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妮,劉 紅 陳華規(guī),劉 蕓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手術室,湖北荊州434000
隨著全髖置換術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已成為骨關節(jié)疾病患者終末治療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恢復關節(jié)功能,消除疼痛,而且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由于帕金森癥患者的手術指征嚴格,其相關的報告及護理配合極少見。我院于2010年9月應用人工髖關節(jié)假體為1例帕金森癥合并股骨頭骨折患者行全髖置換術,術后療效肯定,隨訪8個月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72歲,因右髖部外傷疼痛1d入院,診斷為右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既往史有帕金森癥十余年。手術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髖關節(jié)置換術。主要手術步驟:①經右髂后上棘外下方約5cm處,沿臀大肌纖維方向至股骨大轉子后緣,繼轉向股骨干方向,向下延伸約5cm,切口呈弧形,全長10~15cm。②斷股骨頸,取下股骨頭。③置入假體。④放置引流管,沖洗傷口,分層縫合。手術歷時130min,術中出血400ml,無大出血發(fā)生,手術過程順利,術后下肢持續(xù)牽引3周,術后第22天出院,未發(fā)生手術并發(fā)癥。
2.1.1 環(huán)境準備 手術安排在潔凈的手術室進行,術前嚴格限制人員出入,保持手術室空氣潔凈,準備多功能骨科專用手術床。
2.1.2 物品準備 手術器械包、敷料包、各型號人工股骨頭、電刀、吸引器。凡產品說明可用高壓蒸氣滅菌的器械均采用高壓蒸氣滅菌。
2.1.3 患者準備 ①皮膚準備。嚴格備皮,注意全身和局部皮膚清潔,觀察手術切口周圍的皮膚條件,如有皮膚破損、蟲咬抓痕、化膿性感染病灶等需治愈后方可手術。術前3d以2%碘酒及75%乙醇對手術消毒范圍皮膚進行預消毒。②術前預防性應用抗生素3d。③術前訪視。巡回護士術前1d到病房訪視患者,根據(jù)患者的知識背景,顧慮及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同時向患者介紹手術的經過、方法、優(yōu)點、成功的病例及我院先進的醫(yī)療技術和設備水平,以解除其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
2.2.1 體位 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向上,腋下墊一腋墊,胸背部兩側各在腋墊下塞一軟墊,固定牢固,以免滑出,使之保持身體穩(wěn)定并防止受壓,束臂帶固定雙上肢于托手架上,骨盆兩側各墊一長沙袋,固定牢靠,以免術中體位變動,影響手術效果,頭下墊一軟枕,兩腿之間夾一大軟墊,約束帶將軟墊與下側下肢固定。
2.2.2 密切觀察手術進程 及時提供臺上所需物品,盡量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出血和感染的機會。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應與麻醉師共同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
2.2.3 核查人工關節(jié) 人工關節(jié)假體屬一次性耗材產品,價格昂貴,巡回護士需在主刀醫(yī)生測試準確,確定使用假體的型號后,復述該型號無誤后方可開啟包裝,開啟時嚴格無菌技術操作。
2.3.1 保護切口皮膚 給予一次性手術薄膜,覆蓋切口皮膚并封閉切口周圍手術鋪巾邊緣。術中時刻注意保護切口皮緣,以免切口上的小缺陷造成深部感染而導致手術失敗[1]577。
2.3.2 調試電鋸功能 因切斷股骨頸,取出股骨頭時要使用電鋸。器械護士應提前安裝好相關器械,根據(jù)截骨面選擇合適的鋸片,上好電鋸,測試電鋸處于正常運作狀態(tài)后才遞給醫(yī)生,不應等到主刀醫(yī)生需要用時才臨時安裝。
2.3.3 置入假體 器械護士取用假體前應重新更換手套,小心穩(wěn)妥取出,手套不要直接接觸假體,待需放置假體時協(xié)肋手術醫(yī)生更換手套,再打開最內層包裝由手術醫(yī)生取出使用,盡量減少手接觸假體的頻率,以保持假體關節(jié)面平滑,降低術后感染機會。
2.3.4 引流管的放置 選擇24號引流管兩根,分別在關節(jié)腔內和深筋膜淺層放入,同時遞中彎鉗協(xié)助置入,9×28三角針雙4號線縫扎固定。
緊密有序的配合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和感染的機會,是帕金森患者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手術的護理配合要點:①器械護士應熟悉髖關節(jié)及其周圍組織的解剖情況,熟悉手術步驟和放置假體工具的使用程序,使術中護理準備工作先于醫(yī)生手術操作,才能使配合更加默契。②因手術器械繁多,器械護士應提前15min洗手,按使用的先后次序整理器械,對直接接觸假體植入物且暫時不用的器械工具用無菌巾覆蓋,以減少無菌器械因暴露而被細菌污染的概率[2]。③巡回護士應嚴格術中無菌操作監(jiān)督管理。因為一旦人工關節(jié)轉換術后發(fā)生感染,尤其是深部感染,往往意味著手術的完全失敗[1]578。因此,必須規(guī)范與監(jiān)督手術人員的各項無菌技術操作,嚴格控制手術室人員的流動。同時,由于是椎管內麻醉,所以醫(yī)護人員在手術中應該避免談論不利于手術的話題,以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1]王學謙.骨科臨床與相關技術操作常規(guī)[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陳榮菊,劉艷杰.無菌器械暴露法與覆蓋法對減少空氣污染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5A):54-55.