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平
(江蘇省射陽縣蠶桑生產服務站 224300)
隨著蠶桑生產的發(fā)展,蠶農栽桑養(yǎng)蠶積極性不斷高漲,飼養(yǎng)規(guī)模不斷擴大,住房養(yǎng)蠶的傳統(tǒng)方式,很難適應生產發(fā)展的需要。于是,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省力化養(yǎng)蠶法,如磚池育,室外塑料大棚育等,但由于溫濕度難以控制和調節(jié),產量一直低于室內養(yǎng)蠶。針對這一問題,射陽縣盤灣鎮(zhèn)蠶桑專業(yè)村的養(yǎng)蠶大戶經過多年實踐摸索,認為簡易蠶房既能保溫保濕,又能通風換氣,更有利于大蠶的生長發(fā)育,而且建造快、堅固耐用。近幾年簡易蠶房在全縣迅速得到推廣和應用,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果。
簡易蠶房應選在地勢高,排水良好,通風,房前屋后有遮陰物,且遠離公路農田和污染源的地方。
根據飼養(yǎng)數量的多少來確定,一般準備有磚、蘆葦、竹子、木料、門等材料。
在不妨礙蠶生理的前提下,利用當地拆遷下來的建筑材料建造簡易蠶房,這樣構造簡單,造價低廉,效果良好。蠶房是磚墻,南北兩邊開窗,可在東邊或西邊開門。蠶房一般長 15m,寬 6m、高 2.6m,砌成三間。室內放活動蠶架,可上下活動,便于給桑和除沙。蠶架每層間隔0.23m,最下層距地面0.4m。蠶房的上邊尖頂內設反堂瓦,下邊地面采用水泥地坪,可一邊高,一邊低(留出水洞),便于消毒出水。
先用清水將水泥地面沖洗干凈,在大蠶進室前7天,用 2%福爾馬林加 0.5%~1%石灰混合液或1%漂白粉液消毒一次,以后用毒消散 4g/m3或熏毒威 5g/m3熏煙消毒,最后地面撒一層新鮮石灰粉補充消毒。
蠶在小蠶室飼養(yǎng)到 4齡第二天,可搬入簡易蠶房內的蠶架上飼養(yǎng)。如飼養(yǎng)量大,在 5齡喂二回桑后,將部分蠶連同桑夷沙一起移到地面上,地面上的蠶座面積稍大于蠶架上,可防止上層蠶掉下摔傷。
每天給桑二至三回。5齡期春、晚秋可進行條桑育。做到看蠶給桑,及時做好勻蠶補桑工作,提高蠶的葉絲轉化率。
蠶房內可設置鐵皮管道或壁灶等加溫設施。使蠶房既能通風換氣,又能保溫保濕,如高溫干燥天氣,可在墻壁及地面噴水,降溫補濕,也可結合添食藥物巧吃水葉;低溫多濕時,可在蠶房內加溫排濕。做到白天注意通風換氣,夜間注意保溫。
在 5齡餉食前,用防僵粉進行蠶體消毒,10min后加網撒桑葉,在每天晚上撒一次新鮮石灰粉,按常規(guī)添食氟哌酸和滅蠶蠅,遲眠蠶和弱小蠶要集中起來隔離飼養(yǎng),發(fā)現病弱蠶要及時淘汰。
一幢長 15m、寬 6m的簡易蠶房,一次可飼養(yǎng) 5張以上的蠶種,需投資 2200元左右,建同等大的室外大棚需 1400元左右,但塑料薄膜易老化,而簡易蠶房堅固耐用、經濟實惠,使用壽命可達 20年以上,可謂是一勞永逸。
活動蠶架和地蠶相結合飼養(yǎng),比普通養(yǎng)蠶工效提高 1~2倍。
簡易蠶房具有防雨、防悶熱的特點,可抵御各種不良氣候。遇高溫悶熱天氣,可開窗通風換氣;在低溫多濕天氣,可升溫排濕,有效地控制了目的溫濕度,克服了其它室外飼養(yǎng)的中午高溫悶熱、夜間低溫多濕的弊端。
簡易蠶房上有反堂瓦,下有水泥地坪,既易掃刷、清洗,又易藥物噴灑、薰蒸消毒,真正做到消毒干凈徹底。加之簡易蠶房透氣性能好,空氣新鮮、涼爽,適于大蠶飼養(yǎng),所以蠶病發(fā)生量明顯低于其它室外飼育。據調查,平均發(fā)病率一般低于其它室外飼育 3個百分點,平均張單產比其它室外飼育提高 3~4kg。
由于簡易蠶房光線均勻,空氣流暢無污染,熟蠶營繭速度快,繭層厚薄均勻,繭衣蓬松,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蠶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