見羊水后注入依沙丫啶100mg。
觀察指證包括產后出血量、引產時間、胎盤胎膜娩出情況、軟產道損傷情況、藥物的不良反應。
數值以均數±標準差統(tǒng)計,組間比較以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產后出血量(101.17±23.56)mL,引產時間平均(5.35±1.34)h。對照組產后出血量(126.16±26.34)mL,引產時間平均(7.36±1.29)h。治療組和對照組比較,產后出血量較少,引產較短,兩組比較有顯著的差異性(P<0.05)。
治療組胎盤胎膜完全娩出,軟產道均無損傷;對照組胎盤胎膜2例有殘留,術后常規(guī)行清宮術。1例初產婦出現宮頸裂傷。
治療組腹痛程度輕微且面部表情無變化者占80%(61例),有陣發(fā)性腹痛但能忍受的占20%(15例)。對照組分別為占71%(50例)和29%(20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依沙丫啶是一種強殺菌劑,除用于消毒外,還可終止胎兒存活,使胎盤組織變性壞死。同時還可使妊娠子宮產生內源性前列腺素,誘導子宮節(jié)律性收縮,導致胎兒及附屬物排出。但偶有引產不易誘導或不協調宮縮或強制性收縮等情況的發(fā)生[1]。
米非司酮為新型抗孕激素,并無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能與孕酮受體及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是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對子宮內膜孕酮受體的親和力比黃體酮強5倍,與孕酮受體結合起到阻斷靶器官水平孕酮的作用,能解除孕激素對子宮的抑制性,米非司酮還使膠原纖維分解加強,擴張和軟化宮頸[2],發(fā)生內源性前列腺素的釋放,促進宮頸的軟化,誘發(fā)并加強宮縮。米非司酮口服吸收效果好,1h在血液中達到高峰,48h光鏡下宮頸組織膠原纖維降解而發(fā)生溶解[3],該藥不能引發(fā)足夠的子宮活性,單用于抗早孕時不完全流產率較高。
米索前列醇是一種PGE類藥物,可使宮頸結締組織中膠原纖維降解,釋放儲存在細胞中的膠原蛋白酶及彈力蛋白酶,通過PGE受體或激活宮頸膠原纖維酶在短時間內軟化宮頸。米索前列醇還可阻斷宮頸內口神經末稍的反射,降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降低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fā)生率[4],放置米索前列醇可提前分娩,縮短了產程。減少了宮縮疼痛引起的焦慮和恐懼心理,可計劃分娩。但米索前列醇用于終止早孕時,必須與米非司酮配伍,嚴禁單獨使用。
本研究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和依沙丫啶聯合米非司酮終止中期妊娠。兩組比較發(fā)現,前者引產時間、出血量為(5.35±1.34)h和(101.17±23.56)mL,后者分別(126.16±26.34)mL和 (7.36±1.29)h,前者能明顯縮短引產時間、減少出血量,能減輕患者的疼痛,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治療組胎盤胎膜完全娩出,軟產道均無損傷,藥物的不良反應率較低,相對于對照組,治療效果明顯。
總之,米非司酮降解宮頸結締組織中膠原纖維、軟化宮頸,米索前列醇進一步加強膠原纖維分解和擴張及軟化宮頸,有效地促進了宮頸成熟[5]。使宮縮發(fā)動提前,值得在中期妊娠引產中推廣使用。
[1]孫麗威.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在中期妊娠引產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36):274-275.
[2]施亞.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終止中期妊娠115例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8):958-959.
[3]徐士艷.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聯合依沙吖啶終止中期妊娠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3):178-179.
[4]張慧勤,廖慶輝,馮慧.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聯合吸宮術用于瘢痕子宮人工流產術的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8):184-185.
[5]梁海真,陳毅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產中兩種使用方法的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0,16(18):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