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宗珍
(重慶教育學院 通識教育部,重慶 400067)
大學課堂教學中討論式教學的組織
蔣宗珍
(重慶教育學院 通識教育部,重慶 400067)
討論式教學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增進協(xié)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著重探討了討論教學組織過程中討論題目選擇、討論方式選擇、討論技巧和總結(jié)評價中應注重的問題。
教學組織;討論式;問題
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適應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圍繞學習目標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展示結(jié)果,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目前討論式教學方法雖運用較普遍,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討論組織過程不嚴密,難以達到預先設(shè)計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對討論式教學過程的組織進行探討。
學生圍繞同一問題展開討論,他們不得不學會運用基本概念、原理、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認知狀態(tài)下,信息來源于多角度,更易形成批判性的思維,正如布魯納所說:“采取討論式教學法,教師和學生便處于更合作的狀態(tài)……學生不是靜坐在課椅上的聽者,而是投入系統(tǒng)的闡述中,有時還可以在其中擔任主要角色!學生會意識到可供選擇的方法,甚至可能對這些方法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當信息來到時,學生不僅能接受它們,而且能加以評價。”
隨著科學技術(shù)高度發(fā)展,很多項目需要多人參與才能共同完成,也更需要有團結(jié)協(xié)作的意識。在共同完成研究任務(wù)中,要求人們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并能做出正確的評價,既不能主觀臆斷,也不能人云亦云,這些意識的形成都可以通過學習不斷培養(yǎng),很顯然討論法是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意識最適當?shù)姆椒ā?/p>
當前社會信息的來源渠道更強調(diào)人際間的溝通作用,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才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所以口頭表達同書面表達一樣重要。[1]課堂討論為學生提供了提高自己口頭表達能力,完整清晰地闡明自己觀點的平臺,這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準備討論的過程中,通過閱讀大量的參考文獻和相關(guān)資料,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學生又需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在相互討論中學習,并不斷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這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要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wù),首先必須要確定討論的目的,討論目的包括知識目的、情感目的和能力目的。通過開展討論,學生發(fā)表各自不同的觀點,最終達到知識增長的目的。在民主、平等的討論氛圍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討論,可以喚起、維持、增進小組成員之間密切協(xié)作關(guān)系,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學會思考、學會學習的情感目標。在討論過程中,各成員之間進行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學生取長補短,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智力優(yōu)勢,提高各種能力。
明確討論目的,精心設(shè)計和選擇討論題目是教學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教師應深入全面地鉆研教材,在弄清問題實質(zhì)的基礎(chǔ)上,擬定討論題目,設(shè)計討論方案。討論題目選擇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表述具體準確,要使學生清楚地意識到所要討論問題的核心。二是討論題目能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保證一定的思想自由度。三是討論題目的選擇和設(shè)計必須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水平等,要選擇那些難度適宜,既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積極性,又能使學生能力得到提高的問題。
針對不同學科、不同領(lǐng)域的課程,討論式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應用也是靈活多變的。概括起來課堂討論形式主要三種。[2]小組分散式,即劃分小組進行的討論。小組的每個成員在討論中各抒己見,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種方式比較靈活,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具有氣氛熱烈、便于掌握、節(jié)省時間的特點,比較適合討論中心議題多、難度較小的問題。班級集中式,即以班級為集體而進行的討論??煞譃橹苯蛹泻拖确稚⒑蠹袃煞N。直接集中就是教師提前布置討論題和閱讀參考資料,然后按預定進行集中討論;先分散后集中,就是先分成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再集中討論,各小組討論后推薦發(fā)言代表在集體中進行發(fā)言。這種討論方式要求較高,主要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或爭議較大的問題組織討論。具有規(guī)模大、場面活躍、爭論激烈等特點,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課堂議論式,是教師為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或在講課中遇到有爭議的問題,由教師提出來,大家即席發(fā)表意見、進行討論的方式。這種方式屬于師生共同討論,是一種無形之中的集體討論,相比教師“獨白”,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為了使討論順利進行,正式討論前,學生也應該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精心做好討論準備。一是系統(tǒng)批判地提前閱讀有關(guān)資料,為正式討論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可以提高課堂討論的效果。學生只有對討論的相關(guān)資料有了詳盡的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才能參與討論;另一方面,學生在提前閱讀當中,可能由于對某個問題的深入探究,興趣越來越濃厚,并進一步搜集、查詢最新相關(guān)資料,這樣就可能給此次討論注入新的元素,有些時候甚至超出教師的預想。二是認真地做好發(fā)言準備,在閱讀掌握了相關(guān)資料后,學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將觀點形成詳盡的文字,也可以列成簡單提綱式或腹稿式,為討論發(fā)言做好準備。
討論過程是促進教師和學生思想交流,碰撞出思維火花的過程。因此教師在組織討論中一般使用以下技巧。1.座位的安排技巧。討論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講授法不同,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為有利于討論的進行,座位可以按圓圈形、馬蹄形、三角形、隨意散座形編排。圓圈形表示尊重和平等,每個人都有均等的機會被注視和傾聽;馬蹄形座位安排賦予每個學生相等的距離空間;三角形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熱情;隨意散座形使學生無拘無束地參與討論。2.討論話題的引入技巧。根據(jù)討論的需要,可以從共同經(jīng)歷、從有異議的問題和從事實性問題開始設(shè)計討論話題的引入。從共同經(jīng)歷開始是指討論開始前,可以通過示范表演、角色扮演、放電影或朗讀材料等形式提供一種具體的、共同的經(jīng)歷體驗,以減輕一些學生由于焦慮或害怕而不敢發(fā)言的壓力。從有異議的問題開始是對有異議,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大家可根據(jù)自身所掌握的材料,形成一定的看法,并列舉例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從事實性問題開始是學生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對討論主題有了總體把握,并形成了基本的認識。教師可以開門見山提出討論問題,直奔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討論。3.討論中的局面控制技巧。對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秩序混亂、氣氛緊張、偏離主題、集體沉默等現(xiàn)象,可以通過提問、傾聽、回應的方式來減少各種不利影響。當討論的話題逐漸偏離了討論的主題,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緊跟著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當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并不認同發(fā)言者的觀點,可以通過提問要求發(fā)言者講出更多的信息,盡可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的見解能被其他成員理解。傾聽既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藝術(shù)。當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或陳述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認真傾聽出學生發(fā)言中的確切含義以及隱含的意思。教師可以使用靜狀傾聽、酬答傾聽或者助長傾聽方式,使學生談得更多,談得更深入。在回應學生的觀點時,可以通過向?qū)W生提出質(zhì)疑,或者讓其他學生回應發(fā)言者的觀點。也可以是教師對某個學生的觀點做簡單的概括肯定或者教師在過程中保持沉默。
總結(jié)評價是討論式教學法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及時有效的總結(jié)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偨Y(jié)評價應以肯定、鼓勵為主??偨Y(jié)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生討論題目內(nèi)容的評價和討論中學生的表現(xiàn)評價兩個方面。
結(jié)束討論前,教師要扮演好總結(jié)評價者的角色,首先,在討論內(nèi)容上,要在與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進行概括性的總結(jié),引導學生對討論進行回顧,既要把正確的結(jié)論凸現(xiàn)出來,又要肯定學生討論中迸發(fā)出來的思想火花。對于錯誤的、片面的觀點,要及時指出,并分析原因,幫助其糾正錯誤。對于意見不統(tǒng)一的問題,教師應提出自己的基本觀點,供學生參考、借鑒或與學生切磋,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教師也可以把評價的權(quán)利讓給學生,讓學生相互評價,相互總結(jié)。最后,教師還要在討論的準備、討論的組織、討論的過程等各方面,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只有正確運用討論式教學法,才能達到預先設(shè)定的目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培養(yǎng)出具有批判思維、溝通和團結(jié)協(xié)作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1]黃彬,王德清.課堂討論教學模式的功能與構(gòu)建[J].教學與管理,2007,(6):54-55.
[2]馬玉真等.普通高校討論式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責任編輯 閔 敏]
Organization of Discussion Teaching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JIANG Zong-zhen
(Department of General Knowledge Education,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400067, China)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for forming students’ critical thought, cultivating their cooperative awareness, improving their verbal expressive skills and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choosing topics, patterns, tactics, techniques, and summary and evaluation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ing Discussion Teaching.
teaching organization; Discussion Teaching; problem
G642.421
A
1008-6390(2011)01-0121-03
2010-09-20
蔣宗珍(1975-),女,重慶巫山人,碩士,重慶教育學院通識教育部,講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